杨沛林:印象郑智化
发布时间:2014/11/4 11:52:17窗外的雨声轻敲着大地的面鼓,大地不住的轻声叹息。孤独的雨夜蹑手蹑脚地钻入了我的内心……
我又想起了那一年。
那年我六岁,第一次看见在舞台上拄着拐杖唱歌的人。
我的心五味杂陈。我无法相信一个人可以在舞台上伴着拐杖唱歌,因为明星们的耀眼外表不可能是用拐杖释放的;我无法不相信眼前所看到的场景,因为台下的观众情绪在疯狂地燃烧;我无法不被他的歌声感动,因为我不曾听到那样的声音。我诧异,我怀疑;我震撼,我感动。
毫无疑问,站在台上歌唱的郑智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双拐。如果说还有什么更引人注目的,那就是他在舞台上的“移动”方式了——用尽双臂的气力施于双拐,使双脚离地(就像体操运动员撑双杠一般),双脚平行的向前抬起,身子不动,而后双脚触地,将双拐收回。这样的“移动”方式,是用生命的火焰燃烧命运的玩弄。
如今,在这个听音乐几乎等同于听歌的年代,在这个听歌几乎等同于听情歌的年代,或许我们的头脑早已麻木。哪怕我们想找寻另一番歌曲天地,也会发现其虚无缥缈。古典音乐早已拒绝我们,而我们也早已在“痴情”“苦情”“激情”“伤情”“滥情”的“情歌苦海”中尽情沉沦。在这片海洋中,我们找不到可以上岸的岛屿大陆,有的只是漫无边际的波涛汹涌与永无止境的狂风暴雨,而悲惨的是我们永远不会沉没,不会溺亡,只能永远孤独麻木的漂流……
一半的智化是灵魂的歌者,是流行音乐的反叛者。
《水手》:智化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当年流传于街头巷尾,老少皆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有人说这首歌伴随两代人的成长,那个执着、坚定、追逐梦想的水手为无数人引航,通往心灵与意志的彼岸。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今的我,生活就像在演戏。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带着伪善的面具。总是拿着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自己,总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阵的空虚,总是要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一个人在现实的功利世界摸爬滚打真的会变成这副模样?那我宁愿独自在孤独的汪洋远航,去做那个不惧风雨的孤独“水手”。
《老幺的故事》:智华的这首叙事歌或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这个充满着欢笑与哭泣、幸福与苦难,用无数喜剧和悲剧来装点的滑稽世界里,老幺的故事是最普通的悲剧,也是最悲惨的灾难。这样的悲剧也是被无数醉生梦死、麻木不仁的碌碌之徒斥为无聊至极的儿戏。不痛不痒的声音,承载着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草民”难以倾诉的苦痛与无奈。“在物质文明的现代战场,我得到了一切却失去自己。再多的梦也填不满空虚,真情像煤渣化成了灰烬。家乡的人被矿坑淹没,失去了生命;都市的人被欲望淹没,却失去了灵魂。”振聋发聩,我麻木的心灵第一次出现了莫名的负罪感……
《戏子》:这首歌诉说着时代的悲剧,默默地描绘出一大片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后来我终于明白,我们在这个滑稽的世界走一遭,不知有多少人在活着的时候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戏子”,死后就只落得踪迹全无。“戏子呀,戏子,没有自己的名字,一个默默无闻的我,演着小小的角色。……没有原来的自己,在名利中低头,奢华糜烂和挥霍,空虚不安和堕落,青春渐渐用尽,面对梦醒的无助。”戏子呀戏子,你就在这里。
《堕落天使》;这是一个母亲,一个妓女,一个“堕落天使”的故事。同样作为旧式悲剧中普通的一员,她依旧不够引人注目,但她就像一根细小的钢针,微微刺痛你的心房。你在你的世界看不见她,但她却潜藏在各个角落。你或许可以看见她在霓虹灯下模糊的面庞和侧影。“你那张略带着一点点颓废的脸孔,轻薄的嘴唇喊着一千个谎言。”“在呜咽的巷道寻也寻不回你初次的泪水,就把灵魂装入空虚的口袋,走向另一个陌生。”“无可救药的歇斯底里和一派的天真,刻意的美丽包装着一个嫉妒的女人。”女人至此,不再女人。
《补习街》:同样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或许是浩瀚歌海中唯一一首批判应试教育的歌吧。最令我嗟叹惆怅的是,我们只能一边自怨自艾,一边默默地听其诉说。“谁能够挤进那道窄门,谁在门外痴痴等,谁在操纵这场竞争的游戏,学历是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最初有答案的人,早已腐朽枯萎了;现在仍在挣扎的人,在无形中被麻木同化……
《年轻时代》:这首rock风的歌曲是老一代人年轻时代的最好写照。有些场景仍能够在现在的年轻一代身上看到。歌中的“年轻一代”不论怎样无奈、怎样悲哀、怎样疯狂、怎样无知,他们都不曾放弃对梦想执着的追求。“所有的欢笑泪水就是这样度过,那一段日子我永远记得,或许现在的我已经改变很多,至少我从没改变那个做梦的我。”人生需要有梦,一个肯去做梦的人,才是一个活着的人。如若一个人不再做梦,那么当他随风而逝的时候,就不会留下生命的印痕。
另一半的智化,是情歌汪洋中少有的孤岛。
“郑氏情歌”是献给孤独之人的乐章。不论是用年少轻狂写下的“为情而逝”的遗书编曲而成的《别哭,我最爱的人》,还是在孤寂中挣扎的《单身逃亡》;不论是用情至深、词曲隽永的《不要说黎明》,还是不惧风雨、执着飞翔的《飞鸟》,它们都是真情的奏鸣曲、哀伤的交响乐。而空灵凄清的《夜未眠》,质朴哀怨的《麻花辫子》,调侃中意味深长的《有关于承诺》,悲凉无助的《风在唱着一首歌》,它们是“郑氏情歌”独特而又普通的情感之细水长流,用淡淡的一笔哀伤在你的心头勾勒爱情的旋转木马,悄悄地留下刻骨铭心的孤寂婉转和爱恨交织。
当小雨不再,空气悄悄地在苍穹中涂鸦黑色的孤寂,我发现无声的夜色依旧流露出它不曾改变的单一色调。
教师点评:
歌乃心之声。歌曲,唯有用心倾听与感悟,方能入其里,知其心。作者于歌词中识歌者,同时又咀嚼着其中的人生之味,情感细腻,读之有味,何尝不是一种对歌曲的二度演绎?
作者:杨沛林
学校:龙岩二中
推荐老师:詹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