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成语典故】《孟子》中的成语精选

发布时间:2015/7/31 10:39:11

1.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语出《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出自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不言而喻。”

3.不虞之誉:谓所得名誉初非意料所及。语出《孟子·离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注:不度其将有名誉而得者,若尾生本与妇人期于梁下,不度水之卒至,遂至没溺,而获守信之誉。

4.曾经沧海:谓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曾,曾经。经,经历。语出《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5.赤子之心:指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纯洁善良的心。赤子,初生的婴儿。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6.春风化雨:指宜于万物生长的和风及适时的雨。语出《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后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育。

7.寸木岑楼:指差别很大。岑楼,高而尖的楼。语出《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意为如果不考虑基础是否一样平,只让顶端齐一,那么一寸见方的木头也可高出高而尖的楼。

8.当务之急:语出《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后指以当前的重要任务当作紧要的事。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地利人和: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独善其身: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2.翻然改进:翻然:变动的样子。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语出《孟子·万章下》:“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13.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14.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其实此成语最早应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15.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语出《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6.浩然之气: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浩然,盛大的样子。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岌岌可危:岌岌,危险的样子。形容地位或状况十分危险,将要垮台或灭亡。语出《孟子·万章下》:“天下殆哉,岌岌乎!”

18.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语出《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19.齐东野语:齐东,古齐国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语出《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后比喻道听途说而来的无稽之言。

20.弃如敝屣:谓像扔掉破鞋子一样。敝,破旧。屣,鞋子。语出《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后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21.始作俑者:俑,古代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用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22.事半功倍:事,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意为措施只有古人的一半,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后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3.通功易事:谓人各有业,互通有无。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步;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24.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爵”同“雀”。替深水潭赶来鱼的是水獭;替丛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武赶来人民的是桀纣。后以此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25.闻过则喜:过,过错。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后用此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26.习焉不察:焉相当于“于是”、“于此”。语出《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矣。”后用此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27.言近旨远:旨,意旨。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指,同“旨”。后指话语浅显通俗,而含义却很深远。

28.揠苗助长:揠,挺拔之欲亟长也。喻急躁妄为,欲益反损。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后以之喻人之情,子邀福者必有害,若欲急长苗而反使之枯死矣。

29.易地而处:易地,交换位置。语出《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后指交换所处的位置。

30.与人为善: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后多指善意助人。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1.缘木求鱼:缘木,爬树。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意为按照你的做法而要得到你所希望的,就像爬到树上捉鱼一样不可能。后比喻方向、方法都不对,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32.左右逢源:源,水源。也作“原”。语出《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指做学问如果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取之不尽。后比喻做事很顺利。

33.再作冯妇:语出《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后比喻重操旧业。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