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何不先学了“父”字,再学“爷、爸”呢

发布时间:2015/7/1 11:20:15

 

问:何不先学了“父”字,再学“爷、爸”;先学“女”字,再学“妈、奶”呢?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可能会更容易些。

 

答:根据儿童识字心理的研究结果,先学独体字还是先学合体字,不定于一。基本的看法是,应从儿童的口语词汇、常用词汇入手,帮助学生学习汉字和书面语汇。

就您举的两个例子,我们认为,在“父”和“爸、爷”之间,建议先学“爸、爷”。因为“父”字很少存在于儿童口语中,在学习这个字时,还要以“父亲”等对儿童来说是较为陌生、较为成人化的词语去建立“父”字音、形、义的联系,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识字的难度,而且难以巩固。相反,如果学习“爸、爷”,对孩子来说亲切易懂,字义已经不是拦路虎,学生只需建立起音、形联系即可,所以,学习起来较为容易。而且,在今后学习“父”字时,因为这个部件在“爸、爷”中已经熟识,到那时,“父”的字形已不再是难题,只需建立起音、义的联系即可。因此,这样的识字安排实际是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心理规律的。

再比如,在“皿”和“盘、盆、盖”之间,我们也建议先学合体字,后学独体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女”和“妈”之中,我们认为,先学“女”更好一些。因为就这两个字而言,字义对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最理想的做法当然是先学独体后学合体。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在这方面也还有一些遗憾,争取在教材修订时更加完善。

 

来源:人教网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