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名人故事】东坡居士

发布时间:2015/8/6 10:33:06

1.三抄《汉书》

人们都说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天赋好,能“过目成诵”。其实并不如此,而是另有其奥秘的。

一天,有位朋友去看他,等了好久,苏轼才出来会见。客人很不高兴。苏轼解释道:“我正在抄《汉书》。”客人听了反而很不理解。凭苏轼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上3遍了。第一遍每段抄3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客人疑信参半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一字不差。苏轼的“过目成诵”原来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啊。 

苏轼不仅三抄《汉书》,其它如《史记》等几部数十万字的巨著,他也都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的。苏轼称它为“迂钝之法”。 

那么他的学问就来自“迂钝之法”吗?不,他还辅之以别的方法的。 

他认为,读书、做学问,必须接触社会,大胆分析,研究问题,提出见解,切不能闭门造车、人云亦云。即使阅读、抄写,也应每一遍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他第一遍先研究军事,第二遍再注意各朝典章,第三遍又专看经济,等等。如此几遍看过、抄过,所有内容便都“烂熟于胸”了。 

苏轼“过目成诵”的奥秘启发我们:学习不仅要勤奋、刻苦,还应讲究方法。每个人都要适合自己的方法,勤奋刻苦地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2.造福一方

苏轼很同情人民,他在做地方官时,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发展生产的事。

公元1077年,他徙知徐州时,黄河自曹村一带决口,梁山伯和南清河洪水漫溢,大水汹涌,直逼徐州城下。如果不及早采取防洪措施,城有被冲垮淹没的危险。城中有些富户争着出城避灾,弄得人心更加惶恐不安。

苏轼说:“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下令把他们截了回来,号召全体军民戮力同心。他自己身先士卒,日夜守在城上,巡守时几次经过家门而不入。在他的带领下,全城人民与洪水苦战了七十多天,终于战胜了水灾,保全徐州全城的生命财产。

3.苏轼与杭州

很少有一个城市像杭州那样,执着地保留着某个历史、文化名人那么多的印记。粗略地游一下杭州也许没有多少的感知,及至移居杭州后才深深地感受到,杭州已经把自已和苏东坡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历史在发展,城市在发育,这种融合已经升华为一种文化,它强有力地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许多城市都有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街道,但也仅只一条而已。可是杭州却给予了苏东坡特殊的待遇。濒临西湖边两条最繁华的街道,一条叫“东坡路”,另一条叫“学士路”(苏东坡曾任翰林大学士)。似乎不这样就不能表达杭州人对苏东坡的感情。

沿着南山路南行,经过“柳浪闻莺”不远是“学士港”。 港湾上有一座开闭式木桥,这就是有名的“学士桥”。 桥旁有一间两层楼的饭店,称“学士居”。不知此处当年是否就是东坡大学士的故居遗址。通过“学士桥”便到了“学士公园”。 公园如半岛状伸入湖中,与雷峰塔遥遥相对。站在湖岸边近处柳枝低垂,远处白堤隐秀。日出时湖面涌金,雨色中烟雾空蒙。 杭州人感念苏东坡,在于他给西湖的山水赋予了那么多的灵性,流传下歌颂西湖山水的千古绝唱。 还在于他给西湖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道美景---苏堤春晓!

4.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5.“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题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6.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7.苏轼改诗

有一天,宋代大文豪苏轼到宰相王安石家中做客,正赶上王安石有急事出了门,只见他的书桌上摆着一首没写完的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得黄花遍地金。

苏轼边看边摇头,心想:菊花开败了,花瓣是不会掉落的,不比春天的桃花,哪里会“遍地金”呢?于是满有把握地补上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世人仔细吟。

苏轼等得不耐烦走了,王安石进得门来瞅见这两句后补的诗,也和苏轼一样边看边摇头,认为是对方少见多怪了。后来湖北黄州缺了一个州官,王安石便派苏轼去担任。这时正是深秋季节,苏轼看到西风吹落了树叶,菊花的花瓣也落了一地,不由得想起王安石那首没写完的诗,无限惭愧之余,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来:凡事不能一刀切,普遍中也还存在着特殊。以后他遇事再也不那么武断了。这个典故提醒我们,凡事要多观察,不要急于下结论。

8.夜访石钟山

石钟山命名的根据,历史上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形似腹钟,其二是山石相叩似击钟声。苏轼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够合理。在一次乘船途径石钟山的时候,他乘着月色坐一只小船环山考察,终于发现这座山“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形成如洪钟大吕般的声音。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因而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尽管苏轼的考察也不完全正确,但这种重视调查研究,亲身实践,不轻信旧说,有意必查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9.苏轼与杭州小吃

苏东坡和杭州的市井文化、饮食文化也有诸多渊源。“东坡肉”和“吴山酥油饼”就是其中的代表。

当时,杭州人民为了感谢苏东坡治理西湖和修筑长堤的功德,抬着礼物前往杭州府衙慰劳苏东坡。苏东坡得知后非常感动,但礼物却不肯收。可百姓就是不依。苏东坡没办法只得将这些人的名字记下,这才收下礼物。等百姓们都走了以后,苏东坡便吩咐厨师按姓名,把猪肉分割成每人一块,再教他当初他在黄州发明的煨肉的方法,煨好后送给百姓,百姓为了感念他的功绩,把这种肉取名为东坡肉。

至于“吴山酥油饼”说的是,一天苏东坡去吴山游玩,腹中饥饿。正值一位大嫂在卖点心。苏东坡买了一只并询问:这种点心叫什么名字?大嫂答:并无名字。苏东坡见点心一层层、一丝丝,很像蓑衣,说:就叫它蓑衣饼吧!我想大概是苏东坡的四川话让这位杭州大嫂听成了酥油饼。从此吴山酥油饼流传开来,并成为了杭州的著名小吃。

10.乌台诗案

苏轼一生坎坷,官途跌宕。在他经历的政治变革中,最有名的当属“乌台诗案”。

所谓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为新法改革受到挫折,改革派需要杀鸡儆猴,保守派的苏轼当时是文坛的领袖,影响力大,无疑是改革派要“杀”的最好目标。改革派的御史们摘取苏轼的一些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在监狱中一关就是4个月,可谓九死一生,在这4个月中,苏轼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