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议论文】从两篇高考作文满分卷看“三要素”的流弊

发布时间:2015/1/26 12:05:13

网上出现了一些2012年高考的满分作文卷,细读之余颇有感慨。近几年来,大学以及中学一线的有识之士,为高中生不善于写议论文而大声疾呼。《语文建设》为此进行了议论文基本教学理论的(如“三要素”)的讨论。讨论的焦点在于:现行的议论“三要素”原则为先有论点,然后组织与之一致的事例,观点与材料统一,就是论证。问题在于排除了与论点不一致的事例,就很难不是片面的。从理性思维来说,不管是立论还是论证,最根本的是全面性(通俗地说,至少是正面和反面)和严密性,这就需要对之作全面的分析,并把论的焦点放在论点与论据的“契合点”上。在复杂的事物面前,独立自主地思考,拿出自己的论点来,是对考生素质考核的题中之义。

从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命题模式发生了改变,与限定主题的命题相异,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应运而生,原则上都是非主题命题。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大都是非主题性命题,其中不乏蕴含深邃、对考生的思维和表达素养富于挑战性的命题,如广东卷提供了两则材料:一则说的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另一则说的是居里夫人的两个外甥女,一个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而另一个则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而居里夫人则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这里不但不隐含价值暗示,而且为之提供了感性审美基础。也许最能代表当前命题方向。与之相似的还有湖北卷。一方面有杜甫的“家书抵万金”这样的经典,一方面又有比之书信更为便捷的电话、短信、邮件,手写的书信失去重要性。命题把科技进步(理性)与人的交往(感性)之间深邃的矛盾摆在考生面前。

命题的优劣,向来众说纷纭,光由专家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并不完全可靠,更重要的是从考生的实践,对其作文作全面的分析才是最雄辩的论证。但是,对于此项工作,不但缺乏有志者,而且缺乏全面的公开化资源。福建省规定所有考卷都严格“保密”,泄密者将按律严惩。其实,彻底堵绝评论,等于拒绝全面总结实践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津、湖北、江西和使用课标卷的几个省市的气魄很值得称赞,他们公布了作文“满分卷”,实在功德无量,其中一些为我们深入研究议论文素养提供了非常典型的个案。而个案分析,虽然比之全面分析有不可否认的局限,但是,也有不可忽略的优长。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湖北的一位得了满分的卷子:

鼠标轻击,按键轻点,电波激发一个个信息点,代码串联起一个个字符。此时此刻,你的话语就传达到我的身边。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使世界各地的人们(似乎可以改为“天涯海角的人们”)瞬息之间可以交流。但是,如此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彼此吗?

应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简洁,很鲜明。没有花多少篇幅去引题,有开门见山的好处。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时代(“的时代”是多余的),书信早已被冷落,它们的身影往往(“它们的身影往往”建议删节)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只是父辈们发黄的写着(“写着”建议删节)或黑或蓝(“或黑或蓝”,多余,建议删节)钢笔字的纸张。

这一句不太顺。原因是太长,把多余的、可有可无的成分割爱,就不但通顺,而且鲜明得多了。

必须承认,电子传媒有着书信无法比拟的优点,方便、快捷,费用极为低廉,但是转瞬即来的信息,大多数的时候就如同三个月就长大的肯德基香辣鸡,往往味同嚼蜡。手机和电子邮箱里收到的往往只是一连串自创的但更多是人云亦云转发的数字符号,往往并没有给我们充实饱满的感觉,反而感到时时的空虚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

这一段接触矛盾的实质,快捷的电子信息和手写的书信相比,“往往味同嚼蜡”,“往往”很重要,没有绝对化。后面说 “更多的是转发的数字符号”,因而感到“空虚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这是有道理的。但是,论点到此为止,就不全面了。前面明明说的是“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的符号,那就不是全部,而是部分。做全面分析,就不能回避另一部分。虽然在数量上,在作者看来,不是多数,但是,完全略而不计,就片面了。从经验上看,第一,人们使用手机和电信并不完全是为了接受信息,同时也主动地发出信息;第二,所接受的也并不完全是“人云亦云”的,富有科学的和实用价值的应该不在少数;第三,不管是远行还是近游,瞬间可达的平安的报告,意外的问候,是令人快慰的,是富于情感价值的。这就暴露了作者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上均不够全面,也不甚严密。

如果文章仅仅这一点不严密的话,只是局部的。接下去,作者的重点就不限于短信,而是全部的电子信息交流了。

这就是交流的无奈。我们很难或者无法拒绝突如其来的电话信息的打扰,做好的安排与计划付诸东流。很多时候往往最大的无奈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夺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现实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前者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还要生活。只是对于后者,又有谁人能够做到?

这一段,应该是相当深刻的,作者的概括力相当高:第一,把日常生活的被动提升为带着哲理性质的“自由”,第二,把自由的丧失不仅仅归结于他人,而且归咎于自我。

这可以说是全文的最大亮点,但是,仍然不够全面,电子信息的发达,带来的不仅仅是不自由,不可否认的是,还有比之书信交往更大的自由。这可以说,本文的亮点之中还有空白点。

如今是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没有了对于信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欣喜,也减淡了“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的叮咛;遗忘了“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的嘱咐。书信时代,有的是:“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担心与牵挂,多的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如果前一段的精彩是思想,而这一段的精彩则是论据很丰富,不但有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而且有不太为人熟知的诗句。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古典文学的素养的厚实是不言而喻的。

在那一封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里,“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充满了未被浮躁时代洪流所淹没的亲切与温馨,浪漫与希冀。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与嘱托,然后在无尽的期待中翘首以盼书信鸿雁回传。在手写书信这个载体上,我们前辈们的思考进一步深入扩展,字字推敲,款款情深,丰富细腻的情感在笔尖流淌,文字后面浮现的面孔和情感,对一种深度情感模式的向往,曾经多么让人激动不安。

这一段的好处是,超越引引经据典,不但从生活,而且从心理上作出了诗意的概括:寄信就是寄出“美好的愿望与嘱托”,而等待回信,哪怕是“无尽的期待中翘首以盼”也充满了情感的审美价值。如果说前一段的力量在于经典诗歌的权威性,而这一段则是颇有概括力的抒情语言,其中,还隐含着想象的细节。读到这里,可以感到作者文彩和情彩并茂。

手写书信所附带的传统的元素文化价值,稍不注意就有被泡沫般的网络所湮灭的危机。是的,科技解决了符号传递的问题,但是还是没有解决真正交流沟通的问题。因为“如果意义不在词语里,而是在脑子里或是在对客体的参照里,那么,什么东西也不能保证,意义可以跨越两个脑子而成功迁移”。假如我们缺少了等待与珍视,我们注定是不能“心连心”的人,我们发出的电子信号最终消散在茫茫太空,我们从未知之中来,又往未知之中去。

这一段的又比上段在思想上有了发展,在前一段文采和情采交织的基础上、在理念上加以升华,把手写书信的消失提升到传统文化价值被湮灭的危机的高度上。文章以这里,显得相当有智慧。

从总体观之,文章虽然不无瑕疵,作为临场、即兴之作,这样的水准应该是可以得满分的。

但是,如果进一步推敲,从议论文的根本原则——具体分析的全面性来看,本文还是有明显的不足。前而已经指出了,说了“更多”,就丢掉了那“更多”以外的,显然并不可忽略的信息。最主要的是,完全不提除了“转发”以外的,大量自己主动发出的信息。这就说,作者缺乏量分析的自觉,对论据就只选择于文章论点有利的部分,排除了于其不利的部分,在文字上只用了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更多”来掩盖。这就有漏洞,就不严密了。其次,具体分析更重要的是质的分析。量的分析是多少的问题,质的分析则是定性的问题。要定性,就得全面,全面就是多面,多面有可能是无限的方面,简单地说,可以说是正面和反面。一切事物,都处在外部的和内在的对立之中,二者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站在这样的高度来严格分析,本文不但在量上是不全面的,而且在质上是片面的。信息技术的发达,不但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金融、工商业的高速的发展,也给人类交往带来了空前的自由。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虽然它也带来了作者所强调的诗意的湮灭,甚至是文化价值的危机,但是这种危机并不是全面的,而是局部的,就是书写时的感知、期待的诗意,也并不就绝对湮灭,因为书信可以在书写之后,经过扫描,作为附件瞬息之间发送到全球乃至航天飞机上。更何况还有视频对话,可以通过QQ直接交谈。使古代“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现实的幸福感,“家书抵万金”期待的痛苦可谓永恒的地消失。这就大大缩短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乃至情感距离。因而在古典诗歌中亲友为离别而痛苦的主题在现代诗歌几乎消失。代之以徐志摩《再别康桥》式的潇洒而来,潇洒而去。

引起我关注的还有下面这一篇文章。作文材料是:船主要求漆工油漆船体,而漆工完成了规定的工作以外,顺手把船体上的一个漏洞给补上了。因此而避免了一次海难。这个满分作文自拟的题目是《细节决定一切》。

每个人,做每件事,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细节的问题,细节处理得好,往往可能事半功倍,反之,不但事情难圆满,而且还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后果很严重。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显然就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试想,如果不是漆工平时很有责任心,重视每个细节上的问题,船主们的孩子驾船出海,还能如此轻易地平安归来吗?又或者是,倘若船主重视细节的问题,及时交代漆工把船上的漏洞给补了,还用得着担心孩子们的出海安全吗?

对这个题目,多数考生那样从道德价值上立意,而这位考生却从细节与成败的关系上着眼,应该说颇有特点。

但是,作为全文的主题,作者这个论点却缺乏分析。通常说“细节决定一切”,是有针对性的,其隐含的前提是整体上是有序的、科学的,各个部分之间是有机统一的,此时细节就是成败的关键,甚至是决定一切的。孤立地、笼统地、不加任何限制地讲“细节决定一切”显然是不全面的。如果整体上不科学,无序,问题多多,其失败就是注定了的,此时的细节再精致,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议论文的立论应该是全面的,这里把隐含的前提排除掉,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可以叫做片面立论。

有一次,美国唱片业协会CEO(首席执行官)希拉里·罗森亲眼目睹了乔布斯与工程师讨论用户界面设计的情形。当时,乔布斯和工程师坐在电脑前,为了一个设计上的问题争执不下。罗森发现,乔布斯与工程师所关注的,不过是在幕上一块大约只有一张便条大小的区域里,如何排放3个单词的问题,乔布斯如此关注细节让罗森惊叹不已,而他天才、奇迹般的成功,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不啻是关键的一大秘诀。

先有了论点,对论点不加分析,就举例论证,为“三要素”的教条所拘,固然已经成为局限,但是,如果例子的质量比较高,论述的契合点比较准确,也还能够自圆其说,达到中等以上水准。本文中的这个例子,只能说勉强到位。事例是具体的,论点是普遍的,文章要做二者的契合点上。这里的契合点应该是“细节决定”,但是,例子的论述却是“细节”的“高度关注”。二者并不完全契合。至于这与“他奇迹般的成功”,作者说“是关键的一大秘诀”,并没有落实到“决定”上去。而且不是从事例中分析出来的,而是作者直接的论断,这就使得论据与论点脱节。

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单位及至国家,细节的重要性几乎无处、无时不显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家庭因为平时没有能够处理好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结果矛盾、积怨日益加深,最终甚至分道扬镳;有的工程、项目,因为不注重细节上的严谨,留下安全隐患,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文章要论证的毕竟是普遍的规律,而不是局部的现象。这一段的好处是论点向广度拓展,细节的决定性不再仅仅限于船主和乔布斯,而是向普遍性提升:“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单位及至国家”。这样的写法使得文章的思想领域扩大了。

去年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揪紧了国人的心,几十个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教训中,同样有个细节的问题。相关部门公布的动车事故报告中指出,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上道使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大重要诱因。

这个事例在论述中很重要,因为要论证从个人、家庭到国家这样普遍的规律,不管多少例证都量不够的。随意性的举例可能在逻辑上的“孤证”的错误。因而事例,尤其是单个事例,一定要比较典型,也就是有代表性,从这一点来说,这个事例本身的典型性在于:细节之小和危害之大。但是,分析时却没有抓住契合点:“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作者在这里,本该把这些事例中的“细节”揭示出来,至少要把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分析出多少“细节”上的“违规”,造成了什么样的连锁性严重后果。此外,这个论据本身隐含着和论点的矛盾:一系列的“违规”和“把关不严”,又发生在“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复杂过程中,这就不是细节,至少是带着局部系统性的了。论据与论点的游离就成了这段文字的致命伤。

假如铁道部不是像那个船主那么“粗心”,假如具体施工建设者能够像那位漆工一样,发现某些细节上的问题,能够主动、及时、“顺便”把漏洞补上,难道不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吗?!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动车事故血的教训,以及我们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实都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也无论是在日常管理或者履行职责过程中,都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做粗心、不拘小节的糊涂船主,要做重视细节、负责任的漆工。

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个结尾还是写得比较好的,符合通常所谓的“首尾呼应”。先用了反问句来从反面强化了主题,又从正面突出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遍意义。但就总体而言,这篇文章虽在论述和立论上有严重的缺陷,但是,就“三要素”的最低层次要求,尚能言之有理,其水准应该是中等偏上的,之所以被评为满分,可能是一些老师对先有论点后找事例的“三要素”缺乏警惕。网上对这篇文章有个“点评”,可能是出自某位资深老师之手:

开头就摆明观点,然后从材料入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连用2个反问句,说明细节确实决定成败,船主如果注意细节的话,就可以防患未然,漆工注意细节,就拯救生命,用假设论证的方法使得开头引得读者注意,开篇十分有力,接着又用美国唱片的事例,说明乔布斯关注细节的正面事例,由此过度到不注意细节的危害性,最后警示大家应该注意细节,结构十分严谨,是一篇好文章。

这样的评语完全是重复文章的内容加上不着边际的、空洞的称赞,对文章的论点、论据的得失都缺乏起码的分析。评语作者自己对论点的与论据的具体分析及其在“契合点”上的一致性,缺乏体悟。说乔布斯的事例是“关注细节的正面事例”,完全忘记了作者的论点并不是“关注细节”,而是“细节决定成败”。才指出结尾用了两个反问句,就直接得出结论“说明细节确实决定成败”,又说“开篇十分有力”,怎么有力,却不见片言只语,这种缺乏逻辑的论断就叫做武断。

类似的评语在网上,在第一线的作文教学中比比皆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其祸根全在“三要素”先有论点后找事例的所谓“理论”。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