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缩水”并不坏
发布时间:2014/11/17 8:47:31问:看到孩子领到初一语文的新课本,那样一种新鲜与欢喜,我们也高兴。但又听说,一旦上了初中,语文成绩都会明显下降,我们又很担心。果真会有这种情况吗?
陈日亮老师答:很高兴读到家长的来信。您的担心是有普遍性的。就语文来说,初中比小学明显高了一个台阶,但这个“高”,不是高在知识加深了,而是高在学习方式和态度的明显转变上。小学的语文学什么怎么学,老师都会给讲得仔仔细细,并且还反反复复。作业是要家长签字的,答案是有统一标准的,考的又是书本里有的;学生只要认真听话,循规蹈矩,不愁拿不到好成绩。这种情况现在有没有改变,我不大清楚。初中的语文课,则是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自觉自主地读写听说的习惯,要训练自学的能力。课文长了,内容丰富了,不可能讲得仔细而又多次反复。更重要的是,课文的阅读,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感知和理解,这很正常。现在都提倡“多元解读”,读书要珍惜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作业是首先要贴近心灵,而不是套入模式。在这一点上,如果中小学之间彼此没能适时衔接,学生一时离开喂哺,自己不会找吃的,饿的短肌瘦肉,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是话说回来,这种缩水的现象,倒不是坏事。记得有一年,升初中的统考成绩出来以后,我打电话给一位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小学生语文平均成绩那么高,你们可真行啊。”可电话那头,却是连续的几声喊叫:“假的!假的!”
事过多年,这喊叫,犹声声在耳。
孩子们的语文成绩,要是使之由假变真,由水货变成干货,少说也得一年半载吧。这就要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当然,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也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