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高老头》中家庭教育观分析

发布时间:2016/8/18 11:46:06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发表于1834年的《高老头》在批判主义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一生最优秀的作品。这本书揭示了19世纪法国的道德、伦理、家庭教育、社会等一系列现状和问题。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深究和挖掘,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书中高老头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自己对子女的溺爱断送了他的前程和一生。本文就关于《高老头》一书中家庭教育观念做以分析和解剖,为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做出正确的指引。

一、关于父爱  

主人公高里奥的一生可谓坎坷曲折。原本穷困潦倒的一家人仅靠着他贩卖面粉来维持生计,后因军方和军方的一次合作使得他大发横财,从而翻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儿子要穷养,穷养养的是志气。女儿要富养,富养养的是气质。”当然,高里奥在这一点上做得自然是无微不至,所以在女儿的婚嫁问题上高里奥的梦想就是将她们嫁人豪门。他认为女儿富有了,自己的身份也会被抬高。在这一点上高里奥陷入了最大的误区,这样的错误观念也让高里奥为日后的悲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份特殊的父爱是文章主要的感情线索,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也让我们认识到对子女的溺爱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恶劣的影响,也封杀了自己的后路。这在家庭教育的观念方面树立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父爱是早期教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高里奥中年丧妻,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必须给孩子最完美的父爱。父爱是父亲给孩子的关爱,这仅仅是笼统的理解。在某种情况下,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关爱,甚至是溺爱,去没有主见地包容孩子的一切,这样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莫大的潜在威胁。正如小说中讲述的一样,高里奥为了给孩子最完美的关爱,给了两个女儿80万法郎的陪嫁费用。而后他却被子女赶出家门,只能住在伏盖公寓居身。父母给予子女过度的关爱,在孩子的内心会潜移默化地萌生一种消极的观念:父母给予孩子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毫无权利和义务可言。正是这种错误观念的养成,才会导致子女心中孝义的泯灭,才会使得高里奥老无可依,含恨而终。纵观全书,高里奥一直给了女儿一份独特的父爱。且看这份父爱的独特之处,为了满足女儿的各种奢望,高里奥不惜去牺牲自己,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人性、自己的道德底线,甚至自己的生命。为了女儿嫁人豪门,高里奥将自己的半生积蓄尽数拿出,却被女婿扫地出门,只得伏身公寓。鬼迷心窍的他为了使女儿回心转意,变卖了所有家当,弄得一无所有。错误地把爱看做了用金钱可以换回的交易商品。可以说,高里奥的一生都在想方设法地为女儿弄钱,以致冲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惜去杀人放火。试想一下,用钱收买的孝义会持久吗?巴尔扎克称高里奥为“慈父”,小说中高里奥对子女表现的那份独特的爱确实是无微不至。但是这份爱并不单纯,起码是自私的,在伤害无辜的生命财产的基础上谋取利益而去给女儿所谓的爱,且也是带有封建阶级性质的,高里奥妄想通过利用女儿的社会价值提升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高里奥将自己对女儿的“爱”视作自己向上攀爬的阶梯,把这份原本崇高的感情作为自己礼仪交易的砝码,才会使他所谓的父爱变得肮脏、庸俗。

二、关于家庭教育的探究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简称“家教”。在传统观念中,家庭教育一般是指监护人(即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而在现代观念中,家庭教育的含义则更加广泛,即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四种基本能力,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而这与家庭教育的宗旨和意义恰恰是相通的。通过家庭教育,我们应该学会学习,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去学习以及通过学习我们能得到什么。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比如,父亲的宽广胸怀,让我们学会宽以待人,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母亲的温暖慈祥,让我们懂得家庭如甘甜的井泉,滋养我们茁壮成长;兄弟姐妹的活泼开朗,让我们体会到家庭生活的乐趣。我们生活在一个家庭里,要学会互相宽容、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正如一首歌中唱的:“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么,假如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献出一份爱,家庭将会变成幸福的天堂。

(三)家庭教育应该使每个孩子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当然,因为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所以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譬如:有的家庭放任孩子的成长,对他们不加干预,这可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适应性,也有可能在孩子误入歧途时。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及时悔悟,而造成一生的遗憾;有的家庭过于限制孩子的成长,不允许他们和陌生人交朋友,不允许他们看电视,不允许他们吃零食,只允许他们努力学习,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它往往会造成孩子成人之后怯于和陌生人交往,没有行动能力,没有良好的交际圈。文章中,高老头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不恰当的。孩子不应该成为欲望无穷无尽的索取者,父亲也不应该成为自动提款机。家庭不单单是孩子物质生活的仓库,在家庭生活中,它更应该成为精神生活的宝塔。

(四)在家庭教育中,每个孩子都应学会生存

首先,家庭教育应使孩子学会关爱自己。父母的言传身教,应使孩子学会基本的生理卫生及营养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运动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其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向孩子灌输基本的安全防护方法。比如在遇到抢劫时,是应该舍弃钱财,还是应该全力搏斗;在遇到小偷时,是应该巧妙地提醒他人,还是坐视不理。应使孩子学会珍视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良好地与他人相处。父母要使孩子学会分享。正如萧伯纳所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私自利的人得不到他人的友谊,得不到他人的关爱,也缺少他人的支持。而分享则像一缕春风,能将冰冻的河流融化开。

要使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不能因为他人的贫穷而轻视对方,不能因为他人的失败而嘲笑对方,不能因为别人的坎坷幸灾乐祸。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帮助他人,共同成长和进步。另外,要尊重性格差异,有的人开朗,有的人害羞,有的人勇敢,有的人犹犹豫豫,人性各有差异,要学会宽容和包容。

三、关于溺爱的思考

孩子是箭,父亲是弓,把箭射得愈远,父亲的背便越躬。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对子女的爱,它既是一种默默无闻的付出,也一种无声的关爱,或许也是一种飞蛾扑火的望子成龙般的期待。

现代家庭生活的质量高了,很多孩子便像在蜜罐里养着,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家长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一样疼着。家长宁肯自己不过生日,也要给孩子大办特办生日。家里手头最宽裕的永远是孩子,零花钱最多的也是孩子。像这样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家人对我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不需要回报他们什么。时间久了,容易使孩子失去同情心,变得自私、冷漠。家长应该教育孩子重视精神生活,尊敬老人,勤俭节约,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家长总是能轻易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比如孩子没钱,就立马给钱;想买衣服,就立刻买衣服;想吃西餐,就立马满足。孩子把家庭当成免费银行,家庭把孩子当成至尊宝。如果在能给予的时候稍作等待,在能满足的时候不要立即满足,教育孩子万事都要学会等待和忍耐,岂不更好,在每个家长眼中,不论孩子再大、再成熟、再懂事,都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这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但是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年满18周岁,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而家人却没有正视孩子的这一特征,仍然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并不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成熟。这不仅造成孩子内心的困扰,也给许多家长带来不悦。家长们为何不放开心态,让孩子独自去闯世界,以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对待孩子,让孩子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于一个孩子的第一教育,我们能尽心尽力去修筑一座怎样的学堂?我想,它不仅是一个拥有着小鸟对蓝天的依赖的地方,也是拥有着蓝天给予小鸟的自由的地方;我想,它不仅是一个家庭提供给孩子物质生活的地方,它更是一个家庭提供给孩子精神生活的地方。在这里面,孩子可以接触到梵高的《向日葵》,可以聆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可以接触到荷马的思想,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四、结语

人类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当一个孩子拥有父母之爱、姐弟之爱、朋友之爱、同事之爱的时候,他是一个幸福的人。当他再拥有高尚的家庭教育之后,他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卓尔不群的人。

  

[参考文献]

[1]任斐然.谈谈高老头的“父爱”问题[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64(Ol).

[2]高铭彤.浅论《高老头》父爱的悲剧命运[J].科技致富向导,2010(27).

[3]宋致新,高老头的父爱[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1).

[4]杨国华,父性基督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

[5]杜肖楠.“父爱”的悲剧——《高老头》中关于父爱问题的争议及再认识[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作者:王瑛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