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怎样做到一材多用?
发布时间:2015/11/16 10:45:44- 何为好素材?
1.古人的事例,怎么看都土,不是好素材;《感动中国》事例不是好素材;娱乐明星、体育明星不是好素材。好素材基本都带有人文性,感觉听过但似乎又不太了解的现当代中外文化名人是好素材!
2.成为好素材的另外一个条件就是百分之八十的作文都可套用。
- 好素材搬到作文的方法
1.以人物传记为例,查找写某个文化名人的生平的文章;
2.将此人的生平分为若干个阶段,提取包含身份、事迹、成果、传主言论、他人评价在内的重要信息。要求自己做到复述;
3.以论点为中心,围绕论点、结合作文材料加以解读。
如以下这篇文章:
弘一大师李叔同:半世潇洒半世僧
谢和琛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丰子恺《我的老师李叔同》
- 传奇的身世
父亲李筱楼是同冶时期的进士,曾官吏部。
李叔同幼年聪慧过人,五岁便跟随母亲习诵古诗格言,六七岁时即攻读《昭明文选》,居然能朗朗成诵,人多异之。十岁始读《古文观止》和《四书》、《尔雅》,尤喜《说文解字》。弱冠之年的李叔同即以对诗词、文章、书法、篆刻等较深的造诣博得“才子”之称。
李叔同也浸染了一身清末世家子弟的生活作风。他闲时养鸟品茗、刻石治印,出入梨园、广交名角,不时还游走于青楼瓦舍,吟风弄月,他是当时天津社会备受瞩目的风流公子之一。
- 留学日本第一人
1898年的康梁维新变法,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士大夫中开明人士睁眼看世界、变法图强的思想给李叔同以极大的震动,他自刻一印以明志,日“南海康君是吾师”,表明自己对民族富强,变法革新的向往。
李叔同于1905年毅然东渡扶桑,自费留学日本,进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李叔同也由此成为中国留学生中留学日本的第一人。
本身就深有艺术造诣的他不仅勤奋好学,还刻苦严谨。他认为学一样就要像一样,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在学习钢琴时,因为手指距离短,他不惜动手术以助长,终成介绍钢琴进入中国的第一人。
1906年,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寄回国内发行,他成为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
- 为人师表
回国之后,李叔同应聘于杭州第一师范。这位当年的风流才子在教书育人上,极重师表和师德。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连走起路来都目不斜视。他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授课时每个音节都不会放过。
虽然教学严格,但李叔同却极其注重育人的方式。有一次,在他的课上,一位学生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以为老师没有看见,其实李叔同心知肚明。但他没有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轻且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这位同学只得站着。等别的同学都出去了,李先生和气地说:“下次吐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可以出去了”,那学生脸上发红。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当盛年,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位年仅38岁的艺术大师突然来到杭州的虎跑寺,出家为僧了。
- 悲欣交集的弘一法师
而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丰富的内心而言,面对社会转型的剧烈动荡,身为知识分子精英的他,渴求通过一种方式来规避人间的悲苦。于是,他选择了以佛教的方式来释放这种难言的情感。
李叔同皈依的是佛教的律宗,律宗是佛教各宗派中最讲究持守戒律的宗派,由于修持很苦,几近失传。
李叔同出家后一心向佛,谢绝所有俗世应酬,非佛书不书,非佛语不语。他有感于中国僧界往往为人所诟病,全是由于不守戒律,所以他积数年之功,专心精研律学。
南山律宗始兴于唐。自南宋之后失去真传。弘一法师誓护南山律宗,遍考中外典籍,对律藏加以整理、编修,有着承先启后、兴灭断绝的功绩。在他的后半生,他身携南山律学三大部的内容,云游四方,到处宣讲,弘扬佛法,发人深省。在他的努力下,失传几百年的律宗得以再次发扬。
尽管身在佛门,谢绝俗务,弘一法师却始终未曾忘记忧心国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时局日紧,战地炮火连天。一次在吃斋的时候,法师突然泪如雨下,对众弟子说:“吾人所食。中华之粟。吾人所饮,温陵之水。我们身为佛子,不能共纾国难,为释迦如来张些体面,自揣不如一狗子。狗子尚能为主守门,吾人一无所能,而犹腼颜受食,能无愧于心乎?”弘一法师保国护教的凛然之情,使在座僧众无不动容。
可惜的是,一代大师有生之年未能见证抗战的胜利,63岁的他于1942年阖然长逝于泉州温陵养老院的晚清室中。他临终的绝笔“悲欣交集”四字与其说是他彼时的心境,不如说是李叔同为自己的艺术和人生作的注脚,悲欣交集中,他走完了他绚烂至极、复又归于平淡的一生。一如他在《春游》中写道的:“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小结
“李叔同”并非人人皆了解的素材,文化名人、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是好素材;这篇文章清晰的将传主生平划分为四个阶段,方便复述。
(作者:陈燕飞,来源:一起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