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课堂同步】《荷叶·母亲》原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5/2/15 14:27:48

 

一、触景生情,引入自然。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诗,写“我”童年时在故乡园院里看到荷叶在雨中保护红莲的情景,引发联想,表现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主题。诗人引入时写到“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而且是“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到莲花了”。“父亲的朋友”知道我们全家喜爱莲花,送给我们莲花非常自然,诗人看到莲花而触景生情,自然会引出对故乡园院里莲花的回忆;而且是8年之久未曾相见,就像一个老朋友久别重逢,那种尘封的记忆就会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

二、诗人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的、充满着爱的家庭氛围。诗中写祖父在院中与我乘凉时微笑着说的一段话:“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平淡的几句话,既写出了全家人对莲花的喜爱,更写出了全家人对她们三姐妹像花一样爱护;而且,从祖父说话的表情、说话的语气里,我们能够想象老人的温和、慈爱。诗人写这样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着爱的家庭,是为后文描写母爱作铺垫,使之水到渠成。

三、三条线索齐头并进,共同完成歌颂母爱这一主题。

第一条线索是写荷叶在雨中保护红莲的情景。诗歌先写红莲“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了的红莲在绿叶的陪衬下,亭亭玉立,就像一位衣着漂亮,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少女,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可是“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眼看红莲就要遭受灭顶之灾,“我”“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红莲在遇到风雨时荷叶保护了它,就像一个母亲保护一个受伤的孩子,这种爱不就是母爱吗?所以,诗人说“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第二条线索是“我”的情感变化。由于“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即使看到亭亭的红莲,“仍是不适意”,而当“我”看到红莲被雨打的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台阶去,也无法可想”,这里,除了体现“我”对莲花的喜爱之外,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我”的那种郁闷、无助、痛苦的心情。而在这时“对屋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的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我”的情感由“烦闷”到“仍然不适意”,最后“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的变化,不光是因为“我”看到荷叶覆盖在红莲上面,也因为“我”到了母亲的身边,母亲便是“我”“心中的风雨”的荫蔽。

第三条线索是写母爱。诗中写荷叶保护莲花,象征了母爱,而写 “心中的风雨”袭击着“我”,“我”极端无助时,“对屋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的旁边——”,这是一种名符其实的母爱,当儿女在人生路上遇到了困难、烦恼、挫折,只有母亲知道,所以,对屋的母亲把“我”叫道她的身边,给我慰藉和力量;“我”也知道,只有母亲的怀里才是真正避风的港湾,于是,“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的身边——”。是的,我们“心中的风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正如冰心在《繁星》一五九中所写:“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了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四、借物抒情,叙事融情,主旨升华水到渠成。诗人写风雨中的红莲被荷叶覆盖,自然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以至“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借此抒发了诗人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颂扬之情。诗人写红莲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写“我心中的风雨”就像是红莲被风雨袭击,而母亲就像是替红莲遮风挡雨的荷叶,这样,彼此联系,彼此象征,相互映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人的情感情不自禁地得到了升华:“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五、对比手法的运用自然有力。

第一,凋谢的白莲与亭亭的红莲进行对比。诗人这样描写白莲,“白瓣小船般飘散在水里”,“小船般”多么可爱,多么美的白莲啊!可是由于昨夜繁杂的雨点而凋谢了,“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惋惜之情溢于言表,难怪“我”看到“亭亭”的红莲“仍是不适意”。而诗人写单调、衰败的白莲是为了衬托了红莲的美丽、可爱,为后文写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倚斜,以及“我”痛苦的心情做自然的铺垫。

第二,“勇敢慈怜”的荷叶与“流转无力”的水珠进行对比,“雨势的不减退”与“红莲却不摇动了”对比。荷叶像母亲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红莲,面对着狂风暴雨,毫不退缩,红莲得到了荷叶的保护,不再摇动了,这是一幅多么温馨、感人的画面啊!而面对这么慈爱、坚强、勇敢的母亲,再大的雨点打在荷叶上,也变得“流转无力”了,诗人用两组对比来衬托母爱的力量,母爱的伟大这一主题。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