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大学生读书笔记的写作

发布时间:2014/11/4 14:31:30

摘  要:读书笔记的写作 ,是大学生读书治学、立志成材的一项基本功。它自由灵活、千姿百态,具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方式。本文以读书笔记的高级形式——读后感为重点, 介绍它写作的基本型,并提出了读写并重, 以感为主;点面结合,以点代面;知行合一 ,落实于行三项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笔记; 读后感;  写作

 

一 、读书笔记的内涵

自先秦以降,相继出现的笺注、序引、文论、诗话、评点、札记等著述中,大都包容着读书笔记的成分和因素,或者其本身就是专一的读书笔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读书笔记古今相参,继往开来,在不同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次上,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内涵。

就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常写常用的读书笔记,一是泛指在阅读书文过程中,自觉运用文字、符号、色彩,把感受到的精要内容和心得体会,记载下来或标示出来的文本资料,它们是自由灵活、千姿百态的;二是特指在阅读书文的基础上,总结学习成果或审视品德修养的一种文章写作样式,虽无固定法程,但是它们相对完整、集中,能够独立成篇。具体地说,大学生们的读书笔记,具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方式。

1. 摘录式 :即把书文中最重要的基本观点、科学论断、新颖提法、典型数据,以及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原原本本地加以抄录或标记。如大学生们正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他们大都把“八荣八耻”的内容和意义记录了下来;还有些同学摘抄了诸多名家对“荣”与“辱”的精辟言论,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统计数字,均可属此一方式。

2. 提要式 :曾被分为“概括式”、“提纲式”、“缩写式”、“提炼式”等 ,实则俱可“殊途同归”。它化繁为简、化分为总、化实为虚,把所读书文的全部或局部内容加以综合归纳,然后用简练的语句揭示出其要点或主旨。一位大学生阅读《知荣明耻树新风》一书后写道“此书以人为本,联系吾辈学养,采灵活多样方法,围绕‘八荣八耻’,辨是非 、善恶 、美丑 ,坚定吾辈理想、信念,强固吾辈使命、责任。”这几句话虽扼要,却抓住了所读著作的特点和要义。惟提要式亦不一而足。清儒唐彪曾主张以诗句概括全书,后有人以一字、三字总揽段意。这也是可资借鉴的。

3、阙疑式 :即把书文中自感到不理解、不明白、不同意,或众说纷纭的的有关歧疑记录下来,只疑不解,以备日后思考、研究。古人认为“学者必不能无疑,惟在于有疑而能阙。”因之他们主张“为父师者当置册子与弟子 ,令之日记所疑,强调“凡书有不晓处,用册子记出,时时思索 ,自然能解也。”[ 1 ] 这是很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做法。今之大学生虽面临诸多疑问,却少有扎实的专录。偶见其所读之书文行间亦画有“?”,或旁批“不懂”等词语,但分量不重,质量不高,难以循此继进,影响思辨与创新能力的发挥。应当弥补这个“阙疑”了。

4、注解式 :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方式,肇始于先秦对经典著作的传注。如今用于对书文中的词语、名物、典故、史实等进行解释和说明。它要求准确、全面,有根有据,经得住检验和推敲,切忌顾此失彼“面东向而忘记西墙”。近来有人将时尚词语“愤青”,简单地释为“愤怒的青年”,而忽略了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化和实质,是不完全符合其实际含义的 ,应做具体辨析。

5、感悟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反映阅读书文后的感受、领悟和收获,又称心得式或体会式。古人吴因之有云“凡理不疑,必不生悟 ,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 ,大疑则大悟”。可见感悟式与阙疑式是密切关联的。惟感悟式却不只在于生疑,感悟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在写法上,它亦不拘短长,应感而发,短则三言两语,甚或一两个字;长则数百千言,至可独立成章,表现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和情思,凝聚着读写主体的观点和见解。这就是所谓读书笔记的“高级形式”——读后感了。

此外 ,还有几种记写方式 ,也是很常用的。

一曰评点式 :它是对唐宋以来的诗文评点,明清以来的小说评点的承传。既可在所读书文的首尾、章节的前后、天头地脚、栏框左右、字里行间批注、评说,又可用各种符号在紧要处、精彩处圈画 、点染。对少数精读、熟读过的经典性论著中的有关部分,还可饰以红、黄、蓝、绿等色彩。这就不仅是提示其精要 ,且使之有了艺术的美感了 。

二曰札记式 :札 ,是古代写字的木片,容量不大,字数不多。今之札记式笔记亦多是简短、片断的,其间无须必然的联系 ,亦不必有头有尾 ,每以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落,自成起讫,并列地写在笔记本或活页纸上,有时还可再加以圈点。它的适用性较强,除不宜做一两个语的评注外,读书笔记的多种内容方式,均可包容其中。且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分门别类,加工整理,使之具有专论或专著的雏形了。

三曰卡片式 :这是读书笔记中最为小巧灵活的一种方式。卡片用较厚的纸张按一定的规格裁制,不必装订。可用以集中地摘记同一著作或同一专题的资料;也可用以分别地积累各种书文中的资料,然后再归类保存,以备取用。据载 ,鲁迅先生写《中国小说史略》,记了5000 张卡片;著名作家姚雪垠创作《李自成》,记了 20000 张卡片。有些大学生对此多有所感悟 “没有记卡片,不敢写论文”了 。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是多种不同内容、不同工具和手段的书写方式,相互交叉,综合运用,构成了读书笔记的总体内涵。它们在读书过程中是分散、片断书写的 ,到弥纶成篇时,即要“化分为总”、“万涂归一”了。

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读书笔记的各种传统书写方式,大都可借助于电脑 ,变得更为快捷、方便、适用,但电脑绝不可能代替读写主体的支配与操控。大学生们应当自觉地掌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于读书笔记的写作,使之有利于积累知识、巩固记忆、强化品德修养、促进创造性思维 ,成为读书治学、立志成才的基本功。

二、读书笔记的高级形式———读后感的基本型

 “文无定法”,作为读书笔记的高级形式的读后感它的写作也是没有“定法”的。值得注意的是另一通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意谓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文章写作模式是没有的,但其基本的形态、体式却是必须要有的。因之许多“妙识文理”的学者、作家又都强调“务先大体”,“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为体”,即要求在写作伊始,必先按照所要表达的情思和意图,确定所要使用的文章的基本形态和体式,以规范本体,使内容与形式“合模入扣”。在读后感的写作实践中,应当把上述两种通说辨证地统一起来。

读后感的基本型,实际上就是它的“大体”,亦即它的基本形态和体式。解剖开来看,它是由表达方法、文体基调和结构框架三个要素组合而成的。

表达方法,是运用语言文字写景、状物、叙事、明理、陈情的手段和技能,主要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文章的内容不同,它所使用的表达方法也就必然地要有所差异。尽管各种表达方法可以相互交叉、综合运用,但在各种文章中都必定以其中一两种为主。读后感的写作,既要介绍所读书文的内容,又要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阐明一定的观点和见解,并予以论述和辨析。这就自然要以叙述和议论为主,而不得多杂以描写和抒情了。有些大学生写读后感“离谱走样”,即每与表达方法选用不当有关。“蔚蓝色的天上,飘着几片棉絮似的白云”,这样的描写句本身无须挑剔,但把它用在读后感的开头,就显得“折绕”、“失体”了。

文体基调,是不同内容、不同作用用、不同类型的文章,分别表现出来的基本格调。它与文章的个人风格有关,但又不是同一内涵。故有学者别称之为“文体风格”,或“风格的客观性”。古代著名文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定势》篇中,着意指出:“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弘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非常明确地肯定了“章表奏议”等20 余种文体的基调,即“典雅”、“清丽”、“明断”、“核要”、“弘深”、“巧艳”等,并把它们视为“准的”、“羽仪”、“楷式”和“师范”。现代著名学者范文澜先生精要地解释说:“章表奏议,不得杂以嘲弄,符册檄移,不得空谈风月。”[2 ] 引而申之,如今之应用文中的贺信与悼词,其基本格调迥然不同,是绝不可混淆的。至若读后感,它所写的是一己之感受、领悟和见解,既可策励自己,又可启迪他人,理应具有真切、质朴的基调。它与序跋、评论相近,但比序跋翔实、具体;比评论平易、感人。如果写得过于概要、艰深,那就“离弦跑调”了。

结构结构框架,是指文章的总体状貌及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亦称篇章格局。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文章大国。历代文家前承后继,在极为丰富的写作实践经验中,将一般文章的结构框架,总结概括为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一直沿用下来。后来遭到批判,被视同“八股文”予以否定。其实,只是“八股文”僵化了起承转合,但起承转合并不就是“八股文”。两者在内容表现和产生时间上,都不是一回事。近年来有学者重新解释、评估起承转合,颇有些积极的实践意义。就读后感而言,它的结构框架无拘无束、即兴而成。但若寻求、抽象其共性,那就会发现它大都也自然地表现出了起承转合的轨迹。

读后感的“起”,是全文的开头部分。或“顿入”或“渐引”,都必定要写出对所读书文的感受和印象。它是概括的总说,文字简要,观点鲜明,有吸引力。读后感的“承”,继“起”而发,写出所读书文的精要,文字相对具体,重点突出,有感染力,是写好全文的基础。读后感的“转”,即内容的转折和深入。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生发联想、联系实际,写出读写主体的心得和体会、思考和见解,是写好全文的重心所在。读后感的“合”,是全文的结尾部分。或“绕回”,或“宕开”,都要强化全文主旨及其实践意义。在读后感的写作实践中,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每有相互包容、颠倒和省略的情况,但完整、规范的读后感,多是起承转合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清代学者刘熙载之《艺概》中说:“起者,启下也,连合一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需兼顾起合也。”[3 ] 大学生妙识此理之后,就将会在写作实践中更自如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三、读书笔记的高级形式———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读后感作为读书笔记的“高级形式”,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文体。它既有其基本型,又有一些内容方面的重要要求,需要大学生们在写作实践中予以充分体现。

首先,读感并重,以感为主。在读后感中,“读”与“感”相互依存。一方面,“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必先“读”而后“感”;离开“读”,“感”就架空了。因之,要根据专业学习和品德修养的需要,有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去阅读有关的书文。有些书文可以泛读,不记或略记一点笔记;而准备写读后感的有关书文 ,则要精读、反复读 ,吃透它、嚼烂它“, 务要得它好处”,使之能够触发阅读主体的情思,举一反三、浮想联翩。必要时还可再参阅一些相关资料,充实它、完善它。要边读边记,以备化分为总、弥纶成篇之需。另一方面“, 感”是“读”的延伸和深化 ,是读后感全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感”的缺失或淡化,必将影响到“读”的价值和意义。只客观地介绍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内容,而无读写主体的感受和见解,那就不是一篇合乎规范的读后感,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

需要强调的是要想“读”后生“感”,读写主体就必定要有厚实的学养,鲜明的爱憎,坚定的信念,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些损害祖国声誉和人民利益的事件,以及种种不文明行为,有人深恶痛绝,有人无动于衷,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立场、观点、学养不同。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自然地会“情因物感,辞以情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了。  

在“读”与“感”的连接和转折方法上,也要有所讲究一求其“质同”,即要把握“读”与“感”之间的本质共同点,如从书文中描绘的爱国事迹,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爱国行为;二求其“意反”,即要注意。 “读”与“感”之间的反差和对立面。如由书文中所论述的以崇尚科学为荣,联想到某些人愚昧无知的羞耻。抓住“同”与“异”这两个关节点,“感”就会在“读”的基础上,连类不穷,层层递进,一转一深了。

不久前,一位刚刚高中毕业的同学写了一篇《阿甘正传》的读后感,题目叫《阿甘奔跑》。兹附录于后:

我刚刚看过《阿甘正传》,有些不平静。他不停地奔跑,,执著着自己的信念。单纯而执著的追求,并不是因为欲望,而是诺言。对一切的执著、专注、奋斗,追求完美。执著和塌实正是许多聪明人欠缺的。如果让我只能从聪明与执著中选一个,我会选择执著。可我自认为已经得到了聪明,所以失去了执著。现在我要把它找回来。执著为的是信念、快乐。有信念,有诺言,不为功名、金钱的执著会让人快乐。不用想很多,享受执著的快乐。像阿甘一样的自由奔跑。

这篇读后感虽非典范之作,但它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它没有过多地介绍原著的内容,而是抓住重点联系实际,写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述自己的信念、追求和行动的愿望,比较好地体现出了“读感并重,以感为主”的写作要求,是颇有助于为学者参考借鉴的。

其次,点面结合,以点代面。在读后感中,“点”与“面”都具有两重含义:其一“点”是指所读书文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局部,“面”则是指所读书文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亦即其总体面貌、全部内容。以写“点”为主的读后感,要真实、具体、深入,注重联系个人与社会生活的实际,力求见微知著,“窥一斑而见全豹”,产生积极影响,不做那种“为文而造情”的虚假文章。以写“面”为主的读后感,则要选义按部,综合概括,突出特点,揭示其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防止面面俱到、节节罗列 ,虚张、空泛之弊。其二“点”是指对于“感”的触发和表现,起着最关键、最重要、最突出的作用的那些典型的人物、事件和材料。如《把自己奉献给山区教育的研究生》中的徐本禹,,即是个正面的“点”。他在靠着特困生补贴、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后,怀着改变山区穷困状态的愿望,去当了一名“孩子王”。而《再给我9000 元》中的贫困生小唐,,则是个反面的“点”,他在接受了10 年的资助之后,,毕业时还要向资助他的卖茶叶的大爷再要9000 元去“租房子”,连最后一年的学费都不交。这两个“点”,都可“以少总多”,“以一例百”,是足以触发人们的情思,而有所感悟的。“面”是对于“点”的形成起着铺垫、陪衬、补充和连接过渡作用的辅助材料。如上文中《天府早报》女记者对小唐有关情况的调查等,即简要地说明了主要事件的前因后果,使文章有了头尾。由此可以想见,没有“点”的读后感,必定平庸、一般,缺乏感染力;没有“面”的读后感,则必定干瘪、单调,不丰满、不完整。“点”与“面”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知行合一,落实于行。知行合一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由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提出。他的观点中有唯心主义成分,也有一些合乎实际的积极因素。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因而他主张“知行并进”,既反对“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也反对“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4 ] 应当说,这仍是可资借鉴的。在读后感的写作实践中,既要“明觉精察”“, 知”所读书文及有关资料的精神实质,又要“真切笃实”地见诸于“行”,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产生更为积极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 ] [清]唐彪. 读书作文谱(卷之二) [M] . 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六十六年.

[ 2 ]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32.

[ 3 ] [清]刘熙载. 艺概[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77.

[ 4 ] [明]王守仁. 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 M] . 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3.

 

作者:时新

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8年第1期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