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同步】《陈太丘与友期》学习辅导
发布时间:2015/1/29 11:46:44
本文讲的是“信”和“礼”。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友人失信,没按时来,陈太丘就走了。友人对此不但不自责,反而辱骂陈太丘无信、“非人”。元方是怎样面对的呢?首先,他提出什么是“无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是谁无信呢?话说在点子上,友人无言以对。其次,当着儿子骂他的老子,这又是失礼。简短两句话,使友人惭隗得下车来拉他。文章赞扬小元方明礼又善言,也肯定了友人知错能改的正确态度。
结构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起因——陈太丘遵约不候,友人过时而至。
经过:①友人责太丘:非人,与友人期,相委而去。②元方反驳:无信,无礼。
结果:①友人惭,下车引之。②元方入门,不顾。的马叫的卢,传说它是不祥之物,会害死它的主人,所以有人劝庾亮把马卖掉。但庾亮认为这样做会言买主,因此他不肯卖掉,体现了他绝不把言己之事去言人的高尚品德。一个人具有不害他人的品质何愁事业不成呢!难怪孙叔、庾亮都成了一代名人。接着庾亮引孙叔杀两头蛇的事例来证明自己言行的正确:既然孙叔傲杀两头蛇无恙,那“我”乘的卢又有何害呢?从中更可看出庾亮不迷信的旷达思想。
【课文精析】
一、内容梳理段落层次
(一) 陈太丘之友失约。
(二)其友斥骂陈太丘。
(三)元方据理严词反驳。
赞元方年虽幼小,但面对错误言行,敢于申辩。
二、 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
2.常用词理解
(1) 尊君在不
“尊君”,古义为“你的父亲”。在称呼前加上—个“尊”表示尊敬。“君”是多义词,古义可解释为“您”(尊称),也可解释为“帝王”。要留心它们的不同。
(2) 去后乃至
“去”,古义解释为“离开”;“乃”解释为“才”。这两个词与今天解释不同。
(3) 下车引之
“引”,今义为“引导”,但古义是“拉”、“拿”。
(4) 元方入门不顾
“顾”,文言作“看”、“回头看”。
(5) 相委而去
在古文中,“相”常有指代意义。 “相委”的“相”含“他”(这儿代“友人”);“苟富贵,无相忘”的“相”,代“我”。
3 多义词辨义
(1)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行走)
商旅不行(往来。《岳阳楼记》)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行。《观沧海》)
(2) 顾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顾野有麦场(看。《狼》)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出师表》)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鄙哉(与“哉”构成反问句“难道……吗”。《为学》)
4.句子翻译
例句1:陈太丘与友期行。
分析:“期”有很多解释,如约定、时日、期限、希望等等。翻译时应结合上下文,采用代入法,看哪个词填进去通顺,符合原意。这句的“期”解释为“约定”贴切。
例句2:元方入门不顾
分析: 这句译为“元方进家门不睬他”。上面谈到“不顾”是“不回头看”,为什么译为“不睬他”?因为“不回头看”不能表现元方不屑置之的理直气壮的态度,所以用意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