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解读《敕勒歌》

发布时间:2015/2/12 14:22:17

 

这是一首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乐府广题》说:“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指汉语)。”《乐府广题》还说,东魏高欢攻西魏玉璧,兵败疾发,士气沮丧,高欢令敕勒族大奖斛律金在诸贵前高唱此歌,以安军心。可以推想它的乐曲应该是慷慨悲凉的。

为什么要特别指出这是民歌?因为作为语言艺术,民歌和其他的古典诗歌不一眼个,就是比较自由。文人作的诗歌,即使不是律诗(那时也还没有律诗),也多少讲点“格律”,如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即使有杂言,也多以三眼结尾。但这一首,其中“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却是四言结尾的。这一点,可以暂时不细说。

这首诗从表面山过来看,不过是随意写景,即目所见,即兴而为。北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改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诗歌所言,与当地的地里环境特点结合得很紧密。但值得思考的是,类似写草原的民歌并不少见,为什么这一首却成了经典性的,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因为,它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了难以超越的感觉和视野。

第一,它表现草原的辽阔,不是直接写草原辽阔,而是先强调草原和天空的关系。说天在这里如同一个帐篷,笼罩在四面。这就是说,从天顶到四面八方,无遮无掩,一览无余,虽然号称“阴山下”,可是目光不受任何阻拦。在如此开阔的天空下,就是有山,也显得微不足道。这是在任何其他地方所不可能有的景观。

第二,更生动的是,不仅表现了天空的又高又近,而且表现了草原的辽阔。天地合一,只有在草原上,人才能这样极目远眺,一直看到天地的浑一。如果不是在草原上,在城市里,在山岭中,哪怕是在农村中,也不可能有这样自由的视野。

第三,把天比作“苍穹”,比作帐篷,很有特点。这种特点是多重的,首先是很有民族特点。因为是敕勒族的民歌,就用本民族最为熟悉的帐篷来比喻。因为它最有亲近感,也最能引起美好的感情。这在比喻中属于就近取譬。所谓近,是民族心理之近,生活经验之近。如果不是敕勒族的感觉,比如是汉族的,就可能有隔膜。在汉族人感觉中,帐篷是狭小的,是不透气的,不透光的,都和天空的特点不相近,也就是和汉族的感觉不相近。但是在敕勒族人的感觉中,天空像帐篷一样,就有家园的感觉,不是那么高,不是那么遥远,而是触手可及。

这些话不是最为精彩的,最精彩的是下面这几句: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

“天苍苍,野茫茫”,字面上是“天”和“野”,实际上是天和地。“野”就是天底下的地。空间巨大,高远,一望无际,天地之间空无一物。“苍苍”、“茫茫”,就是上下前后,都是一样,没有变化,单一,单调,令人联想到荒凉、荒野、荒漠、荒沙、荒原、荒草、荒蛮、洪荒……总之是没有生命的痕迹。单丝最后一句,恰恰是生命的发现,生活的依然自在。这不仅仅是牛羊生活的自在,而且是与牛羊联系在一起的牧人目光的欣赏。生命的活跃,变成了心灵的活跃。生命宁静地存在着,只是被遮蔽住了。这种遮蔽,正说明草之肥美。

从意念上来说,这是一个对转:从苍茫荒凉,到水草丰美;从无人,到人的欣赏目光和喜悦的心灵。

从结构上来说,这是双重的反衬:一是广阔无垠、大面积的空白,与微露的牛羊之间的对比;二是从苍凉的死寂,到生命的喜悦。

整个画面没有人,只有微露的牛羊。但是,发现这些微露的牛羊,却又一双眼睛,一双牧人的眼睛,一个赞美自己家园的草原人。只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发自内心,漫不经心,却保持了千年的艺术青春。

 

选自《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