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国学精选】《老子》名句品读

发布时间:2015/12/2 16:31:38

老子

道家创始人

「《道德经》」

 

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标准,于是就有了与之对立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有与无相互生化,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比较,高与下相互趋向,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追随。

3.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圣人总是做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的事,做事时用行动来教化,而不用语言来教化。

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生养了一切但不据为己有,做成了什么并不自恃有功,成就了事业并不居功自傲。就是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名就不会消逝。

5.为无为,则无不治。

【出处】《道德经·第三章》

【译文】做那些无为无欲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译文】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隐人窘境,不如顺其自然,格守中庸之道。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

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

9.功成身退,天之道。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成功之后激流勇退,符合天的道理。

10.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出处】《道德经·第十一章》

【译文】“有”能给人以小的利益,“无”才有真正的“大用”。

1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译文】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字:“道”。

1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译文】固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事物,自以为是的人分不清是非。

1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译文】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译文】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认识自己的人,是真正聪明的人。

1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7.知足者富。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知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1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译文】道,看起来无所作为,却无所不能。

1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译文】追求学问,就要求天天都学有所得。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减之再减,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2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译文】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中又藏有祸端。

2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译文】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天下的难事,必然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然从小处做起。

23.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2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普通人做事,往往是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能慎始慎终,就不会有失败的事。

2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译文】我有三件宝,一直在坚持地守护着它们。一个叫仁慈、一个叫勤俭,第三个是不敢争胜冒尖。

2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译文】知道了但装作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却装作知道,是真有毛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圣人以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为病。就是因为他们把“强不知以为知”当作病,所以才不会有毛病。

2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29.致虚极,守静笃。

【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译文】要想达到虚无至极的境界,必须专一守住这个“静”字。

30.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译文】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以及做作的情态神色和好高鹜远的志向,因为这些对你都没什么好处。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