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一个小农家的暮》赏析

发布时间:2016/9/8 16:43:26

异域的风物、文化,总能勾出游子的乡愁。当暮色苍茫,身在他乡的诗人凝神回望,浮现于眼前的,是珍藏的记忆,是少小生活的吉光片羽,是“一个小农家的暮”。

首先是一幅“母亲夜炊图”。木柴燃烧的必剥声,伴奏着母亲的辛勤;嫣红的火光,温暖着家,也烘托着母亲忙碌的身影。青布的衣裳,体现母亲的质朴;嫣红的脸庞,体现母亲的温婉和贤惠,也体现她内心的恬静和满足。母亲是在做晚饭,更是在营造家的温暖和幸福。母亲做的晚饭,只是乡野间寻常的米饭菜茹,但散发着自然乡土的清香,浸透着家的温馨,那是诗人在从故乡高飞远离之后,在喧闹冷漠的城市,在殊俗的异乡,再也享用不到的。

二、三两节,是一幅“父亲耘归图”。荷着锄头,衔着烟斗,披着暮色,缓缓而归,坐床歇息,逗弄小狗,既写父亲辛劳一天身体上的疲倦,更写其内心的安适从容——他用辛勤的劳动,为妻儿谋得衣食。那栏里的牛,是他的重要家产,也是他依赖的朋友;那酿着的新酒,是他辛劳人生的微薄索求。从所谓现代文明的角度看,父亲的生产落后,生活单调。但当诗人怀着乡愁,凭着慧眼,透过现代文明的迷雾回望父亲卑微劳碌的人生时,清晰地看到的,是父亲的勤劳、担当、坚韧、质朴、善良等等可敬可贵的品格。

后三节,是一幅“孩子观月图”。半轮月亮爬上山顶,悬于树梢;在这片静谧美丽中,孩子们出现了,他们在月下的谷场嬉戏,看月亮,数星星,唱淳朴的童谣……山的静谧,月的皎洁,星空的浩瀚,孩子们的未琢天真,构成了充满着自然气息、涂染着童话色彩的画面。这幅画,定然是刻在诗人的心底,定然是伴随着诗人的漂泊。当诗人立于异乡的暮色中回望自己的少年时,这幅画向我们表明:纵然年华似水,纵然身在他乡,诗人依久是故乡那片青山、那轮明月的赤子。

总之,诗人精心勾画了“一个小农家的暮”的三个画面,思念双亲的温厚,怀想家园的温馨,回味故乡的安谧,追忆少小的天真。或许在客观上,诗人少小时历经的小农家生活并没有这么纯美,但时空距离、赤子之心和浓郁乡愁,过滤了一切,使“家园”升华到人生之本、心灵皈依的层面。

本诗纯以白描手法,描绘“一个小农家的暮”的人和景,三个生活画面既构成有机整体,又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小农家生活的纯美。乡愁情语被蕴藉在鲜活而宁谧的景语中,意境优美,意蕴隽永。

 

附: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一九二一年二七日,伦敦

 


【作者作品及背景】

作者作品: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1907年入常州府中学,1912年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1917年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为《新青年》撰稿,并一度参加编辑工作。1918年和钱玄同合作演双簧戏,争辩关于白话文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白话文运动。是最早发表白话新诗的诗人之一。1920年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1921年转入巴黎大学专攻语言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6年主编《世界日报》副刊,并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同年诗人将自己多年来在诗歌创作上的成果结集出版,分别是《瓦釜集》、《扬鞭集》。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等职。1934年7月14日赴绥远地区调查方言,搜集民谣,途中病逝。

刘半农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白话文的倡导者。他积极主张写新诗和应用白话文,并亲自进行实践。他还倡导文学作品的分段和运用新式标点,并创造了“她”“它”二字,沿用至今。

背景:1920年,刘半农到欧洲攻读语言学。身处异国,乡愁成为他诗歌灵感的泉源。《一个小农家的暮》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