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克服思维的惰性

发布时间:2015/4/28 15:43:54

一篇作文,重弹别人的老调,提不出什么新鲜的见解,不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写出来意义就不大。茅盾先生说过:“自家觉得写出来时大概仍是‘老调’.还不如不写。”作文也是如此。

写作文重于构思,但大多同学有着一种思维惰性,前人怎么说,众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写,没有什么创见。有一次我让全班同学写《成功与失败》,全班竟然都是一个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就问:难道现实中成功与失败就只有这种关系吗?大家经过充分讨论,于是就有多种的答案,写出不同的作文:《不以成败论英雄》《成功的前提并非失败》《成功也孕育着失败》《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成败在天乎,在人乎?》《从某电脑公司的破产说起》等,这样的作文就异彩纷呈了。    

“第一个把女孩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材了。”这个西方的谚语是对陈陈相因的批评。自从明代周敦颐写《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后,人们写起荷花赞几乎都沿袭此说。我让学生写《荷花的品格》一文时,就规定不许再写这个主题.于是就出现了称誉荷花“外表美丽、内心充实”的;赞颂荷花“香远溢清,功成不居”的;赞叹荷花“不卑不亢,卓然自立”的,讴歌荷花“行为端庄,不枝不蔓”的;甚至还出现“荷花一旦长成,却忘了生于斯,长于斯之淤泥”,鞭挞了荷花“忘本”的思想,有这种辐射式的构思,不追求整齐划一,作文才能创新。

其实,人的思想是纷繁复杂的,对某问题的思考也是多种多样的。可是一旦握笔为文,即千人一腔,究其原因,是写作文时不愿作深入思考。只找一种最容易的途径去写,停留在浅层的表面。比如有一次我让同学写《<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因为注解里曾引用了毛泽东《学习与时局》一文的观点,强调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在于“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的骄傲的错误。”因此,同学们写感想时,就只有一种“骄兵必败”。我在讲评时,就特别讲清读后感可以根据原文借题发挥的特点。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同学们再一次写作时,就出现了求异思维,论点各异。有从“创业与守业”的角度写的,如《创业难,守业更难》《居安思危说》《成败决定于政治领导》;有从用人的角度写的,如《论用人》《要知人善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忠言逆耳利于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等,这些作文,从不同角度捕捉信息,抒发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

文字的鲜活实际上也是思考的结果。思考的价值在于对本质的揭示。作文不能深入本质常常是由于我们对已有认识的满足。讲到“诚信”,只会说社会需要诚信。讲到“心灵的选择”,只会堆砌一些事例述说,讲到“智子疑邻”,我们只会列举一些个案评说。我们很少追问“为什么”。其实,我们可以从坚守诚信的艰难,心灵选择的两难,感情亲疏与认知判断的复杂来辩证地说理,最大化地表现自己的思维独特和深刻。

以上说的是议论文.其实记叙文要出新,何尝不是如此?就像写《色彩的联想》,大多数同学从红色、白色、绿色等联想开来,只有一位同学写了《黑色的联想》,而且写得好,这就是创新。有位同学写《我的老师》,开头一段肖像描写,中间写两件事,一是深夜备课,二是带病讲课。最后抒情作结。这样写,本来也是无可非议的,但落入窠臼,毫无新意。我就启发她:“你写的这位老师与其他老师到底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她思考之后回答:“有,他上课时讲得有声有色,声调抑扬顿挫;他喜欢唐诗,常用唱歌一样的声调吟诵,同时摇头晃脑;他遇到同学回夸正确时,常拍案而起,大声赞道‘好,孺子可教也’”;他走路时念念有词。穿着不修边幅,有一次穿西服,上身却露出一截白衬衫。于是我就说.这就是他独特的个性,要运用这些个性化细节刻画他。终于。一篇内容充实、真切动人的文章产生了,发表出来,反响很大,大家都说:“写得像!”我的女儿念初中一年级时,老师的命题是《同学》,许多同学都写班干部、三好学生,而她却写了一位班上最讨人嫌的同学,写她种种坏习惯.可是有一个星期她生病了,大家又想起她种种好处,欲扬先抑.写出一类学生的典型。这篇作文后来用题为《她生病之后》发表,被多家全国作文刊物转载,并被评为《作文通讯》十年佳作。

当然。掀起思维风暴,尽可以天马行空,自由畅想,但最终要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创新,违背了生活真实,尽管有许多奇思妙想,也还是没有表现力的。

(作者:王立根)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