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了的绿色通道
发布时间:2015/8/18 15:00:51十多年前,我的学生在《作文通讯》上发表了一篇习作《走出户外,我们看云去》,表达了对远离大自然的学习生活的厌倦和对亲近大自然的渴求。这篇习作引起了很大反响,作者收到了全国各地中学生数以千计的来信。城市中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禁锢在家庭、学校的小天地之中,他们呼唤走进大自然的声音,常常被老师、家长所忽视。当今的教育尤为需要以天地为课堂。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来自心灵与宇宙万物的沟通与交流,大自然净化心灵的作用是课堂和书本所不能给予的。
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一种环境氛围,一种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富有色彩和韵律的情境。两千多年前,孔夫子也曾向往那“暮春三月,穿上春服,与学生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的教学情境。据回忆,徐志摩在北大讲诗时,总是带学生到校园的草坪上上课,在蓝天白云下,通过诗歌独特的力量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作热情。我们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有可能忘了中小学时所教的课程内容,但却永远忘不了幼时老师带我们去郊游的愉悦,老师教会我们与大自然沟通,才使我们的生命具有流动感,而充满活力。
在大自然里,一切都是充满灵性的,它赋予孩子们以灵感。过去,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去感受自然,每次都有收获,学生都能因此写出美文佳作。即使在高考将临的时刻,我还带学生去西湖划船。这做法曾招来非议,但事实证明,它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成绩,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接触大自然,这是亟待开发的教育绿色通道。但是,近年来,这条通道被有意和无意地堵塞了,除了应试第一的陈腐观念作祟外,还有一个安全的因素。走出户外,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教育部门对安全有特别严厉的规定,一旦有事,不但老师遭殃,学校也遭殃。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即使无事,课前的审批手续也严格,偶有不慎,教师所受的惩罚是空前的。所以,这几乎成为有着巨大风险,对教师又无补益的麻烦事。当然,我不是反对事故发生后要追究责任,而是反对不分是非、因噎废食的做法。殊不知,封闭的教育,会造成封闭的性格,学生像一只可怜的笼中鸟,不能展翅飞翔,这样的童年,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人生呢?
这毕竟是全社会的问题,我们应当找到一个良策。学生本来对大自然的一切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会关注飞翔的小鸟,他们向往着山川大海,花木虫草是他们的探求对象,星星月亮是他们发挥想象的空间,而我们种种人为因素却压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求知冲动。堵塞了绿色教育通道,就可能堵塞了素质教育通道。这,应当引起每一位家长、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作者:王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