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言语无味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5/8/7 14:37:40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话似乎说得严重,可是,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因为读书能使人得到一种优雅的风度。为什么有的人语言高雅,有的粗俗呢?它往往不是个人品德上的差异,而是读书上的差异。放弃了读书,就容易思想肤浅庸俗。当思想肤浅庸俗形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索然无味,面目也为之“可憎”了。

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可憎”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读读书,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灵活。这里所说的书,除了专业的,也需要非专业的,这样才能旁征博引,专而博。譬如读点史书,可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知古鉴今;读点哲学,可以使人高屋建瓴,思维明晰,辩证全面;读点文学,可以开阔胸襟,净化心灵,春风化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我们在阅读之中不仅寻求思想的营养、智慧之源,也是情感和意志的冲击和交流,使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

即使是专业的书,也需要日日更新,在信息时代,以往所掌握的知识,再也不是不变的真理了。譬如,新兴的纳米技术在改变某些素有定评的物理规则;又如1十1=2本应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其实,它离开了十进位系统就没有意义,现在的二进位制成了数字化的基础,而以二进位制为基础的电脑语言却在迅速地改变世界。知识、信息日新月异,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或扩展已有的知识。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掌握规则是为了突破规则,唯有如此,方能提高自我更新和积极创新的素质。

法国学者蒂娜·苏雷通过科学分析得出结论:“信息时代不怕书多,不怕信息多,就怕不会阅读,没有效率。我们那些成长在多媒体世界的新一代孩子所缺乏的正是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贵在自觉,要切实认识到读书的好处,形成刻苦读书的内驱力,和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坐得下来,耐得寂寞,在不懈地阅读中去创造生命的另一道新风景线。

(作者:王立根)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