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杨 霁: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发布时间:2014/9/9 11:31:5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的核心是师生与阅读材料的对话,特别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内向外,由正面向反面,逐次推进的过程。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时,教师应立足文本,放眼生活,巧妙地为学生和文本搭建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达到“我在文中,文中有我”的境界,像绵绵细雨一样,润物无声。

    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根据教学实践我浅谈几点体会: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我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和感受语文的魅力;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相互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走进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通过对话,让每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实践体验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语言习惯直觉体验、整体接受、综合感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一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自然现象,去领悟语言文字,从而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如我在教学“影子”这课时,让学生在室外做影子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领悟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跟着我。这些句子饱含的意蕴,并适时引导学生把这种从实践活动中的感受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这一实践过程实质是学生内心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这也就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

    3.提炼生活,丰富想象,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

    在教学《雨点儿》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大雨点为什么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想象一下大雨点如果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的?通过教师的启发,生活中的被狂风暴雨吹打后的花草树木场景很快在学生脑中再现。教师在学生表述时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语言,使语言更加规范,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语言,进而正确、熟练、灵活的运用语言文字。我认为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运用教学策略激活对话,提升对话的有效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多层面地激活对话,给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真正提升对话的有效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角色及作者有效“对话”呢?新课程倡导对话,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和文中人物进行情感的沟通、心灵的对话,走出文本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从而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获得超越文本的、多元的、独特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与自己相似的情感。如在讲《第一场雪》《秋天的怀念》等文章的时候,我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在大雪来临时候的感受,思考一下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情。这些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不用伤精费神,我们在上课时也只需做一个引导。这样再来学习课文,文中作者看着白雪皑皑的美丽世界时那种强烈的兴奋,早已融进了学生的心田;在母亲为史铁生默默承受一切时,作者所感受到母亲对自己深沉的关爱,也就移植到学生的身体里了。

    5.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阅读文本,提高阅读的效率。

    中、高年级课前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应该有意识地促使学生自觉深入地阅读文本,让学生收集查阅与文本有关的资料,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较高的起点,利于深入学习文本,提高阅读的效率。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情绪高昂,纷纷提问。学生提出了十多个问题,老师应接不暇。如果这位教师在课前就让学生深入预习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少儿版的《三国演义》,课堂里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浅层次的问题了。

    6.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动作模拟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在玩中与角色“亲密接触”,与作者产生共鸣。《燕子过海》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在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学做燕子在风雨中飞,一边飞一边不断地创设情境。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描绘声中,起先小燕子们扇动翅膀很有劲,可一分钟以后,他们就扇不动了,已经很累了。听到休息的口令,同学们都趴了下来,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交流:“小燕子们,才飞了一两分钟,就累成这样了,你们有什么感受?”艰难是同学们的真切体验,教师在无声无息中,让学生走进了燕子,走进了文本,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少讲多读,少理解多感悟,少分析多体会,这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只要我们用欣赏、信任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相信学生,用“以学生为本”的态度面对学生,那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能更进一步了。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