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有心去寻找和发现

发布时间:2015/7/28 11:01:41

人们常说“掩卷深思”,何谓“深思”?我想就是有心地去寻找和发现。对于好文章,更要深思,通过自己的深思,然后再借助他人的品评,比较、鉴别,以求言传出其中的精蕴。

且举一例吧。大家都很熟悉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感人至深,于平淡的叙述中,寄托对父亲的真挚感情。我总忘不了文中那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记得少时外出,父亲送我至汽车站,临别时他去买了一盒馅饼送我,我忽然想起朱自清的“背影”,鼻子一酸,就落下两行泪来。这篇文章究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求答案。

有的参考书说这是一篇以情为经纬的文章,这当然是对的,但显然并不是它成功的奥秘。我后来读陶斯亮悼念她父亲陶铸的散文《一封终于发出去的信》,那也是用血泪拌和写成的文章,读时也曾引起过共鸣,但过了几年,印象却渐趋淡薄,难道是陶斯亮的文章不如朱自清的感情浓烈吗?似乎并不是。有的参考书说,朱自清文字优美,但这也不是重要原因,这个问题一直在折磨我。

直到读了一位美学家的文章,悬想终有着落,疑问始得解答。原来他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情感和文字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中介,那就是情感的直觉造型。“背影”正是这样一个造型,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浓缩于这个造型之中。读过这篇散文,我们可以忘掉文章中的抒情语句,可以忘掉其优美的修辞,但却永远忘不了那个“背影”。同样的,许多散文并不缺少真实的感情,而缺少的正是这种直觉造型,结果情感就流散不定,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这位美学家的理论终于化解了我心中多年的疑惑。

由此可见,不经过有目的寻找、思索,就难得有惊喜的发现。韩愈说“学成于思毁于随”,古之人不余欺也。

(作者:王立根)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