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议论文】论述严密:关键词严密贯串

发布时间:2014/12/26 14:19:52

经常受到一些中学教师或者学生寄来的文章,苦于不能及时作答,时间久了,欠债太多,就淡忘了。但是这一篇,却一直惦记着。首先就教师出的题目而言,是有水平的,但是,从行文来说,有点啰嗦,有些多余的字句。我把这些字句放在方框里,供读者评判。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学,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 ——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何况他并不是呢!”

鲁迅说,写完以后至少看两遍,尽量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毫不容情地删去。对此,人们耳熟能详,但是,在实践中,为什么还是很难做到呢?这里还有一个道理是鲁迅没有讲到的,那就是第一,句子只需传达必要的信息,不能指望它表述全部信息。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作为象征性的声音符号。并不能直接指称事物(referencc),其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但是,能唤醒渎者的经验(experience),对之加以补充,以有限的声音符号唤醒读者无限的经验,是语言的生命。第二,作文题目尤其如此,其特点是概括性的,而不是现场描述性的。因而,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青蚌听得不耐烦了”、“瞄了青蛙一眼”等都有蛇足的性质。第三,文章题目只提供最简洁的事实,一般评断性的语言,如“青蛙反击说”中的“反击”显得累赘。第四,这个题目还有一个不小的问题。青蛙回答教授的话中有“正是因为井底之蛙”之语,已经承认自己是井底之蛙了,可最后动物们又说:“何况他并不是(井底之蛙)呢!”这里隐含着自相矛盾。其实只要把“正因为是并底之蛙”,改成“就算我是井底之蛙”,就可以避免这样逻辑上的漏洞。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这个题目就主要方面来说,其优点乃是蕴含着对学生想象的冲击性,立意的空间很广阔。表面上是哲学教授和“井底之蛙”的事,实质上提示是:普遍原理难以涵盖全部事实。一般不成功的命题,往往用看来是不言而喻的共识为题,命题就变成了强制性的主题,学生只能被动地为主题提供论据,谈不上独特立意的可能,其主体性就不能不被窒息了。这个题目的好处是对共识,尤其是对权威提出质疑,为学生在常识以外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思路:第一,哲学教授虽然权威,但是,在小动物而前,也会有明显的错误;第二,即使是小动物看起来如井底之蛙,也往往有“独到的见解”。这位学生抓住了前者,自主立意为《有时权威也有错》。

这个立意,好在挺有分寸感,具体表现在“有时”。这就说明,作者是有分析的,有时有错,意味着有时没有错。这就避免了一般作文中常见的偏颇,那就是片面立论,把文章的观点强调到极端。一说权威有错,就置在许多情况下没有错的事实于不顾。

哲学教授告诉动物们说:“任何事物必须从基础做起,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打起。但却遭到了青蛙的有力反驳:“难道打井也是从底层开始吗?”

开头一段是“引题”,很简洁。这是必需的,一来文章只能写800多字,二来读者已经知道的,要尽可能省略,取其最必要的,否则就成为对题目的重复。

朱熹如是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

朱熹讲得是学习上的事,而文章却总结为“现实生活中”,从逻辑上,更为严密的表达应该是“在求知的道路上”。

我们往往对“哲学教授”深信不疑,

这样写,在逻辑上是基本通顺的,到那时把朱熹的语录丢开,不够严密,连续性还不够。最好在“我们往往”后面加上“忘记了朱熹这一深邃的规律”。

来探寻问题的真谛。

“探寻问题的真谛”,说法不够精确。更严密的说法是“生活的、世界的真谛”、“问题”充其量就是要思考的课题,“真谛”则是思考的深刻的结论。

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陷入错误的境地,从而被所谓的权威牵着鼻子走。

上下文中用“从而”来连接,表示的是因果递进关系。但是,这里的“陷入错误的境地”和“被所谓的权威牵着鼻子走”,并不是前因后的递进关系,恰恰相反,是因为被权威牵着鼻子走,才陷入错误的境地。与其在逻辑上这样无益地纠缠.不如把“从而”删节,使二者成为并列关系。

这一段的功能是提出论点,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引用了朱熹的去哪为语录,对于学习来说,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与进步成正比。第二个层次则从反面说,不质疑,迷信权威,陷入错误的境地。第三个层次回答为什么不能迷信权威,因为权威也会有错。只有坚持质疑精神,才不致陷入错误的境地,

这样引出主题.好处是比较鲜明,又有层次,不像一般化的文章,简单宣布一下了事。

生活中我们要勇于质疑那些错误的权威,

“生活中”是多余的。“要勇于质疑那些错误的权威”和后面发现权威错误的例子相比,不够有力,最好改成正面的概括:“勇于对权威质疑,是纠正权威性错误的前提。”

澳大利亚的一名物理学家在翻阅牛津字典时,虹吸原理的阐述让他沉思:“难道权威的字典也会有错?”他没有轻信,而是坚持己见,

应该紧扣到主题上来,把“坚持己见”改为“勇敢质疑”。因为他起初只是怀疑,并没有“己见”。有了“质疑”这两个字,和前文朱熹的“学贵有疑”保持一贯,论述就更加严密了。

多方考察,发现确定的权威的牛津字典错了,这一错误竟延续了99年。他也因此受到修订字典的专家的感激和赞誉。

99年的时间竟无一人发现牛津字典的差错。那么,如果没有人站出来质疑,这个差错是不是就要一直延续下去了呢?那么,那些还在探索中的多少人们就有可能将被误导。

这一段文字比较芜杂,方框中的语词都是多余的。

从论证方法说,这一段用得例证法。例子选择得不错,好在:第一,和主题扣得很紧;第二,错误很“权威”(牛津词典),而且很明显;第三,为害时间很长(99年),说明质疑之可贵;第四,例子还算吧比较新鲜,不像一般作文中的例子,多为老生常谈。

文章写到这里,比较得体,但是比较平淡,如果是作为高考试卷,竞争力是不强的。

这就涉及议论文的论点和论证的根本关系:论点是普遍的,所涉及的是普遍的规律,而文章中所能列举的例子是特殊的、有限的。只举一个例子,最多只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侧面,这在逻辑上叫做“孤证”,不可能是不片面的。在英国哲学罗素看来,这无异于“自我蒙蔽”,属于应该避免的“愚蠢的见识”。

要证明普遍原理,不管举多少例子,都不可能是全面的。因而从论证方法上说,举证分两种,一种是具体的、个别的,一种则是普遍的、概述的。按议论文最严格的要求,那就是特殊的事例与普遍概括的结合,力求在时间上、空间上有最大的涵盖面。在举例之前或者之后,用最简括的语言,点一下由于迷信权威的事例,如在西方长期不敢质疑亚里士多德的重量与自由落体的速度成正比,在中国当代不敢批评鲁迅对中医的偏见,等等。

或许,不是大家没有发现差错,而是没有质疑权威的勇气,其实,往往是那些勇于质疑权威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赞誉。

勇于质疑权威是我们攀上高峰的石阶。柏拉图曾定义过“人就是直立行走的没有羽毛的动物”,结果一名学生把鸡拔光了羽毛,问他这是不是人,弄得柏拉图哑口无言。柏拉图的弟子对他的思想既推崇又质疑,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更是宣称:“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真是柏拉图的弟子没有局限于老师所说的话,能自己独立思考,才有后来居上,超过柏拉图的成就。

这一段有点难能可贵。第一,这里质疑的对象是柏拉图,比之前面的牛津词典具权威性,因而也更有质量。第二,接着引用了亚里士多“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从具体事例上升到原则上,更具议论文的理论性。但是,关于拔鸡毛的例证,固然有趣,却是有缺陷的。因

为拔掉羽毛的的鸡,已经不是鸡的原生形态,不具理论的普遍性,与论题不切,显然是诡辩。再则,事例并不太可靠。原文出自第欧根尼·拉尔修(大约生活于公元3世纪)所著《名哲言行录》第六卷第二章:柏拉图曾地宫一人是二足无毛的动物。第欧根尼就带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到学园,说:“这就是柏拉图的人。”①

正是因为例证是极其有限的,不管举什么样的例证,都是不够的,因而,可靠性和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可靠、不准确必然影响到论证的质量。就是准确的例证,也要精选那些最为突出、最为鲜明、最具雄辩性的。

不可忽略的是,例证本身不可怀疑,并不等于论点不可怀疑。因为具体的例证,充其量只能对论点的一个方面作出感性的说明。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对之作出具体分析,防止把论点绝对化,权威是历史文化科学积淀的丰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字典词条的释义还是比较可靠的,权威的论述也是经历了历史实践的考验的。并不是对权威的一切怀疑,都会被实际所证明,质疑的结果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被证伪。如果作者能够将这两种可能性都考虑进去,在论述中就会严密得多。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只要把文章主题中的“有时”强调一下,在一般情况下权威还是比较可靠的,只是“有时”会有错误。人们往往因为其在常规情况下可靠,而忽略其在特殊情况下有错误,就导致了盲从。

这样写,论点就会在层次上深化了。但是,囿于议论文教学的成规,作者显然没有在层次上深化的自觉,而是让观点沿着原来的平面滑行。

反观东方思想家孔子,以儒学闻名于世,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却没能有一个胜过自己的。这应该是孔子的悲哀吧。假如柏拉图的教育也是墨守成规,对学生的质疑予以否定,那还会有辉煌的亚里士多德吗?假如孔子的弟子能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探求孔子所说的不合理之处,那么今天是不是会有另外一个圣人让人们铭记于心呢?

权威和经验固然值得尊重和借鉴,但决不可迷信和依赖,因为它有可能是阻止一个人脱颖而出的最大障碍。别盯着权威不放,有时权威也会有错。

虽然论点没有深化,到那时最后两段作为文章的总结,应该说是比较得体的,把文章的论点概括得比较周全,所举的两个反面例子,一个东方一个西方,涵盖面还很大,都是不可抹杀的优点。不过,就所举例子而言,还是有明显的不精密之处。说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没有一个胜过自己,这个说法也许没有大错,但是文章的主题是质疑,这里的总结应该落实到质疑上来。如果文章这样的结论是真实的,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应该是孔夫子不鼓励学生质疑。可是,通观《论语》,孔子却是循循善诱,鼓励学牛对自己质疑的,而且习惯于和学

讨论,甚至辩沦。

《论语·宪问》中南宫适问于孔子:“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不是称赞,学生善于质疑吗?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质疑就是教师逼出来的。先让他惑,再帮他解,所以孔子把“困而知之”看的比“学而知之”更重要。孔子还在另一处说过:”起予者,商也。”《论语精义》解释说:”‘起予’之言,亦教学相长之义也。”这个写在《礼记·学记》里的“教学相长”,不但指教者在教的过程中和自我提升,而且是教与学双方的相互提升。②

最有名的应该是“子见南子”,这在《论语》上有记载。另据《史记·孔子世家》载: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  “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未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孔子曰:“吾向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悦。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对这个事件,有许多解释,但不管是什么解释,都足以说明,子路对自己的老师去见—个风流女子是持有异议的,而孔子对学生的不满是很在意的,是很认真解释的。

论据不确切。在学术上叫做硬伤。初学习写作者,如果对之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就可能给人以信口胡柴的印象。

这篇文章,以中学生现有的水准衡量,应该是比较好的。首先是立意比较好,其次是结构大体上合理,再次是文字也通顺。好比一座房子,远远看过去,还不错,但是,进入内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装修上有毛病,主要是论据有些粗糙,在关键词语上该扣紧论点的没有扣紧,在修辞上不够精炼。

 

注:

①这故事很可能是编造的,拉尔修之前并无记载,600年后的他怎么会知道呢?柏拉图的《政治家》这篇对话中确实有—处出现了人是二足无毛动物的说法,但显然戏谑的口吻,柏拉图也没有让苏格拉底说出这话,而是由对话的另——个主角一一一个神秘的客人说的。通篇对话中严肃论证的部分却是采用“二足群居动物”的定义,不再提及“无毛”,因而拔鸡毛之事,极有可能是后人拿来开玩笑的。

②《礼记·学汜》:“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共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如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悦教学相长也。”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