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江浩:技巧把思索的结果升华起来

发布时间:2014/12/25 10:53:06

王立根:我想这个话题对于您来说,是特别亲切的话题,我们人类的思想文库,得益于他们的各抒己见,得益于他们个性化的思考,应该爱护、珍惜、尊重。现在,中学生对社会现象所发出的任何思索的结果,我们作为过来人,应该无条件地予以支持,并对他们敢于表现的这种勇气,表示敬意。那么,您认为,在作文中应当如何表现这一题材呢?表达这个思索的结果呢?

江浩:从技巧上来说,写作是个人艺术化的东西。当你思索之后,如何把你思索的结果,推向这个社会,需要技巧。技巧把思索的结果升-华起来,一个写作者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你的文字修养,也不是你背通了新华字典,而在于你独立的思索,完成你独立的表述。当一个写作者,一定要有你自己的思索。因为读者最终看到的是写作者自己对这个事情的思索,而不是说你演绎了所有人共同的东西。

王立根:我们不能不承认,艺术技巧,在写作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写作中,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思索,学生常常感到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是想得不深。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如何选择、概括、反映,主要是写作者的思想水平。有的人能够发现问题,有的人却视而不见;或者有的虽然也看到了,但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实质。那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你作为一个作家,看到这样一个题目,您思考到什么,会有怎样更多的联想?

江浩:我首先要赞美兽性。因为兽性,在这个大自然生物链中,做出了比人类都难作出的牺牲。一两只角马死了,但是角马依然在迁徙,依然要把这一个种群延续下来,毫无埋怨,既不需要别人送挽联,也不需要别人肯定。因为它是自然之子。人类呢,只是在危难中想到上帝,其实人是把自己当作自己的上帝。我特别希望大家在审题时能充满爱心。角马的迁移,豺狼的吃食是正常的,它可以清扫草原。你们也可能得出豺狼不应该凶残,这是对的,说角马不团结也毫无错误。但只有在写自己的文章中,才能充分享受你思维的自由。所以这还是要有一定的技巧和一定的思辩的水平的。你可以表现出你的爱憎来,当你写作文的时候。你一定要倾注你的感情。你一定要记住,最后你完成的作品跟物体无关了,那是你的了,艺术就是这样的一个既玄妙又实在的写作的提炼。你最终影响人,最终影响这个社会,最终感到成就感的,不是你对这个事物的文字组合的能力,而在于你自己得到的独到的见解。这个独到的见解,当然不是说马在天上飞,飞机在地上爬。一旦有思想的火花产生,一定要立即把它燃成熊熊大火。别谦虚,别客气,别不自信。勇敢地告诉你生存的社会,这是你思索的结果,无论对和错,都是你的成绩。这样的话,你按照这种思索写出的东西,肯定是你自己的.不再是人云亦云的。

 

【范文】

题目:读以下材料,写一篇作文,文体不拘。

非洲荒原。成千上万的角马在奔腾,仿佛一支庞大的军队在征战,蹄声隆隆如战鼓轰鸣,双角如刀剑闪闪,弥漫的烟雾中有着势不可挡的气势。这时,两三只不及角马腿肚子高的豺狗出现了,顿时,整支角马的大军溃散了,整个荒原充满了逃亡的身影。

兽性,是对人性的直接考验

江  浩

现在,没有什么人不相信,生命起源于海洋;当我们成为脊椎动物后,爬行着告别了广阔的水域,伙同其它物种行走于陆地时,那时我们与自然界里一切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是,当我们的双膝一点点离开大地。脱离了与兽群为伍的处境,开始用直立的姿态奔跑时,物种歧视应运而生了——

“人类优先”的生存原则被创立出来。

地球上出现一个即大口食草也大口吃肉的新的种群一那就是我们,自称地球上唯一会思维的人。为了奠定人类在自然界的主宰地位,我们是一路“吃”着地球上所有的野生动物成长壮大的。稍稍让我们人类感到不快的是,还有零星的动物也会偶尔吃掉一些个体的人。这一点。让我们感到兽性的存在与冷酷。

从此,人性便带着温情被我们自己锁定,并一点点推崇成为生存的最高精神宗教;兽性,自然而然地成为唾弃的道德标准。

人性与兽性,被我们理所当然地对立起来。

人类与过去的伙伴,变成了美食者与山珍野味的关系,简单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更为疑惑的是:在众多让世人震惊的雕塑大师的作品里,我们看到兽性从人的胸腔里挣扎而出;在尼罗河的边上,我们看见人的头颅从巨大的石狮脖腔里长出来;在蓝色的海洋里,我们看到人和海洋生物杂交而出的品种——美人鱼;半人半马的雕塑,泛滥成灾立在欧洲所有的建筑物上:即便在宽容度无限的佛教里,你也会经常见到降魔者脚下踩的大多都是怪兽……不知道是人类怀念它曾有过的历史,还是利用兽形来表达自己的咒语?或是对简单地分离人性、兽性始终不满,想使两者嫁接到一起,重归当年的和谐?

人性与兽性,也一直被作家放置到作品里进行人为的厮杀、搏斗。最终他f门都会告诉你一个醒世的哲理:人性战胜了兽性。可是,在这个星球上,从我们睁开眼睛所看到的现实。都是人在用各种手段方式戕害动物,还没有见到动物手持利刃剥离人皮。

在哲学上出现一个倒置现象:兽性在人的身上表现得那么充分,人性在动物身上保存得那么完整。

童话里,狐狸的奸诈、大灰狼的凶残、乌鸦的晦气、猫头鹰的不吉利、蛇的暗算、黄鼠狼的迷惑手段被莫名其妙地在儿童心理普及,直接影响到后世对待动物的观念。

动物妖魔化由此而全面形成。

一方面,我们对动物妖魔化,竭尽诋毁之能事;一方面,我们利用动物美化自己;我们将裘皮、狐狸皮、貂皮……从它们身上冒着热气剥下来,装饰到自己身上。

非但如此,而且人类将地球上的物种,从地里吃到地面,从地面吃到天空,又从天空吃回到海洋,咬牙切齿快要吃光它们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与胃口,才步调并不统一地走进教堂,开始进行自觉和非自觉的忏悔,祈祷它们逢凶化吉。因为,我们发明了一个词语:在我们饕餮之后,它们的种族已经濒于灭绝了。

人类不能太孤寂。太寂寞的地方,是不信色建立权威的。在地球上。人,还是需有一呼百应的,要保持它的权威的。

于是,各种新闻媒体,也一反常规地将动物称之为: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邻居。公益广告也打出警告自己的戒句:地球,并不只属于人类。

但是我明白,二十世纪,并不仅仅属于人类。地球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时期,它的标致就是:人兽可以共存一个星球,而且都会继续繁衍下去。这个世界,既不能没有人性:也不能没有兽性,因为这两种都是一种精神定义:当我们看动物时,我们会说这是兽性。问题是动物看我们时,它们也会得出与我们一致的结论:这是兽性。

否则,为什么世界上的动物一见到人都纷纷逃走,没有上前主动握手的呢?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