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出现在那只船上是”惊喜“还是”恐怖“?

发布时间:2014/11/5 14:18:21

哎,如果于勒竟在那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为什么会惊喜?惊喜什么呢?

 

陈日亮老师答:不妨设想一下,每个星期都到海边散步,都未必能遇见于勒归来,一次的外出旅游,遇见的几率不是更小了吗?若是再通过外部条件给情节创造动因,就有点难乎为继,或者说是有点牵强。可是奇迹终于出现了:果然“于勒竟在这只船上”,菲利普一家竟然有机会如此贴近于勒!一个似乎并不起眼的“竟”字,却如此富有戏剧性,既是情节预埋的伏笔,也将读者引向对人物命运的更多思考:这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莫泊桑的神妙之笔,就在于他能够适时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层开掘,让“情节即性格的历史”这句话获得活泼的艺术生命。于勒沦落海外,被好心的船长带回出现在船上,可视为“偶然”,菲利普发现了两位先生请两位太太吃牡蛎也是偶然,可是他却发现那吃法文雅高贵,于是他始终在不断膨胀的虚荣心被“打动”了,他决定要在妻子女儿女婿面前表示一下阔绰与风度。这一心态便促使最后能够接近、打听、证实卖牡蛎的就是已经穷困潦倒的于勒,创造了最为关键的因果链条,情节终于推进了孙绍振先生所说的“把人物打出常规”的临界点,最不可能出现的事件竟然出现了,简直防不胜防,菲利普夫妇终于从欲望的高峰霎时跌入失望的深渊!被打出常规的人物,终于将其自私、势利、冷酷的潜在心理暴露无遗。读者于是惊觉:多么出乎意料之外,而又是如此尽在情理之中。偶然一下子变成了必然。这时再回头过来看,我们会发现,情节的环环相生原来是这般的接续无痕,偶然与必然的耦合,原是存在于这前前后后的每一个“关节”中,不由得惊叹作家构造情节的细针密缕,严丝合缝。同时,菲利普重复说的那一句永不变更的话,也因此变得格外耐人寻味——

哎!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读到最后,我们也许会说——

哈!果然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可叫人多人恐怖哇!”

是悲剧?是喜剧?掩卷回味,读者自然会想到更多更多……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