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赤壁赋》中主与客在对待自然和人生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14/11/5 12:01:13

问:苏子与客在对待自然和人生的态度上有什么不同?这个态度在主客对话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化?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陈日亮老师答在第一自然段里,苏子与客人都陶醉于月色水光之后,吟诗饮酒,飘飘欲仙,对于自己与大自然忘我的相处,身心得以无限舒展,感到极其快乐。

在第二自然段里,主人快乐到极点,不禁歌唱起来,心绪牵延开去,从自然联想及于人生,由眼前美好的景色,想到了远方所思念的朋友,心态原是很正常的。

 在第三自然段里,当主人质问“何为其然”时,客人回答是因触景生情,由曹操的诗句想到曹操的功业,发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的嗟叹,并且又将英雄与凡夫作比,认为今天像他们这样的一类人,更是渺小不足数,而况生命又何其短暂,如果和永恒的明月长江相比,则更显得可哀可怜,显然,所持的是对人生的消极悲观态度。

在第四自然段里,主人对客人进行了一番启发引导,指出长江明月固然看上去是永恒不会消失的,但却不是绝对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只是相对而言,可以从“变”与“不变”的不同观点去看,若是“变”,则任何东西的存在都只是瞬间的事,若是“不变”,则我们的人生与宇宙万物同样都是无穷无尽的。既然如此,则大自然有无数美景,让我们尽情享受都来不及,又何必哀叹人生短促呢?显然,苏子对人生所持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第五自然段,客人觉悟了,欢喜地接受了苏子的观点。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