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求真再求美
发布时间:2014/12/15 9:05:41问:看了高中《语文读本》的《闲说作文》,有一点感想和问题,想和您交流。作者说她不同意把作文写成小说,您同意吗?她还说“作文不必太深刻”,可老师又从常说作文要有意境,立意要深。“新概念”获奖的作文,真的太深沉了,这样的作文就是好作文吗?作者还说,“最好朴素一点”,但在老师同学眼里,若文字不优美,不想象,不用修辞方法,不加以描绘,就不是好作文。我怕写“心声”的作文,不小心就会在烤成摔跤。会不会呢?
陈日亮答:你能读到方方写的这篇文章,并且谈出了自己的困惑,就值得肯定。因为并不是每个中学生都会去读它,要么买了《语文读本》根本不看,要么学校根本就没给买。听说有的语文老师认为,课本都学来不及了,还读《读本》干啥?听了只好苦笑。
作文能写成符合要求的小说,自然不坏;但写得好的恐怕只是少数。既然是少数,就不应该当成目标去追求。不要以为虚构很容易。之所以有不少人都喜欢“编故事”,那是因为画鬼容易画犬马难,没有写实的本领,甚至不愿因表露内心的真实,于是便偷懒取巧。其实靠虚构占便宜的固然有,但考试栽在那上头的夜并不少。大家只看到登出来观摩的极少数几篇高分卷,以为足为楷模而竞相效仿,那完全是走歪了方向。
确实,深刻不是你们这个年龄的事。“为赋新词强说愁”,只是一种自恋的情绪,或是一种要讨人喜欢的心态。把那些“小小的情感”放大为成人感悟,强装做成熟模样,常常会让人一眼就看出空洞与浅薄。倒是有的老师欣赏了,同学羡慕了,自己得意了,而那些还不善于强说愁的往往自愧弗如,正像你说的“就不断努力去争取,甚至重写好几遍”,写好几遍还写不好,岂不冤哉?至于那些“新概念作文”的获奖者,在我看来,大半都是文字的早熟者,妙手天成,未必都靠得作文课下的功夫。拿他们作榜样,究竟值得不值得,不是很明白吗?
真而且美,当然最好。如果美而不真,倒不如真而不美。有真做底,求美可期;唯美是求,返真难矣。我见过好些中学生写惯了伪深刻、小感情的文章,让他用朴素的语言说几句大实话,他就感到很为难。现在有不少语文老师也在慨叹,大多数学生不会写议论文,甚至不知道议论为何物。因为议论首先要求言之有物,长久写惯了无中生有的东西,即使真有些实话要说,一时却找不到适合表达的言辞。所谓“修辞立其诚”,既是一种为文的品格,也是写作的习惯,不可不认真养成。
其实,“写什么”比“怎么写”更为重要。你要不断努力的,是学会寻找、发现可写的东西。向作家学习,不是光学技巧,徒摹形式,首先要学他的观察、捕捉、联想、开掘,多想想他们为什么都有那么多东西可写;为什么有那么多可写的,我们却视而不见,习焉不察。平时多把工夫花在观察、思考、联想和积累上,把“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怎么写”也就好办了。我的一个学生曾经总结道:内心充实,有话可说,虽无规矩也自成方圆。你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