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课堂同步】《祝福》学习重点

发布时间:2015/1/22 12:01:18

 

1.作品介绍

1921年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逐渐发生分化,这时革命中心转移到南方,北京文化界显得寂寞和荒凉。鲁迅又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他在彷徨探索,但仍继续战斗。1924年到1925年,他继续创作短篇小说《祝福》《伤逝》等11篇,编成第二个小说集《彷徨》,继续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战争以前的社会现实。《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2.小说的环境描写

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关系在鲁镇的人与人之间被异常严格地遵守着。鲁镇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

3.怎样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对于封建礼教加给她的种种迫害,她有过“逃、撞、捐、问”四个层次的反抗。不过她的抗争是自发的,不是也不可能是自觉地针对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因此,抗争的结果是跳出苦海又掉进了火坑,一步步走向更加痛苦深渊。

4.《祝福》命名的含义

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是由祝福这个典型事件牵动出来的,只有将其不幸置于“祝福”中,才能更清晰地揭示出神权在她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把她的悲剧一生放在“祝福”的环境中,才能增强她的命运的悲剧性,从而深化主题,把批判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题进一步强化,即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者的呼号”展示给读者。

5.小说的主题

鲁迅把中国封建的历史,分为“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他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他认为劳苦群众只填饱肚子是不足的,只不受额外的政治欺压也是不足的。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的全过程,都没有感到经济上的匮乏,也没有受到肉体的折磨,开始,她甚至还是非常受器重的,在被抢走后,鲁四老爷还颇“怀念”她,但这种“怀念”隐藏着巨大的悲剧性,因为鲁四太太不是把她作为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做工的机械来记起她,提到她的。在《祝福》当中,祥林嫂自始至终未曾被周围的人当作人,她是干活的工具,是供人开心的玩物,是人们用来表白自己的善良的招牌,却从没被人们当作一个有着人的一切要求的人,只是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玩物。

我们常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鲁迅对不觉悟的劳苦群众的态度,“哀”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怒”是他个性主义精神的体现,在人道主义的同情中,坚持个性主义精神,构成了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思想特征。

祥林嫂一生都被寡妇改嫁的罪恶笼罩,她不是以自主的改嫁来反抗被出卖的命运,而是出逃,她因被迫改嫁而受到世人的歧视,但她不去反对歧视本身的荒谬根源,而是以捐门槛的行为为自己赎罪,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不对导致自我痛苦的直接原因进行个性主义的反抗,而是以当时的普遍观念为观念,以当时的社会道德为道德,这是鲁迅笔下所有不觉悟群众中的悲剧主人公的共同特征。鲁迅的“怒其不争”,便是怒其无自我意识,怒其无个性的自觉,怒其无个性主义的反抗精神。而没有这种个性的自觉,他们便不能从传统的封建观念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没有当时的个性主义反抗,也便无以汇集成集体的反抗洪流。

《祝福》正是通过对祥林嫂悲剧一生的叙述及造成悲剧的社会环境的勾勒,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尤其是广大妇女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迷信的吃人本质,同时使人警醒,呼唤劳苦群众的自我意识。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