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祝福》: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发布时间:2015/4/24 11:44:35

 

一、八死亡中最精彩的一种

鲁迅是个大艺术家,但是,他和巴金、郭沫若、曹禺、茅盾、老舍、张爱怜和钱钟书不同,他不大会写爱情,但是,他擅长写死亡。一共写过八种死亡,巴金和他比,可谓望尘莫及。你年巴金《家》、《春》、《秋》里写了那么多死亡,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可以说是重复的,而鲁迅写死亡,我统计了一下,一共八种,每一种都不一样。今天时间有限,先讲我认为鲁迅写得最成功的一种死亡。你们想将会是哪一种呢?(一同学:阿Q!)你们想想,我是不是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呢?我提示一下,如果,我同意阿Q的死亡最精彩,我今天还会不会来作这个讲座?大老远的,一千多公里呀!我的真实想法是,阿Q的死亡是相当成功的,但是还不是最成功的,因为阿Q死亡的写法是有缺点的,什么缺点?现在不能讲。我先讲一个写得最成功的死亡——祥林嫂的死亡。

从哪里提出问题呢?问题提得不对头,不是地方,就失败了一半。

问题要提得好,一是要新颖,就是从人家忽略了,没有感觉的地方开始。二是要深刻,有很深邃的潜在量,有从表层通向深层的可能。像是中医讲的穴位一样,一点深刺,全身震动。

我从两个地方提出问题。

第一个,是鲁迅早期著名的小说《狂人日记》。为什么说是早期,而不说,第一篇小说呢?这有讲究。因为它不是第一篇,这一点,现在也不方便讲,后面会讲到。你们印象中的《狂人日记》里面的关键语句,那就是“吃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里,有一个矛盾,一方面,这是小说的思想光华所在,甚至可以说,历史价值所在。不管读过《狂人日记》没有,只要是读过中国现代史,都会知道这句名言。但这只是从思想的价值而言的,从艺术上来说呢?就有值得怀疑之处。因为,《狂人日记》所说的“吃人”是象征的,象征,只是一种思想,带着很强的抽象性,而不是感性形象,而作品中的“吃人”,恰恰是狂人的错觉,误解。比如,怀疑他医生叫他好好养病,是要把他养胖了吃,自己也曾经和哥哥一直吃过妹妹的肉,甚至陌生女人骂孩子,也造成了被吃的恐惧,等等,几乎所有的“吃人”的恐怖,都来自狂人的幻觉。这些不足以支持中国历史全是“吃人”的结论。我的意思是说,作品的思想和作品的感性形象之间并不相称。或者说,从艺术上来说,这篇小说,主题并没有完成,思想的宣泄和生动形象的构成之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

从艺术上来说,这个经典小说有不成熟之处,这一点,下面会细讲。

什么样的小说,才能算是完成了“吃人”主题的呢?我觉得应该是六年以后,在《祝福》里,在祥林嫂的悲剧中。虽然《祝福》中没有“吃人”这样的字眼,但是,祥林嫂的形象显示,她是被封建礼教的观念,对女人,对寡妇的成见、偏见“吃”掉的。她的悲剧的特点是没有凶手,如果有说凶手,就是一种观念。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契机。

第二个,有人说,鲁迅在日本“弃医从文”并不像他在《呐喊》自序里讲的那样冠冕堂皇,是在上细菌课之前,在新闻短片中,看到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探子,被日本人抓去枪毙,而麻木的围观的恰恰是中国人。这使他受到严重的刺激,因此想到到“愚弱的国民”,也就是愚昧的、没有觉悟的国民,身体再健康,也只能做两种人,一是杀头的对象,也就是示众的材料,二是围观的看客。因此中国的问题不是身体的问题,而是脑袋问题。有人说,这不一定是老实话。有人甚至提出怀疑,日本细菌学课程之前,有没有放映过新闻短片,都还是个问题。

他们说,问题出在,鲁迅成绩不太好,有点混不下去了。仙台医学专科学校——一个大专水平的学校,鲁迅的成绩单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就看过,最好的分数是伦理学,讲道德人心的,属于文科性质,是80分,其他的成绩都是七十几、六十几分、其中《解剖学》,就是藤野先生教的。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说,这位先生特别喜欢他,特地替他改笔记,还给他打过高分,以至于引起了周围日本学生的怀疑,是不是漏题了,偏爱中国学生?看来,鲁迅的记忆可能有误。成绩单,两个学期的解剖学,第一个学期60分,第二学期59分,平均59.5分。这个藤野先生也真是的,够古板的了,这么喜欢的一个学生,就那一分也不饶他。我没有研究过教师心理学,我当教师,我的学生,如果我觉得他有天分,有前途,或者人格高贵,那就不是59分了,随便加它个20分,就是79~80分了呀!不知道这个日本人是个怎么回事?!就是这样一位先生,临走的时候,还拿一张照片送给他,还要写什么“惜别”,给人打59.5分还惜别个什么劲呢?所以有人就说鲁迅是因为不及格,混不下去了。我研究了一下,好像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按照学校的规定,两门功课不及格才要留级,鲁迅只有一门,还可以升级,无非要补考一下。再往细里研究,鲁迅成绩的排名怎么样呢?全年级160多人,鲁迅考了八十多名,一个中国人,才到日本,用日文考试,在全班是中间可能偏上一点,还算过得去的嘛!要混是可以混下去的。可以相信鲁迅不是为了59.5分而退学,而是实在有感于疗救中国的国民性,是当务之急。所以他后来也不去念大学了,就跑到章太炎那里去学文字学,同时自己拼命自修西方小说,翻译西方小说。

五四期间,妇女婚姻题材很普遍,许多人写封建礼教、仁义道德“吃人”,但是成为经典的,能进入我们大学、中学课本,不断改编为戏曲、电影的,只有《祝福》,当然,经典是各种各样的,有些经典只有历史价值,在当时很重要,很有贡献,但是,今天读起来,却索然无味。为什么,它的思想、形式和产生的那个时代,联系得太紧密了,离开了那个时代,后代人,读起来,就十分隔膜。像五四时期风靡一时的郭沫若的《女神》,其中绝大多数的作品,当代青年是读不下去的。而《祝福》却是另外一种经典,不但有历史的价值,而且有当代阅读的价值。为什么?因为,它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生命力在哪里呢?

关键是它的主题“吃人”,比《狂人日记》要深刻而丰富得多。

全篇没有“吃人”这样的字眼,但是,人物命运的每一曲折,引起的周围的反应,显示了:一个人被逼死,没有凶手,凶手是一种广泛认同的关于寡妇的观念。这种观念堂而皇之,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却是荒谬而野蛮,完全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成见。

要把问题讲清楚,不能从什么是封建礼教的概念,定义讲起,而是应该从文本,从情节中分析出来。请允许我从祥林嫂死了以后,各方面的反应讲起。

 

二、悲剧的凶手:荒谬的自相矛盾的偏见

“我”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进来冲茶的茶房说:“还不是穷死的。”

这好像不无道理,她毕竟是当了乞丐,冻饿而死的。

但是是终极的原因吗?在它背后是不是还有原因的原因呢?那她为什么会穷死呢?是因为她被开除了。她为什么被开除呀?原因是她丧失了劳动力。可是原本劳动力是很强的呀!最初到鲁家,鲁四奶奶不是庆幸她比一个男工还强吗?原因的原因是,她的精神受了刺激。什么东西使她受了这么严重的刺激呢?这就到了问题关键了。

一切都因为她是寡妇。

按封建礼教成规,寡妇要守节。五四时期写妇女婚姻题材的小说,大都写封建礼教要寡妇守节,可是寡妇不甘。鲁迅偏偏不写这个。他写祥林嫂不想改嫁,不写她想改嫁,不写她不能改嫁之苦,如,冬天晚上没人陪呀,被子里没有热气呀。屋角破了,没有人来修理啊,等等,更没有写看见什么帅哥,心跳加快呀等等。他写祥林嫂不但不想改嫁,而且从婆婆家溜出来。为什么溜出来?《祝福》里没讲,夏衍改编的电影《祝福》里说,婆婆想把祥林嫂卖掉,给祥林的弟弟娶媳妇。这可能值得相信,除了别的原因以外,还因为夏衍和鲁迅是同乡,他对那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深刻的体悟和理解。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值得分析,公开的出走,像娜拉那样是不行的。因为在农村,山区,封建礼教很严酷。丈夫死了,妻子就成了丈夫的“未亡人”,也就是等死的角色。这就是封建礼教的夫权:妻子是从属于丈夫的,丈夫死了,还是属于丈夫的。鲁迅在小说里,问题提得深刻:婆婆卖了她,让她去当别人的老婆,不是违背夫权了吗?不!封建礼教还有一权,那就是族权。儿子属于父母,丈夫死了,属于自己的妻子就自动转账到了婆婆名下。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礼教内在的第一重矛盾。就是夫权要求守节,族权可以将之卖出,卖出以不能守节为前提。接着就发生了所谓抢亲。显示了,这种族权违反夫权,以暴力强制为特点,而这种野蛮却被视为常规。

鲁迅如果写祥林嫂想改嫁,那样就只有夫权一重矛盾了,思想就比较单薄了。而把祥林嫂放在这样的矛盾下:夫权让她守节,族权强迫她改嫁,其“荒谬和野蛮”,就深化了。如果光是写到这一层,也挺深刻了,可是鲁迅并不满足。他进一步提示,夫权与族权有矛盾,那是人间的事,那么到了地狱里,到了神灵那里,应该是比较平等的呀!

柳妈告诉祥林嫂:你倒好,头打破了,留下了一个疤,可是还是改嫁了,在人世留下了个耻辱的标记,这个问题还不大,但你死了以后,到了阎王老爷那里怎么办呢?两个丈夫争夺你,阎王是公平的,就把你一劈两半,一人一半。阎王代表什么权力呢?神权。神权居然是这样的一种“公平”。照理说,祥林嫂可以申辩:“我并不要改嫁,是他们强迫我改嫁的呀,你不能找我算账。真要劈两半的话,应该劈婆婆嘛!”可是,阎王是不讲理的。这样,鲁迅之所以不让祥林嫂想改嫁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就是要通过她的处境来显示三个不讲理:夫权是不讲理的,族权是不讲理的,神权是不讲理的。要寡妇守节这一套完全是野蛮而又荒谬的!

礼教不讲理,人不讲理,神都不讲理,这就是鲁迅第一层次的深刻。

鲁迅的第二层次的深刻在于:这种荒谬而野蛮的封建礼教的观念,是不是封建统治者、封建地主才有的呢?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是讲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鲁四老爷是封建统治阶级,他有这种思想,看见祥林嫂头上戴白花就皱眉头,鲁四奶奶有这个思想,她不过是不让祥林嫂端福礼,但,这不太荒谬。荒谬的是,这种思想不仅是他们有,而且跟祥林嫂同命运的人也有,就是柳妈,这种观念也是根深蒂固。虽然鲁迅没有点明柳妈是寡妇,但从情节的上下文看来,可能也是寡妇,老寡妇,何以见得?因为,她似乎当寡妇的经验很丰富。没听说她丈夫来看她,她也没像长妈妈回家探亲什么的。大体可以断定是跟祥林嫂同样命运的女人。她坚信菩萨把祥林嫂一劈为二是公正的,劝祥林嫂去“捐门槛”赎罪。这种寡妇罪有应得,被统治阶级也当作天经地义,这才叫可怕。

 

三、“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为什么要特别提出?

荒谬野蛮的观念已经深入到被压迫者的潜意识里,到骨头里去了,荒谬到感觉不到荒谬了。举一个例子。祥林嫂在改嫁被抢亲了以后,很快丈夫得伤寒症死了,儿子被狼咬死了,又回到鲁镇。这个时候,鲁迅在《祝福》里面单独一行,写了一句话。叫什么话?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读者早就知道她叫祥林嫂了,这不是废话吗?其实,用意非常深刻。女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她为什么叫祥林嫂?因为她老公叫祥林。她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谁都不知道。老公叫祥林,就叫祥林嫂。但是问题来了,嫁了第二个老公,此人名曰贺老六。再回到鲁镇来,有个学术问题要研讨一下,是叫祥林嫂还是叫老六嫂比较妥当呢?(大笑声)或者为了全面起见干脆叫她祥林老六嫂算了。你们说说?(众:说不清……大笑声)“大家还叫她祥林嫂。”对这么复杂的文化学术问题,就自动化地,不约而同地“仍然叫她祥林嫂”。碰头会都没有开啊!(大笑声)这里有一个自动化的思维套路,只有第一个丈夫算数,“好马不配二鞍”呀,“烈女不事二夫”啊,嫁第二个丈夫是罪恶呀!思想的麻木,以旧思想的条件反射为特点。

看来是一个极小的问题,可跟西方的思维模式,做一点文化比较,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说,在西方,包括在俄国,女人嫁了丈夫以后,是要改姓的。譬如,普京娶了老婆,他老婆的名字后面要加上普京的姓,变成阴性的,叫普京娜。如果从俄语第二格来理解,就是属于普京的。比如说,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这个人是女权主义者,不得了,用美国话来说,是非常aggressive,也就是非常泼辣的。她嫁给克林顿以后,不久也改为希拉里·克林顿。又比如说,肯尼迪的老婆,她原来的名字叫杰奎琳,她嫁给肯尼迪,就改为杰奎琳·肯尼迪。但是她后来也跟祥林嫂一样,丈夫死了,又嫁了一个丈夫,是希腊的船王,名曰,奥纳希思。她的名字后面,加上奥纳希思。她过世之后,墓碑怎么刻呢?美国人也没有讨论。我出于好奇心去看了一下,怎么刻的呢?是杰奎琳·肯尼迪·奥纳希思。(大笑声)你看人家嫁了两个丈夫,在墓碑上,堂而皇之。但中国人的观念不一样,要叫她祥林老六嫂(笑)她一定很恼火。但是叫她祥林老六嫂是很符合逻辑的呀。(大笑声,鼓掌声)“仍然叫她祥林嫂”,是不讲理的呀,荒谬呀,不合逻辑呀!但是,大家都习惯于荒谬,荒谬到大家都麻木了,荒谬得失去思维能力了。

被侮辱被损害者,并不感到不合理,不觉得可悲,也不觉得可笑,这种悲剧,这种悲喜剧,是不是更为令人沉痛?荒谬而野蛮的观念,成了天经地义的前提,成为神圣的观念。成为思维的习惯——所谓习惯,就是麻木,思维的套轴。

 

四、“你放着吧,祥林嫂!”这一句话,为什么会致祥林嫂于死地?

更严重的是,这种观念不仅被统治阶级广泛接受,不仅大家有,而且被侮辱、被损害最甚的祥林嫂也有。当柳妈告诉她要被劈成两半。祥林嫂对这种荒谬,完全没有反诘,没有怀疑,她只有恐怖:生而不能做一个平等敬神的人,死而不能做个完整的鬼,这太恐怖了。这完全是黑暗的迷信嘛!我们今天看得很清楚。如果祥林嫂和我们一样,也有这份觉悟,那就啥事都没有。可她非常虔诚地相信了。她毫不怀疑地去“捐门槛”。我算了一下,大概花了一年以上,将近两年的工资。她以为这样高的代价赎了罪,就可以摆脱躯体一分为二的恐怖下场,就可以成为平等的敬神者了。可是,她端起福礼的时候,却遭到了打击——鲁四奶奶觉着再嫁的寡妇,不管怎样赎罪,也不能端福礼。她跟祥林嫂非常有礼貌地讲“你放着吧,祥林嫂!”就是说,你没有资格端福礼,或者是,你端就不吉利。福礼是什么?我最初不知道,看了夏衍改编的电影《祝福》才知道,在一个漆成红色的木盘上面,放上一条大鲤鱼。端福礼,就是把这个盘子捧到神柜上去。但是,仍然不让她端福礼,祥林嫂这一下子,就像被炮烙似的——像个滚烫的铜柱子烫了一下,从此以后脸色发灰了。她精神受到致命的打击,记忆力衰退,刚叫她做的事就忘掉了。接着是,体力也不行了。鲁迅这样描述道: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祥林嫂精神恐怖的后果这样的严重,精神就崩溃到这样的程度,无疑导致她走向了死亡。可是,恐怖的原因,杀人的凶手,在哪儿呢?没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鲁迅对祥林嫂,一方面看到她的苦难,是客观的原因造成的,叫“哀其不幸”;另一方面,祥林嫂又很麻木呀,她不让你端福礼就不要端了。不端福礼去睡大觉,身体不是更好吗?记忆力不是更强吗?这就是另一方面,“怒其不争”了。鲁迅提示了,这个观念就是这样野蛮,可是,中毒就是这么深,中毒到了自我折磨、自我摧残,自己把自己搞得不能活的程度。这是鲁迅的深邃之处。祥林嫂不仅死在别人脑袋里的封建礼教的观念,而且死在她自己脑袋里的封建礼教的观念。所以,祥林嫂尽管对外部的暴力,反抗是很强的,在抢亲的时候她拼命反抗,脑袋都打破了;可从内心来说,虽然,有怀疑,直到临死的时候,遇到作品当中的“我”——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鲁迅,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物——问:“人死了之后有没有灵魂?”在这句问话以前“我”看到祥林嫂,四十岁左右,头发就花白了,脸上不但没有悲哀,而且也没有欢乐,脸上肌肉不能动了,像木头一样,只有眼珠偶尔一转,证明她还没死。就是在问人死了有没有灵魂的时候,鲁迅写了一句话,“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就是说她残余的生命集中起来,还有点希望。希望什么?希望人死了以后没有灵魂。没有灵魂,家人不能见面,就不会打官司,阎王就不会把她一劈两半。她还在怀疑,这样一个有一点反抗性的人,最后还是被荒谬观念压倒了,或者用《狂人日记》中话语来说,就是吃掉了。

鲁迅的深邃,就深邃在多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封建礼教本身野蛮和荒谬;

第二个层次是周围的人和她自己也迷信野蛮。光是压迫者,一部分人有这种观念,可恶,但是,没有多大杀伤力,当观念成为周围大多数人奉为神圣不可侵犯,就具有能杀人的力量。鲁迅自己说过,妇女的节烈观,坚持这种观念,“中国便得救了”, “是多数国民的意思”[ 《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22~123页。]。

第三个层次,就是写这个凶手的“凶”,其特点,其一,后果极其惨,但前因似乎不恶,就如,鲁四奶奶不让祥林嫂端福礼,也说得很有礼貌,“你放着吧”,并没有直说呀!给她留下了很大的余地啊。说,你没有资格端福礼,或者是,你端就不吉利。福礼是什么?我最初不知道,看了夏衍改编的电影《祝福》才知道,在一个漆成红色的木盘上面,放上一条大鲤鱼。端福礼,就是把这个盘子捧到神柜上去。但是,仍然不让她端福礼,就这样一句话,就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效果:祥林嫂这一下子,就像被炮烙似的——像个滚烫的铜柱子烫了一下,从此以后脸色发灰了。她精神受到致命的打击,记忆力衰退,刚叫她做的事就忘掉了。接着是,体力也不行了。鲁迅这样描述道: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祥林嫂精神恐怖的后果这样的严重,精神就崩溃到这样的程度,无疑要了她的命,导致她走向了死亡。可是,恐怖的原因,杀人的凶手,在哪儿呢?没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就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或者用《狂人日记》中的话来说,就是“吃人”,但没有罪恶的痕迹。本来,这是极其恐怖的,可是,没有一点恐怖感,很平常,很平静,可是就在这种平静中,人却活不下去了。其二,人死了,后果这么严重,可是人们还是很安静。鲁迅所提示的是:没有恐怖感的恐怖,全镇都欢乐地准备年关的祝福,才是最大的恐怖。其三,这些心安理得的人,脑袋里有吃人的观念,曾经参与吃人,然而,却没有感到任何歉疚,心安理得。

 

五、与情节无关的“我”,为什么占了那么多篇幅?

第四个层次,这里有一条重要线索,是所有研究鲁迅的艺术的人都忽略了的:为什么作品中冒出一个“我”来?这个“我”和故事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所占的篇幅还相当大,全文16页,开头和结尾,我的情绪描写,把将近三页,把近五分之一的篇幅给了情节毫不相干的人物。鲁迅不是说写完之后,至少要看两遍,尽量把可有可无的去掉吗?把“我”拿掉并不影响祥林嫂的命运呀!

但是作为小说,不能。这个“我”有深意。从哪儿讲起?从祥林嫂死了以后的反应讲起。

茶房认为祥林嫂“还不是穷死的”,他的看法,和故事有什么关系?没有。能够删节吗?不能。鲁迅在说明,在茶房看来,穷了就要死是很自然的,没什么不正常的,没有什么悲惨的,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可是鲁迅以全部文本显示的,却不是这样,如果她是穷死的,那她的悲剧就是经济贫困的悲剧。但是,《祝福》所突出的,祥林嫂的死因,是受了极其野蛮荒谬的迷信观念的打击。这种打击不仅是外来的,同时是她自己的。这不是经济贫困导致的悲剧,而是精神焦虑的恐怖造成的。可是,人们普遍却看不到这种恐怖,因而麻木不仁。

这个“我”特别选了什么时刻去写祥林嫂的死亡呢?旧历年关,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为什么这个题目叫《祝福》呢?所有的人,过年都敬神,祈求来年更大的幸福。祥林嫂死了,在鲁迅看来,其特别悲惨在于,表面上没有刽子手,实际上,刽子手就在每一个人的脑袋里。因而,鲁迅花了很多篇幅,正面描写了鲁镇人把她的悲剧当作谈资,当作笑料,当作自己优越的显示,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是对祥林嫂的生命的摧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人对于她的死,都有责任。可是整个鲁镇没有一个人感到痛苦,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祝福的欢乐之中。鲁迅特别写道:女人忙得在水里洗东西,手都浸泡红了。还可以闻到放炮仗的火药香,但是听来这炮仗的声音是“钝响”。既然是火药的香,又是欢乐的氛围,如果“我”和大家一样欢乐,听节日的炮竹,应该是“脆响”啊!怎么是“钝响”呢?这是说明,“我”内心很沉重,沉闷,节日的炮仗声在我感觉中,才是“闷”的,同样的道理,天上的云是“灰白色”的。《祝福》开头这一段,是很有匠心的,许多论者,分析祥林嫂的命运,对于“我”和开头和结尾的大段文章,占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视而不见。要知道,这里的艺术感觉,是多么精深啊!一方面是非常欢乐的祝福的氛围,一方面又是非常沉重的悲痛。我这里念一段: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勿勿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按:灵魂的有无?也许有也许没有,“我”说不清)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活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

所有的人,都不感到悲痛,只有这个和祥林嫂悲剧毫不相干的人,内心怀着不可排解的负疚感。要知道,鲁迅的深邃就在这里,祥林嫂死亡,如果有一个具体的凶手,那就比较好办,比较容易解气了,像《白毛女》,有一个黄世仁,可以拿来把他毙掉。但是,人们脑子里的封建观念,是不能枪毙的呀!思想观念,国民性,是不会这么轻易地消亡的。鲁迅的艺术,是要启示读者反思,对寡妇的成见,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吃人的。这种观念,每个人都有,当然每个人又可能身受其害,然而看着他人受害的时候,却又怡然自得。因而鲁迅对于祥林嫂的诸多情节,采取幕后虚写的办法,却把主要篇幅来描写祥林嫂所遭遇的冷嘲,那么痛苦,可得不到一丝同情,相反,招来毫无例外的摧残。鲁迅花了那么大的篇幅,写她反复讲述阿毛被狼吃掉的自我谴责。她的期待是很卑微的,哪怕是一点同情,只要有人愿意听一下她的悲痛,她的精神焦虑就减轻了。她反复陈说,引来的却是上上下下,普遍的冷漠和以她的痛苦取乐。

这里我想到了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苦恼》,五四时期胡适从英文翻译了,登在《新青年》上。写一个马车夫姚纳,老了,希望让儿子来接班。可是他儿子却突然死了。小说开始时,这个姚纳,在彼得堡夜晚的街上,任雪花落在肩头。他在等待客人。他内心最迫切的需求不是得到车资,而是客人听他诉说失去儿子的痛苦。来了一个客人,他就开始诉说,可是客人没有兴趣,不听。又来了一些客人,他又开始诉说,客人不但不听,而是兴高采烈,打他的脖儿拐。但是,他并不感到太痛苦,只要有人听他诉说,哪怕打他,他的痛苦,就减轻了。一旦这些人,消失了,他反而感到,痛苦就像大海一样,把他淹没。他只好回到大车店。看到一个人,从床上爬起来。他以为又可以找到一个倾听的对象了。可是那人,喝了一点水,倒头便睡。他的痛苦实在无法解脱,只好到马圈里去,把自己的痛苦讲给小马听,小马安静地听着,还用舌头舐着他的手。契诃夫写的艺术震撼力在于,第一,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一至于此,连马都不如;第二,小人物的心灵需求,很卑微,仅仅是倾听,这对他人并无损失,于主人公,于事无补。但是,就是这一点点同情,人间也极其匮乏。鲁迅显然受到这种美学原则的启发,强调的是,祥林嫂在精神上的孤立到没有法儿活的程度。当然,鲁迅把原因归结为封建礼教,而契诃夫却并不在乎社会文化的原因,而在人性本身。人与人之间,竟有这样的隔膜,这样的自私,这样的悲哀,这样的冷漠,我甚至感到,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性质,是不是呢?

鲁迅的艺术的匠心就在于,人们对于这样的惨剧,不但没有恐怖,相反整个鲁镇浸沉在欢乐的氛围之中,连众神都在享受香宴以后醉醺醺的:这一点也是许多论者忽略了的,为了把问题说得比较清楚,我不得不作些引述: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众圣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作品中的我,可以算是鲁迅,那意思是,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完全是鲁迅。什么地方不是鲁迅呢?这里,“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我”是真的懒散而舒适地不再苦恼自己,摆脱了沉重的、不可解脱的负疚感了吗?当然不是,这是反话,这说明,他愤激到甚至很悲观的地步。更明显的则是,连神,天地众圣,也在享受了福礼之后,一个个“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鲁迅通过“我”的目光,看到祥林嫂面临的悲惨、绝望,暗无天日的境地:夫权不讲理,族权不讲理,神权不讲理,连同命运的寡妇,也不讲理,连自己也不懂是为自己讲理,所有的人,都感觉不到需要讲理,连最后一个想讲讲理的局外人,对这种不讲理的世道,也无能为力,也绝望了,也痛苦得难以忍受了,也觉得干脆不讲理,是一条轻松之道了。

这当然也是反语。恰好说明,这个唯一的清醒者,无可奈何的情绪。

鲁迅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批判的不是一个鲁四老爷,像鲁四老爷这种人,1949年以后“镇压反革命”或者“清理阶级队伍”,都弄不到他头上。因为,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皱了皱眉头,这不算犯罪,最后,祥林嫂死了,他说,死在过年祝福期间,不是时候,可见是个“谬种”,这是意识形态问题,谈不上人身侵犯。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头”,也拿他无可奈何。他写的是一种可怖的观念,习以为常,没有人感到的悲剧,才是最大的悲剧。

鲁迅写死亡的悲剧,最重要的成就不在写死亡本身,而在死亡的原因和死亡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感受。所以,祥林嫂的故事中有好多情节,逃出来的情节,被抢亲的情节,孩子、丈夫死的情节、“捐门槛”的情节,等等,鲁迅都放到幕后去了,只让人物间接叙述。鲁迅正面写的是这些情节的后果,尤其是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思绪和感觉,这是关键。鲁迅的艺术原则,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事情不重要,情节链可以打碎,可以省略,可以留下空白,可以一笔带过,重要的是周围的人们怎样感觉,或者用叙事学的、结构主义的话来说,关键在于人物怎么“看”,感觉如何“错位”。

 

六、情节链锁性淡出和人物多元感知错位的强化

这里就引出了我要讲的第四个问题,就是鲁迅给中国小说带来了什么新的突破?他的作品中,显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学原则?

我说,他带来一个突破,在这以前,我们的小说是以情节性为主的,直接写人物为主的,叫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都是人物本身的动作和对话的连续性。这种方法,鲁迅是不是继承了?是,如鲁迅提倡过的白描等等。但不可忽略,鲁迅并不照搬,而是加以改造,大大地丰富了。大量本来可以白描的情节,转折的关节,在传统小说中重点描写的,在鲁迅写得最好的小说中,常常被放到幕后去叙述一下,或者省略了,或者变成了在场人物的交代。刚才讲到的祥林嫂的主要遭遇都是间接叙述的。又如,夏瑜在狱中的表现,孔乙己的挨打,子君之归去,七斤之辫子被剪,等等。这些情节,都是决定人物命运的,却以叙述而不是正面描写,被虚写了,略写了。着重写的是什么呢?事情发生了以后,人们的纷纭的感受。这些,对于事件来说,本来是所谓“余绪”、“花边”,但是,在鲁迅小说艺术中,人们多元的反应,成了重点用墨之所在。换句话说,鲁迅的小说,当然是短篇小说,情节变得不重要,情节可以不作完整的交代,情节的连续性,可以处理成断断续续。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哪些环节能够引起人物各不错位的感知,这正是鲁迅为中国现代小说带来的新的艺术天地。

说起《狂人日记》,我的评价是,它基本上是小说。首先,它具有鲁迅小说最根本的艺术特征。它写的不是狂人的系统遭遇,而是他的系统感受,他的感受与具体遭遇是有距离的,是“错位”的。在人物感受和遭遇的“错位”中,营造人物的内心结构,这正是鲁迅所带来的新的美学原则。譬如,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这是茶坊的感受。死得不是时候,可见是个谬种,这是鲁四老爷的感受。这里,有一种错位的现象,错位包含着多个层次。如,感受与事实是“错位”的,又如,各人的感受之间又是错位的。以对改嫁的寡妇的看法:死了在阎王面前要一劈为二,因而要捐门槛赎罪,这个观念和事实之间的错位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是一。在祥林嫂、柳妈和鲁四奶奶之间的错位就更大,这是二。而一般人又忙着欢乐地祝福,这是三。一个外来的人士,却背负着沉重的负疚感苦苦挣扎,这是四。又如,《风波》中,对七斤辫子的有无,展开了多元的感知错位:1.七斤的感觉:丧气,自卑。2.七斤的嫂的感觉:由于丈夫没了辫子而自卑,反复用恶毒的语言辱骂丈夫,绝望、迁怒于女儿。3.九斤老太的感觉:得出哲学性的结论:一代不如一代。4.赵七爷的感觉:幸灾乐祸、自豪,穿上长衫的象征性。5.村民:畅快,后来又恢复对七斤的尊敬。这一切纷扰由皇帝复辟引起,但皇帝是不是真复辟并不重要,得知皇帝没有复辟,一切照旧。鲁迅所要表现的,不是皇帝复辟,而是人们因为皇帝复辟引起的感知多元错位的喜剧。又如,革命烈士夏瑜的死,其鲜血被当成治肺病的药方,而他还在牢中鼓动。在华老栓的茶馆里,分化为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等人的自以为清醒的感觉,其中包括“疯了”、“疯了”的感觉。又如,《白光》,故事本身并不特殊,鲁迅写它就是为了用主人公陈士成落榜的感觉、幻觉和疯痴的行为,来揭示人的心灵奥秘,感觉从片断性,层次性,到意识连贯,推断;从幻视到幻听,最后沉湖。这里的幻觉,可以说淋漓,但,可惜的是,只有一个人的幻觉,没有人物之间的错位。因而比较单薄。[ 当然,还有一些感觉世界错位得比较单调,缺乏思想深度的,如,《端午节》方玄绰的矛盾,感觉只有他和妻子之不同,矛盾只是索薪参与与否。至于《一件小事》等,就更加单薄了。]小说的多元感知错位,有利于从多方面,冲击读者原来稳定的、自动化的感知结构,让读者感到“惊异”。海德格尔说:“哲学本质上就是令人惊异的东西,而且哲学越成为哲学,它就越是令人惊异。”同时,这种惊异,又不仅仅是理念的,而是感性的。在海德格尔的惊异中,还有诗的审美。[ Heidegger: Gesamlausgabe,第45卷,163页。Frankfurt a,M.vittorio,klos,termann,1975.]

在《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以及主人公的那种害怕、他的呐喊救救孩子等等,都是他的感受,是幻觉,是错觉。譬如他写怕,怕什么呢?第一,怕所有的人会吃他;第二,对生命中不相干的细节的恐怖性的曲解,如对赵贵翁的眼色,妇女骂孩子也怕,小孩子也怕;第三,对关切他的大哥也怕,对给他治病的医生也怕。他生活在自己的怕里面,每种怕,都和生活拉开了错位的距离,每一种怕互相贯通为一个整体。狂人的被吃之怕,读者显然明白,不在真的被吃,“吃人”是幻觉、扭曲的错觉。所以说,鲁迅所带来的就是,情节、事件,人物实际遭遇的隐淡,人物感受的多元的错位。一种小说形式美学,在他的作品中,逐渐形成,不仅仅是写人,而且是写不同人的错位感知,情节的感染力,不在一环套一环的悬念,而是推动感知发生错位的机制。

鲁迅作为现代艺术家,他所理解的人和古典小说家是不太相同的。人不仅仅会行动,会思想,不仅仅是会说话的,人之成为人,有一个特别的方面,就是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太相同的感知,不同的感知发生错位的现象。人跟人的感觉,好像是相通的,也确有相通的一面,但是,从根本上,又是很难相通的。就是讲话,具体语句(能指)好像是听懂了,但是,其实际的意思(所指)往往是另外一回事,是误解的。哪怕关系再好,我救你,你是感激的,结果却是害了你,譬如柳妈那样的人——一心一意想救祥林嫂,却把她推向精神火坑。鲁四奶奶很含蓄地不让祥林嫂端福礼,她并没有想到,祥林嫂就活不成,直到祥林嫂死了,她也没有感觉到。

从鲁迅的小说中归纳,什么样的人物,能够使读者感动?这样的问题,不能以单独一个人物来回答,应该从人物相互之间的感知的多元错位去回答。

就《狂人日记》而言,一方面,它有感知错位,所以它是小说。但,为什么又说它基本上是小说呢?有一个问题,《狂人日记》里面有很多不属于小说的东西。那是什么?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最著名的那一段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不是小说,这是抽象概念的错位,不是人物的感知错位,这是鲁迅的思想,这是社会文化批评,把思想直接讲出来,讲得清清楚楚,很深刻,这是杂文。为什么不属于小说呢?因为这种思想,在小说里找不到充分的根据。狂人讲的“吃人”,都是错觉——远方村子里有吃人的传说,古典文献中有吃人的记录以及医生要他好好养病,还有他妹妹死了,说是大哥把她杀了吃的,还有他周围的人要吃他,一个女人对她的儿子大喊一声“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使他感到马上就要被吃掉的恐怖。所有这一切都错觉。这一系列的错觉跟鲁迅的结论:中国历史所写的都是“吃人”,而且还说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逻辑上,并不合理。狂人的感受,不可能得出这样的普遍的结论,得出结论的主要不是狂人,而是作者的代言。所以鲁迅自己对《狂人日记》不满意,觉得它“太逼促”,“很幼稚”。写祥林嫂就不逼促,就不幼稚,就很艺术。为什么呢?祥林嫂是被礼教观念害死了,但这是艺术形象显示的,作者没有一个字写到礼教杀人,或者“吃人”,没有说就是封建礼教把祥林嫂吃了,却让人感到,祥林嫂在包围着她的罗网里,走投无路,不得不死。你叫它杀人也好,吃人也好,反正是极其恐怖,毛骨悚然,然而人们却觉得,平安无事。这叫艺术。

当然,鲁迅讲抽象的观念,如中国历史满篇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吃人,吃人。这也是很精彩的。这种精彩不是小说的精彩,是杂文的精彩。这在《狂人日记》里,比比皆是。如果诸位同意的话,我能不能这样说:在鲁迅的心灵深处,有两种才华,都是非常强大的。一种是小说家的才华,以他独特的感知错位为特点;一种是杂文家才华,以深刻和犀利为特点。两者之间有统一的一面,水乳交融;也有矛盾的一面,互相干扰。例如在《狂人日记》里面,统一的时候,有些片断写狂人的幻觉,特别是写到医生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他就想“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这是一种幻觉,这是小说,因为这是一个人物的错位感受。但是说到中国的历史,翻开来全部是仁义道德,实际上都是“吃人”,这是杂文。因为这里的“吃人”,与小说中的“吃人”,在感性系统上,在理念上,不是错位了,而是脱节了。

两种强大的才能,有时是统一,有的是不统一。有时是太不统一了,就分裂了。《狂人日记》里面杂文的力量更为强大,以致许多论者甚至是学者,只记得中国历史全部都是“吃人”的这个杂文式的辉煌结论。而作为小说,《狂人日记》是试验性的、探索性的、未完成的,是留下了遗憾的。这句话我讲得很大胆,我到现在不敢写成论文,为什么?因为现在研究鲁迅的权威太多了,他们把鲁迅的小说艺术,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像我这样一个至今还没有写过什么关于鲁迅论文的人,如果写出来,前途堪忧呀!(笑声)他们会从四面八方来咬我,咬破我的鼻子啊!如果从我的文章里找不出硬伤,就把我说成一个疯子,或者是专门找名人来骂的投机分子。我可能也会像狂人那样,怕起来,疑神见鬼起来,怕被他们吃了,甚至见你们在笑,也可能像狂人那样发生感知变异,觉得是冷笑,是笑里藏刀。(大笑声)但是,可是,像赵本山说的那样,“可但是”,(大笑声)我为什么敢在这里讲,不怕你们传出去呢?因为我有根据呀。什么根据?鲁迅自己讲的。

《狂人日记》写出来以后,异口同声,认为好极,傅斯年,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北京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写信给鲁迅赞扬《狂人日记》说:“文化的进步都由于有若干狂人……去辟不经人迹的路。最初大家笑他,厌他,恨他,一会儿便要惊怪他,佩服他,终结还是要爱他,象神明一般的待他。”[ 《新潮》第一卷,第四期(1919年4月号)。]鲁迅却告诉傅斯年说:

《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说,是不应该的。[ 《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载《新潮》第一卷,第四期(1919年4月)。]

按我的理解,不成熟,就在于杂文的、抽象的、直接的、正面结论。作为杂文家,五四时期,已经成熟了,可作为小说家,虽然已经写出《阿Q正传》这样的经典之作,鲁迅自己却觉得没有成熟。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