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写作技巧】贾平凹教你怎么写人物

发布时间:2015/8/17 9:40:49

但凡写人,总离不开必要的一系列描写——外貌、动作、心理等等。但倘若真的通篇作这样的描写:这个人长什么样,这个人做了哪些事,这个人有什么心理活动……未免乏味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你到底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今天,小编就与大家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的《我的老师》,由此一探作文写人的成功秘诀。

原文欣赏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孙涵泊却安危度外,大义凛然。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而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原文有删改)

分析点评

当我们拿到这样一道题目——写“我的老师”,如同条件反射一样,大部分人都认为就是应该写校园里课堂上,孜孜不倦教育我们的园丁。贾平凹却不!他故意以《我的老师》命名,你会觉得乏味:又是写老师,无非就是赞扬他们的辛勤,他们的奉献精神。当你抱着这样的心态阅读时,他却告诉你,他的这个老师,既非圣贤,也非大家,只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孩儿。你产生了疑惑,而他的“另辟蹊径”就成功了。当然,这种“蹊径”不是轻松能得的,作为学生,要学习的重点也不是打破常规。小编从这篇文章中总结出了写人物的一些成功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1.选取典型事例,塑造完整人物形象。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写作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例。贾平凹就写了三件具体的事,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描写孙涵泊在事件中的表现,将他的鲜明性格刻画出来。叙述时就可以巧妙地结合描写的手法,将内容生动形象化。

2.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突出人物的性格。

仔细阅读文中三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个事件中,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摘花的阿姨与不忍摘花的孙涵泊;争执的两人与制止争执的孙涵泊;会恭维的“我”与不会恭维的孙涵泊……作家通过表现这一系列的人物之间的差异,将孙涵泊的美好品质表现了出来。这样的表现不是平铺直叙,不是空洞的赞美,而是自然流露,因为矛盾冲突让人物的性格差异更加明显,人物的形象也更加鲜明了起来。

3.在记叙中结合议论,情感真挚,立场分明。

 议论在这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重的,几乎每一段文字中都有作家的议论。作家因孙涵泊的表现引发了对人生的感触,或是反省自己,或是感叹世事,在议论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就明确了起来,读者阅读时候,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感悟也就更深了一层。尤其是篇末的升华,可谓是定睛之笔。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