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郑金斌:尊重真相 拒接偏见

发布时间:2015/9/24 16:31:03

 

 中国人有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对于“假丑恶”千夫所指,对于“真善美”万人颂扬!绝对的是非观,往往容易陷入对一件事情偏激的赞扬或批判,而善良的中国人对于负面事物的反感更容易走向极端,渐渐形成为社会偏见,当偏见蒙蔽了人们的双眼,谁还会在意事情背后的真相?

前几天朋友送了一本柴静的《看见》,拿到书的时候随手翻开,79页,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于是有了今天的感悟。这是一篇采访自传,关于社会边缘疼痛的真实故事。

文章中第一位苟延残喘在社会底层的主人公——阿文。她是一个吸毒的女人,被捕后送去强制戒毒,戒毒所把她卖了,卖去卖淫,她逃出后向记者举报,记者向警察举报,之后戒毒所换成精神病院继续开,领导都没换,而阿文也没能被解救,如果她想逃走,可能会被打死。

没人会在意阿文的生死,因为他是一个吸毒的女人,在所有人看来,她满满一身的罪恶,看到她都要避而不及,一个有犯罪史的人受到再非人的待遇,在大家看来都是无关痛痒的,甚至是活该。当人们陷入“愚善”,那么,你一旦做错了一件事,就很难再让别人记起你以前的好,被套上负面名牌的人,从此他的死活就残喘在大多数人的视线500米开外。

“你戒毒所是挽救人,还是毁灭人?”柴静采访到中途,阿文浑身颤抖地说。

... ...

第二个走进柴静这篇文章的人叫谢洪武,他父亲当年因为是地主,被斗死了,有天放牛,大喇叭里突然喊,蒋介石投放反动传单啊,大队里有人说看见他捡了一张,从此他一直被关押在看守所,无卷宗,无判决,无罪名,无期限。

有人看见他捡了一张反动传单,一句没有被证实的谣传,竟然足足毁掉了他整整一个余生,没有人追求真相,是呀,因为他的父亲是地主,所以他是反动派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总是习惯把道听途说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凭自己的草草所闻,妄自议论一个人,也不管他人死活。一件事情,在口耳相传中被认定是那样的,便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没有人去在意真相,没有人去在意其中的道理,没有人在意一件事情中无辜被伤害却深知不能为自己讨个公道的人。

28年关押,没有与外界说过话,谢洪武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柴静想跟他在纸上谈谈,可他只会写“毛主席”三个字了。柴静蹲在他面前,看着他,他忽然拉起柴静的手,让她摸他的膝盖,中间是空的,柴静再摸另一个,空的!柴静吃惊地看着他,旁边的人说,这是当年被挖掉了。

28年,没有人关心过事情的真相,有的只是对他的偏见。

... ...

柴静在文章中采访的第三位主人公——翼飞,他是一名同性恋者。在这个同性爱情饱受歧视的社会,翼飞忍受不住压力,曾经拿家里给他学钢琴的钱去看心理医生,接受所谓的“治疗”——像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一个人被强制地唤起欲望,通过药物催吐或电击的方式,让你感到疼痛、口渴、恶心。一次又一次,直到人体就像看到毒蛇一样,对自己的欲望做出迅速而强烈的厌恶反应。而同性恋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所谓的“治疗”不过是通过各种手段的摧残,渐渐地,你对同性的欲望被磨灭了,渐渐地,你的欲望被磨灭了,渐渐地,你体无完肤了,你好了。

教授张北川说他认识一个接受这种“治疗”的人,最后他出家了。

因为同性爱情撼动了传统婚嫁生子的家庭观念,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同性恋就是反社会的群体,所以他们注定要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在中国人眼里,不结婚是错,不生小孩是错,剖腹产是错,老少配是错,整容是错,同性恋是错,有钱是错,没有钱更是错......自己个儿的人生非要别人来指手画脚才算走了正道。有钱的都是暴发户,单独走在一起的男女关系一定不简单,独生子一定娇生惯养......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潜意识里的想法当成是某种社会现象的必然结果,根本没考虑过事情真实的是什么样。

“对于同性恋还有什么比生命还要重要?”

“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崔子恩说。

同样是爱,因为众人的歧视和偏见,他们就要爱得如此卑微,甚至连表达的权力都没有,爱无疆界,任何情感都应该被尊重。

柴静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做纯洁,把愚昧当做德行,把偏见当作原则。

... ...

你笑一位过胖的人,但你不知道,那人是因为患上严重疾病导致体重失衡;你骂一个老人丑八怪,但你不知道他是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而导致毁容的;你说一个人为何把心封闭,但你不知道他受过多少伤......偏见蒙蔽了你的双眼。

席慕容的一段话: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一直都是为了得到周遭人对我的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程序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逃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一副没有灵魂的肉身,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你看,多少人为了迎合众人的偏见,将自己活生生过成了一个傀儡,我们又有什么资格用自己的偏见去这样毁掉一个人,不要拿着“善良”、“正义”这样的字眼四处横行,这样并不高尚,比作恶还可怕。

拒绝偏见!

 

作者:郑金斌

学校:泉州黎明大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