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用词要注意语境

发布时间:2015/7/7 11:27:51

语言的运用应当适合不同的语境需要,什么是语境?不仅指上下文还应该包括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等等。如果说话不考虑语境,很多话就难于理解。

因为语言不是数学,说话不是做算术,一个说:“一道上馆子去。”一个回答:“我没钱!”这个人不是一分钱,一元钱也没有,是说没有足够的钱上馆子。语言也不是逻辑,说话不是进行逻辑运算。我说“我的学生一个比一个强。”不是在比较谁强一些,而是说都强。

遣词造句是否准确,主要还是看能否在一定的语境中确切地使用词语和恰当贴切地描述。

例一

堆雪人吧,这是冬爷爷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眨眼间,长鼻子、黑眼睛,浑身雪白的大雪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欢呼起来,跳跃起来,声音便飘荡在整个校园上空。

香远的幽径上,老师和我们在热烈地讨论着,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在这笑声中,我们懂得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我们懂得了许许多多。

(《校园里的乐趣》)

在例一中,“声音便飘荡在整个校园上空’’里的“整个’’用得不妥,用上后,排斥了校园里的其他活动,去掉“整个”,分寸才恰当。‘‘在香远的幽径上”里“香远”也不恰当,因为校园空间有限,谈不上“远”,同时校园中一般情况人来人往,不宜用“幽径”,这一幽径,与后边的谈笑声也不和谐。“幽径”一般是指人迹罕至,清静幽深的小路。此外,“声音’’应加上定语,改为“欢呼声”,不然太虚泛。

例二

啊,五星红旗从我手中升起来了。作为这次升旗仪式的旗手,我激动,我自豪。迎着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聆听着学校领导的谆谆教诲,环顾着五星红旗下我们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深切地感到,我们多么幸运;我深切地感到,我们一定要也一定会努力上进,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啊,五星红旗从我手中升起来了,五星红旗也从我心中升起来了。我将牢牢记住:我是旗手,我要永远无愧于旗手的光荣称号。我将坚决实践,实践我那“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五星红旗的尊严,甘把青春奉献”的誓言!

(《五星红旗从我心中升起》)

这里,“我是旗手,我要永远无愧于旗手的光荣称号”中的“旗手”就用得不准确。“旗手”一般是指在行列前打旗子的人,可以用比喻领导人或先行者。比如我们可以说“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英勇而伟大的旗手。”担负着升旗工作的人只能称为“升旗手”,更不能因为负责一次升旗,就自诩为“我是旗手”,比较确切的手法是“我曾担任过升旗手”,下文“无愧于旗手的光荣称号”,也应当作相应的改动或删去。

当然,确切不等于呆板,在一定的语境中,有时词语看上去用得不确切,但却生动传神。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阿霞》,有一段描写阿霞到河边送别男朋友的情景:

夜色把河水染得漆黑,月亮倒映在河面上。男朋友坐上小船,走了。这时阿霞站在岸上喊:

“你走到月亮里去了,你把它弄碎了!”

谈到这里,眼前立刻出现一幅图画:小船驶进月亮的倒影,河水荡漾,把月亮揉成一片碎银……多么美妙的一幅图画。同时也暗喻伤心的离别,好似将圆圆的月亮“弄碎”了。在这里,你能说“你把它弄碎了”这几个字用得不确切吗?

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不仅需要确切、生动,还应注意得体。所谓得体,就是说话要看场合,看对象。

请看下面两篇作文的开头:

例三

XX朋友:

接到你的来信,我很同情你目前的处境,确定报考志愿是人生转折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苦恼和困惑是很自然的。我考虑再三,得出一些并不怎么高明的见解,愿能有助于你踏上人生的理想之途。

例四

亲爱的X X

来信收到,得知你在报考志愿时困扰,我也深感不安。记得我们初中同班时,常常谈到我们祖国的历史,那时你的历史成绩在班上总是数一数二,我总是望尘莫及,因为你有研究我国历史钩愿望,而我没有,可是现在父母却要你报考外贸,这确实令人苦恼。作为好友,为你的终生着想,我还是赞成你坚持自己的志愿。

这两段文字,作为信的开头,都起到统摄全文的作用,也符合书信格式的要求,语言也通顺连贯。但细读一下就会感到前一篇称呼生硬,带着一种居高临下教训人的口气,虽然有些言辞也很谦虚,如:“得出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但整段看不出是好友之间的通信,而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导,或师长对学生的训诲。这篇作文,要求写一封信去开导自己的好朋友,这种语气,显然是不得体的。后一篇才像好朋友之间促膝谈心,在言语之间,流露出处处为朋友着想的口吻和情感,其中还有一段回忆很亲切,同时也为自己鼓励对方读历史专业的意愿找出根据,语气中肯,因而后一篇就比前一篇语言来得得体。

可见,要写好作文,认真学习语言是很重要的。学习语言,不仅要理解词义,而且要掌握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它的习惯用法。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琢磨。要掌握大量词汇,要在众多的同义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我们一方面要勤于阅读,认真向书本学习,熟悉掌握书面语言,一方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口语,要眼勤、耳勤、手勤,不断地抄录整理生动活泼的语句及词汇。另外要体会文章的情境,看看作者怎样表情达义,让自己遣词造句也准确、生动、得体、自然。

(作者:王立根)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