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梁小斌:现代诗怎么读?

发布时间:2014/11/10 17:05:42
王立根:您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诗人,许多评论称您是“思想者”,您的诗是“很有理性的抒情诗”。您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被选为中学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样一个困难:如何解读现代诗歌?怎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读懂现代诗歌?能不能请您就此谈谈。粱小斌:新诗和古诗词有很大的区别,从表面上看,能够被讲解的部分很少,因为它没有生字,僻字,没有什么不懂的意思。当年,我是作为一个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我对大自然,对于秋天,就是没有什么感觉。我还体会不到我的生活跟这个秋天,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体会不深。
灵    感
王立根:那么,是什么促使您写了这样的一首诗。就是说,是什么给了您写诗的灵感?
粱小斌:当时我离开这个地方,作为知青上调。黄昏的时候,我沿着那个很长的田埂在走的时候,一下子感到我好像不仅要离开这块我曾经劳动的地方,而且我将要离开这样的景色,要离开这么一种秋天,我猛然产生了一种感觉,一下子对我周围的事物产生一种强烈的陌生感,秋天这么凉爽,不知道它起什么作用。我就想要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秋天的存在,秋天这个景象,它比我的生命要长得多,于是我就要写一个我并不理解的,并没有完全深刻认识到的关于秋天的风光的诗。
王立根:我们在读这首诗的过程总有这样一种想法,您热爱秋天的风光,热爱劳动,热爱那里的生活,诗中表达您对大自然的歌颂,歌颂永恒的大自然。看来我们的想法并不都是很确切的。可这首诗,高中学生非常喜欢。读起来,都感觉很轻快,很流畅,很欢乐,所以你刚才说的是我们始料所不及的。我突然想到高尔基这样一句话:“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是灵魂的歌。”您这首诗用浸透感情的、有内在节律的、形象而富于质感的语言,通过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把某种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这首诗也是您心灵的歌。可是对您独特的感受我们理解起来,确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参考书和一些评论文章总是语焉不详,疑难之处,总是回避,所以想问几个问题:第一,题目为什么叫做“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语文老师认为,我热爱秋天就行了,为什么要叫《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第二,就是为什么说秋天的风光是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立    意
梁小斌: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真正的创始人,像艾青等,擅长直接抒情,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今天我看见了雪,让我想起了你。”这样的句子,中学生完全能够写出来。但是我们跟艾青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没有能力把这么一种感情,用语言把它扩张开来。不能形成一首大气磅礴的诗。我力求学习这种风格,当进入一种语言状态的时候.就容易沉浸其中。我说我热爱秋天,但秋天这个词太单薄了,我必须要给秋天穿上一件外衣,一件美丽的衣裳。我想到的是让它浑厚一点。使之琅琅上口,所以说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使“秋天”二字丰满。秋天的风光实在太美了,有一万种理由,有一万个特点,有一万个美丽的词都向这秋天飞过来。所加的修饰是一个最重要的选择,所以我就说:它是比人类的存在更古老的风光。这开头两句,回答了:第一,我写什么?第二,这首诗的基本的立意是什么?
王立根:这个“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定语,就是这首诗独特的地方。因为我们比喻秋天的时候,常常只会用现成的语言,您却用了最新鲜的语言来表达。您咏叹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我静静地沐浴”在这河流当中。这是非常奇特的想象。把秋天比成河流,仰望着秋天,秋天又“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此时秋天又变成屋顶了,又是河流又是屋顶,这样的比喻,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
梁小斌: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提得非常有必要。当我确定了这首诗的立意是要表达“一个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的时候,我就想.怎么才能把他写成古老呢?秋天,以一种古老的形象存在,那么就选择河流吧,这个河流,作为古老存在的一种象征。诗的第二段,讲了一个成熟的概念。当我确立了这个河流能够代表我们这个古老的含义的时候。在我的大脑里面,一个画面、一个视觉的图画,就出现了。文学创作是非常讲究形象思维的,秋天的描写,必须集中地用几个关于秋天里面的形象.用几个蒙太奇式的镜头来表达。我通过视觉的游移,由近到远地铺展开来,把秋天的大气磅礴的感受,描绘出来,不是把它形容出来,而是尽量地,直观地,好像不加感情色彩地描绘出来。一个诗歌的关于秋天的主观的感情色彩。和关于秋天的一个非常客观的描绘.在这首诗里面,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使这个秋天有了挖掘的可能性。如“当阳光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等等。第二段的描写,紧紧地扣住类似于一个孩子在河边洗浴的这么一个形象,把它铺展开来。
炼  字
王立根:您曾经说过:“我用我们民族的母语写诗,母语中出现土地、森林和最简单的火,有些字令我感动,但我读不出声。对于生僻字的识读是要认真加以默诵的,直到它自己发出声音为止,反之,永远都是生字。”所以您特别讲究炼字,我觉得“翻晒”这个词太美了,真的使人浮想联翩。为什么用这个词?
粱小斌:“翻晒”,它直接借用于我在农村劳动、打谷场上稻谷的翻晒的过程。这种翻晒的过程直接对着河流,河流在阳光下翻腾的那种景色.就能够使我们鲜明地感受到。
王立根:这是词语的移用,用来放在这个场合,放在这个河流,河流要翻晒过来,这是非常独特的语言,非常精致的语言。
梁小斌:这种语言的修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创作手法.我对这种创作的手法的专用词还不熟悉,只是当时这么写的时候,算比较早。如果不严格地讲,我们就叫他借喻吧。
王立根:中学语文教学里,叫做词语的移就,就是在诗歌或文章的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故意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以收到特殊的效果。还有一个问题,我在教学时,有学生问:诗中的那个“我”到底是指准?还有,河流把我洗黑了,应该越洗越白了嘛。怎么会洗黑了呢?“黑”是什么意思?
粱小斌:在河里游泳的孩子都有一个体会,一般呢,的确身上洗得很干净.然后太阳一晒,他又晒黑了。把这两句话并成一句话说。这样产生了一种丰富的联想,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立根:“黑”是不是说我们开始成熟?
梁小斌:假如要深究的话,这个“黑”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指向。就是说我的这个心灵在过去的这个岁月也受到了一定的毒化。沐浴,大部分都跟圣洁、洁白、干净有关,但是在这里面我就偏偏用“黑”。表达一种不是很圣洁的,受到毒化的这个心吧!
王立根:那这是跟当时的时代有关系。当然,我这样咬文嚼字地问您,也许有不妥之处,因为诗人的心灵追求的决不能限于形态的准确,客体生活信息一旦与诗人的心灵接触就会发生变异,诗人总是神思飞扬的,我们阅读时,不能太较真。
粱小斌:对。我同意您的看法。
象  征
王立根:不过,在教学中,学生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老师不解释,总下不了台。我总觉得诗中最大的难点是那句话:“我有一颗种子已经被遗忘。”遗忘的种子,这是什么意思?象征着什么?
粱小斌:这一颗种子象征什么?就是人间正道。人间正道应该是通过劳动。获得他自己的收获。我们的发现,往往越是浅显的,越被我们所忽略,就像有的儿童,几乎不相信粮食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以为粮食是从锅里面来的,道理是差不多。这也是表达对我们犯了错误的一种深深的反省。所以说,我有一颗种子已经被遗忘。就是表达我忘却了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人生这个人生观。大概是指这个吧。
王立根:形象大于思想。对于现代诗的欣赏,有实有虚,语文教师在赏析诗歌时的毛病不是过虚,而是过实,过于拘泥。如果学生当中各种理解,跟你这个理解不一致的话,允许不允许?
梁小斌:这当然不仅允许,而且百分之百的赞成。哪怕有的学生得出这样结论:这种子就是要被遗忘,这个遗忘是正确的。我也同意。比如说,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经常不是说要把那件事忘了吗?这时候遗忘又是合理的,仅就这个诗歌的效果来说,一种遗忘就是一种反省;在另外一种情况下。遗忘又是治疗我们心头创伤的最好的良药之一。
王立根:朦胧诗总是给人以难以确切的解释,诗中有一句是:“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这“我优美的思想”,是指什么样的思想呢?    
粱小斌:是什么样的思想?“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是对这首诗上面那整个一段最后三句的一个隐隐的提示和总结。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我仰望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放着金光”,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想到一种辉煌的屋顶呢?在我的心目中,往往想到一个非常博大的时候。这个优美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成它代表着人间的真善美。我们把真善美遗忘。也可以代表着,在特定的环境,秋天下的劳动和收获。其实当时写作时,这“优美的思想”是表达了我当时高兴的心情,因为,我要离开农村了,这个思想也怪优美的。这里就有多义性,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这个道理。
王立根:诗里面有一句“当我成熟之后,被抛在地上”,您在写这一句的时候,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什么东西呢?
粱小斌:这里的“我”,被抛在地上,是象征着整整一代人被抛在地上。新诗呢,有的时候也非常讲究炼字。“抛”这个字在这个地方的运用.首先有一个表意。他的表意是指什么呢?他,是指庄稼成熟以后,掉在地上的那么一瞬间,“抛”,就是我像成熟的庄稼被掉到地上。同时孕育着另外一种含义,一个成熟的东西,同时被时代,被生活所抛弃,所以就被抛在地上。在那个时代里面,许多年轻人在人生道路上实际是被摔倒。被抛弃。
王立根:但是我的学生说,“抛”它不是粗暴的抛,是很温柔的抛。
粱小斌:哎,倒也是。我写诗喜欢大量的运用这种形象的变化的动词。“抛”在地上为下一句“像辉煌的屋顶”埋下了伏笔,这样能向蓝天、向晴空展望,只有给抛在地上才是能仰视屋顶,视觉更为广阔,这样就比较生动一点。很多事情,就是怕分析,越分析它就有好多层意思了。
王立根:很多评论家还有教学参考书认为,前半段歌颂大自然,后半段歌颂创造,要为美好的大自然去创造,去奉献,这样解读行不行?
粱小斌:教科书里面的解读我认为无疑也是正确的,该讲到的地方都讲到了。我实事求是讲,这首诗的主题,它的立意,真正要很深地理解它,掌握它,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就是说,我们有时可以意会、难以言传。所以我个人建议不要从这首诗的立意上、主题上,多加分析。
 
附录: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更热爱着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
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我静静沐浴
让河流把我洗黑
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
我仰望秋天
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客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秋天的存在
使我想起在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
我有一颗种子已经被遗忘
 
我长时间欣赏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