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议论文专题】勤能补拙

发布时间:2015/7/31 10:24:59

【名人名言】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5.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郭沫若

6.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7.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9.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0.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 富兰克林

1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1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事实论据】
1.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资的欠缺没有使梅兰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长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随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后来,梅兰芳那双眼睛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终于成了著名的京戏大师。
2.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被老师称为“智能低下的人”,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但他并不因此而丧失信心,反而以顽强的意志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3.宋代有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岁便会作诗,被乡里称为奇才,可谓聪明过人。但他出名之后,不再勤奋上进,而是整天由他父亲带着到处吃喝受礼,结果诗才枯竭,终于“泯然众人矣”。
4.福楼拜的成功秘诀就是勤奋。他住在塞纳河畔的克鲁阿斯村时,书房的窗户正对着塞纳河,他每天夜晚都在一盏绿色的罩子的灯下写作,彻夜不熄。久而久之,他的窗户就成了渔夫们夜里行船的灯塔。船长们说:“在这段航船上,要想不迷失方向,应该以福楼拜先生的窗户为目标!”
 
【佳作共赏】
说勤
林家箴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