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叶永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5/1/22 16:24:08

王立根:您自1960年第一部作品出版以来,已经有了300多部的作品问世了。相当于平均每年要有将近10部的作品问世。您的《首先要做马》《文与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先后被选进中学语文教材。您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那么,您的小时候是不是非常地与众不同,特别会写也特别能写呢?

叶永烈:人们常常以为作家大约是“神童”,小时候一定是“作文尖子”。其实未必如此。前些日子,我整理旧物,找到我的小学时期的成绩报告单。我的第一张成绩报告单写着,“一上年级学生叶永烈”,作文只有40分,旁边盖着一个蓝印:“不及格”!到了“一下”,作文进步了一点,总算及格了,也只有64分!然而,到了“五下”,我的作文成绩竟然又不及格。十一岁的我,偶然心血来潮,写了一首小诗。写好以后,把稿子悄悄地投入那只在我看来颇为神秘的箱子里。过了几天,我收到平生第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叶永烈小朋友收”,原来我的小诗《短歌》发表了。这首小诗的发表,激起了我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

王立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对他将来选择专业方向,甚至对他一生的发展和成就,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一次中国年轻的大学生向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提问,一个人要想在科学上获得成功,就个人因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说是兴趣。这样的回答真是大大地出乎人们的意料。然而他讲的却是个真切体验,也是无数成功者的真切体验。非常简单朴素,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叶永烈:是的,写作的兴趣,也带动了我阅读的兴趣。进人中学,语文课深深吸引着我。中学的语文课本,可以说是短篇优秀文学作品荟萃。从初一到高三,十二册语文课本,汇成了一条文学长廊。从《诗经》到《孔雀东南飞》,从《多收了三五斗》到《小二黑结婚》,从《伊索寓言》到《海燕之歌》,我“结识”李白、杜甫、施耐庵、屈原,我“结识”鲁迅、郭沫若、叶圣陶、赵树理,我“结识”高尔基、安徒生、契诃夫,最初就在语文课上。领我步人文学殿堂的,就是语文老师。我的文学启蒙,就是语文课。有了兴趣,就注意学习写作技巧。1955年9月,刚刚从高一升到高二的时候,有一天,父亲的皮鞋坏了,请人来修。我正好已经放学回家,就端了一张板凳,坐在院子里看修鞋。我发现,那修鞋的人竟一边修鞋,一边吃饼干。我感到奇怪,就跟修鞋的人聊了起来,这才知道那人生过胃病。那人很健谈,一边修鞋,一边跟我说起了自己的身世。那时候,我还不懂什么叫采访。这一次,我跟修皮鞋的人的交谈,可以说是我平生进行的第一次采访。那修皮鞋的人所讲的身世,曲折动人,深深吸引了我。不久,我写出了作文《修皮鞋的人》,受到老师的称赞,说文章“真实感人”。

我从这次“采访”中体会到,“多听、多看”,留心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就会使作文“真实感人”。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