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根评《给香港朋友》
发布时间:2016/1/19 11:47:52
传递信息,交流感情
——评《给香港朋友》
书信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实用文体,它可以沟通思想、联系工作、互通情报、交流经验,起着互相学习、互相鼓舞的作用。
现在,我们就以朱大铭同学的《给香港朋友》一信为例,谈谈怎样写信。
写信,既是信息的传递,又是感情的交流。给对方写信,对方的形影总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因此,一边写着,一边就要猜想对方会怎样。如果是叙述,就要考虑对方是不是“听”清楚了;如果是说理,就要考虑对方能不能接受,如果是抒发感情,就要考虑对方会不会受感染,这是写信首先要想到的。《给香港朋友》这封信向对方吐露了自己怀念之情和对未来的向往。
信中有一段是回叙了他们在香港一起弹奏舒伯特钢琴曲的情景:
记得当你即将飞向另一个陌生的地方那天,你我分离之际,我们没有喁喁惜别,也没有互赠礼品,只是不约而同地弹奏了舒伯特的四手联弹钢琴曲《军队进行曲》,来表达我们当时的心情。这次合作,你我之间配合得那么默契,我认为是我们联弹这首曲子最好的一次。我们同坐在一条琴凳上,肩挨着肩,臂靠着臂,看着同样的乐谱,行着同步的呼吸,我们的心思、情感都融合在一起了。随着乐曲的进行,我感到我们的乐感、节奏、强弱快慢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合拍;那欢快流畅的音符,从我俩的手指下,从黑白相间的琴键上,从我们心灵的共鸣中,流淌、跳跃,构成雄壮的主旋律,有如泉水般清冽,醇酒般芬芳。我觉得我们不仅演奏了舒伯特这首不朽的世界名曲,也深深地为乐曲所表现的友谊、团结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所感染。在你我的记忆中,它也同样是不朽的。
信中,抒发了他们间的共同心愿,相约共勉。叙述清晰,说理亲切,抒情感人,作者写信前动了情,写信时又善于传情,读了很是动人。
除此之外,这封信还注意到结构的完整。有人以为写信反正是谈话,话怎么说,信就怎么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顺附自然是对的,但也要讲究章法,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如果东拉西扯,会使人茫茫然不知所云。这封信看起来似信手拈来,其实思路严密,忆过去、谈现在、想将来,爱朋友、爱音乐、爱山川,这一切都围绕在爱祖国的主题上。全信从回忆过去一起弹舒伯特乐曲始,以向往未来一起弹奏为自己祖国谱写的乐章终,首尾呼应,既显得结构严谨,又自然而灵巧地传达自己思念友人、热爱祖国真挚而又深沉的感情。
写信还要注意格式,书信一般分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和写信日期等几部分。这封信就包括了这几个部分。信的正文、又分缘起语、主体语、总结语三个部分。这封信在缘起语中说明了为什么写信,这是因为朋友的来信“打开了记忆长河的闸门”。在主体语中就紧紧承接上面详细地描述了这思念之情。总结语是用来加深对方印象的,这封信的总括语以对未来的憧憬作结,是作者感情的高峰。可以看出,这封信是严格按照书信的格式去写,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