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批判

发布时间:2015/5/28 15:16:46

 

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一出来,就有一些语文教师作了毫无保留的肯定和赞扬,我感到相当困惑。究竟是认识水平真就是如此,还是在考试紧张关头,担心把保留的意见讲出来,有碍考生情绪呢?如果是前者,则不能不令人忧虑。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面临大转折的关头,一些改革还刚刚开头,《语文课程标准》才修订完成,正待颁布,据我所知,目前高考改革距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还相当遥远。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代替旧的《语文教学大纲》,成为语文教学、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体制的最高准则,是语文课程的“宪法”。就考试和评价体系而言,新《语文课程标准》将强调:“探求式的学习方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而2001年的语文考卷,在量化和所谓客观题、标准答案,几乎没有多大改革,所谓客观题一如既往,占了60%,而作文只占40%的分数。别的不说,光是和上海单独的命题相比,客观题的比例就高出了很多。这说明,它不但距离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当遥远,而且还落后于一些改革力度比较大的省市。在两类题型中,老一套的东西还占着相当的优势。要改变这种状况,落实课程标准,还需要艰巨的、举国一致的、长期的努力。一些相当顽固的观念还在统治着我们的头脑。不把试卷的价值观念和方法从根本上改变过来,广大中学教师就很难从僵化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值得忧虑的是,目前大多数的中学教师的教学思想还相当糊涂,不改变他们安于现状的积习,不迫使他们重新学习,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就很可能落空,而他们日后也难免误人子弟,甚至在岗位竞争中落败。在真正意义上的、彻底的改革尚未开始的情况下,就胡说改革已经成功,无异于说,同志无须努力。除了麻痹自己以外,没有任何好处。当然,这几年来,高考试卷毕竟有了某些改进。2001年的所谓客观题,比之2000年、1999年,刁钻古怪的程度降低了。有些标准答案也不那么僵化了,阅读题的答案过去是清一色的被动选择,现在有了一些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主动概括了。这当然是令人欣慰的。但是,2001年的阅读题仍然隐含着一些在基本原则上的混乱,最典型的是,和2000年一样,以两首诗歌作为标准化的试题。这在理论上,是盲目的;在实践上,是贻误青年的。

一、问题和谬答案

标准化的考试方法是我们从美国进口的,但是,人家那里并不是政府的行为,不过是一家商业公司在竞争中得到认可而已。对于从全世界来的、母语不同的考生,用英语考英语,把复杂的问题简化为四个数字的选择,这样的做法,解决了两个矛盾。第一,解决了不懂外语的美国教师和母语纷繁的考生之间的矛盾;第二,把比较复杂的问题单纯化为四个数字的选择,提高了商业效益。正是因为这样,托福所考的是中低级英语,其题目大体都是一些科普和简明的说理和故事,比较容易客观化,在美国人那里从来就没有任何一张考卷会以英语经典诗歌作为考题的。但是简化也带来了问题,那就是没有必要的设置一些干扰项,把本来简单的问题故意搞复杂,把本来明确的问题人为地模糊起来。有时近于文字游戏。我们在接受托福模式的时候,根本没有分析这种模式的长处和局限,而是教条主义地把它全盘照收,不过也不是没有任何创造,那就是把它进一步繁化,其代表性的"杰作"就是所谓多项选择。就是单项选择,也是挖空心思地钻牛角尖,制造一些比之美国人更为恍惚迷离的形式,来折磨考生,例如,检查成语中的错别字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换一种方法,直截了当地让学生检查,也不是不可想象,但是,偏偏要用比托福繁琐得多的方法,把成语弄成四组,作颠颠倒倒的排列组合,先把考生弄得眼花缭乱,然后要求考生作出选择,这完全是毛泽东所批评的"以学生为敌"的做法。

这种做法虽然有折磨人之嫌,但是也还没有多大错误,而把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拿来作所谓客观化的考题,还有胆子给出自命为惟一的、标准的、绝对客观的答案,就表现出洋教条之毒已经到了如何深入骨髓的程度了。

命题者完全忘记了中国传统诗论中"诗无达诂"的原则;忘记或不知道西方当代文化哲学、接受美学等等前沿学科认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可能有标准、客观的理解,不可能达到共识,所以才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名言。而我们的老爷们,却对于古典和学术经典以及外国的前沿的学术理论,像刁德一到了沙家浜,两眼一抹黑,因而就不能不产生一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可笑后果。

去年他们把赵师秀的《约客》拿来刁难中学生。赵诗的最后两句是: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考题要求考生在四条判断选项中选择错误的一条。标准答案指出,错误的一条是:"'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表现了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且不谈其理论基础如何,就是就事论事,对作品作微观分析,其答案也是荒谬的。

这首古典诗歌是抒情的。从心理学来说,情感和理性的不一样之处就是很难定性,越是有特点的情感,就越是微妙,越是难以作理性语言的定性。人们在激动的时候,每每弄不清是悲是喜,常常是甜酸苦辣一起涌上心头。早在上个世纪的德国的实验心理学派早就说了:情感是很难定性的。我国古典诗论则更早就提出了情感和理性的矛盾,"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讲的。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说得更为明确:"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到了清代吴乔那里,则更进一步提出,诗的好处在于"无理而妙",这一切和西方浪漫主义者赫斯列特所说的情感和雄辩的矛盾异曲同工。连西方的一个著名军事学者克劳塞维茨都说过:"虽然人的理智喜欢追求明确和肯定,可是人的感情却往往向往不肯定,人的感情不愿随理性思维走那条哲学的探索、逻辑思维的小道。"所以情感不像理性那样,是不遵守逻辑的,尤其是不遵守同一律,是不能作简单的、明确的定性的。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黑暗的感觉,是以模糊为特点的。诗,尤其是抒情诗,是和情感的朦胧联系在一起的,越是精彩的诗,越是难以用理性的语言加以明晰的概括。赵师秀这首诗,写诗人等候约定来访的朋友,等到半夜还不来。他是不是闲适恬淡呢?要求学生给出统一的答案,本身就是对于美学和心理学的无知的表现。

我国古典诗歌的好处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硬要把无穷的意用简单四个字说清楚,就不能不削足适履。

诗人等朋友不到,如果像一般人那样焦躁起来,不安起来,就没有什么个性,没有什么心灵的魅力了,也谈不上诗的意境了。诗的妙处,恰恰是朋友半夜不来,诗人表面上并不焦躁,而是悠闲地、从容地、消消停停地敲着棋子。越是一副闲适恬淡的样子,越是能表现诗人的涵养非同小可。至于他内心是不是像表面上这样闲适恬淡,留给不同的读者去体验和想象,去作出不同的创造好了。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在七到九年级学段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里强调的是两点,一是,情感体验,而不是理性的概括;二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这当然也意味着与众不同的,不一定标准的体验。

诗中明明提示了"闲敲棋子","闲"在古代汉语中作为单音词,含义很丰富,到了现代汉语中分化为双音词:闲适、悠闲、消闲、闲暇等等。已经明说了是"'闲'敲",为什么不能够包含"闲适恬淡"的意思呢?

可见命题者们所迷信的所谓"客观题",其实一点也不客观,相反,是出题者相当主观、而且相当狭隘的感想。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由于高考试卷有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其荒谬之处就不能不贻误全国数以千万计的教师和学生。放任这样的错误自由泛滥,必然导致对一代青年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扼杀。可是,事到如今,命题者的诗歌理论和鉴赏水平和他们的权力之间的不平衡,还没有意识到。对这样的题型,仍然执迷不悟。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中,又出现了两首诗。其中之一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和去年一样,也是要考生指出四条判断中错误的一条。我仔细研究了四条,觉得都是对的,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我的感觉是,不是我太愚蠢,就是出题者太愚蠢。不得已去看了所谓标准答案:原来第三条是错误的。这一条是这样说的:"尾联将沾襟的别泪和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我反复钻研,还是弄不清:为什么它是绝对不正确的。我虽然水平不高,但是也曾经对于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下过一年的功夫,我把全部的智能都调动起来,都无法弄清楚命题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莫非他们认为,这最后一联的第一句,"相送情无限",并不"十分含蓄",而是一个直接抒情的句子。但是,"情无限"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呢,只有量的虚拟,并没有定性,只有和"沾襟比散丝"联系起来,"情景交融"起来,才能见出悲抑。这种悲抑的定性,主要不是通过所谓"情无限",甚至也不完全是用打湿衣襟的泪水来表达的,更主要的是通过题目所点明的"暮雨"意象系列,才得到充分表现的。雨丝本来和人的感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一旦联系起来,它的散乱,它在暮色中引起的联想,就比较丰富了,而丰富就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因而也就比较含蓄了。

全诗的总体的意象构成一种悲抑意境。据我所知,作者并未亲临现场,而是在另一个地方想象自己对朋友远行的依恋的沉重感。但是,这种沉重感并没有直接地说出来,而是通过所写的景物的特点暗示出来的。意象的核心如题目所示是"暮雨",诗人的依恋的低回,就是通过这个核心意象的衍生,十分含蓄地透露出来的。暮雨的色调是暗淡的,钟声是带着暮色的,因而引起阴沉的联想,船帆因暮雨打湿而显得沉重,连通常轻盈的鸟翅,都变得迟缓了,树色是迷蒙的,大海的远方是凄迷的,全部景物都因为暮雨而构成了一种凄迷的、沉重的、阴湿的低回的意境,表面上是客观的自然景观,实质上是诗人情感性质的体现。特别是暮雨的"散丝",更是十分含蓄地暗示了诗人的感情是纷乱的,复杂的,是"情无限"的话语所难以穷尽的。这种语言所不能穷尽的情感,不可能不是"十分含蓄"的。

情感用语言是很难定性的。很难用语言说清,这首诗的情感是个什么性质,它是沉重的吗?它是凄迷的吗?它是低回的吗?它是悲抑的吗?诗人在想象的意境中,是真的流下了眼泪吗?他的眼泪纯粹是为了分离吗?或者是为了前途的渺茫吗?这一切也许都是对的,但是,这一切仍然是不完全的,读者所感受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诗人的情感的性质渗透在一系列的意象的结构(意境)之中,读者就能朦胧地感受到它的丰富性。意境之所以成为意境,就是因为:第一,它不是直接用语言抒发出来的;第二,它是在整体之中的,它是一种整体的和谐;第三,它的情绪内涵的丰富是超出总和的。即使有个别直接的抒情的句子,仍然不能改变意境的有机,不能改变和谐意境"十分含蓄"的功能。这就是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什么要不着一字呢?因为,一着了字眼,就不含蓄了,光有"相送情无限",也许,可以说是不够含蓄的,但是和下面的"沾襟比散丝",和暮雨结合起来,情绪就丰富而且含蓄了:暮雨钟声、风帆湿重、鸟翅迟缓、远树迷蒙,雨丝如泪,你可以想到前途渺茫,也可以想到再见何时,你也可以来不及想到什么,找不到准确的话来表述,但是,诗人的情绪还是深深地感动了你。这不是含蓄又是什么?

从整体和局部的有机性来说,从全部诗句融入意境的和谐来说,它有一种不可分割的性质。试卷孤立地提出的一联的问题,在学术上,是一个伪命题。从辩证法起码的常识出发,孤立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形而上学的。从结构主义来说,结构功能大于要素之和,任何一个要素脱离了结构,就失去了结构的性质。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如果把一只手从人体上割下来,就不成其为手了。正如在一个美人面前,不问她整体美,而把人家的耳朵割下来,提出问题说:"这只耳朵美不美?"如果说得更严酷一些,一个美人的头是美的,如果把它从躯体上割下来,那她是美丽的,还是可怕的呢?

所有以比较复杂材料为题的"标准答案",很大一部分不难归入上述两种类型,一种本身就是荒谬的;一种局部上好像有理,但却是伪命题和伪答案。

就目前中国命题者的学识水准来说,几乎可以断言,所谓"标准答案"的"客观性"与其题目的复杂程度成反比。题目越是复杂,答案越是荒谬。伪命题和伪标准答案,已经成了顽症,其严重性已经到了令人痛心的程度。

二.是独立思考还是盲目迎合?

僵化的指导思想同样表现在作文命题上。不过,作文有很强的主观性,客观化、标准化在这里受到最大限度的抵抗。正是因为这样,这几年作文命题多多少少是有进步的。有时候,巨大的进步还令人鼓舞,但是有时候,曲折和倒退却令人伤感。

本来,作文命题的根本精神,就是要学生用自己的头脑确立自己的主题,在一切问题面前,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观念,应该说,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之一。

立意本来是考生思想、个性、想像力和创造力等等素质的综合的体现,把主题规定死了,就不能不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大前年的作文题是《感受坚强》,题目就把话说死了,谁还敢不坚强?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无异于强迫说谎。为了迎合,于是大家都坚强,而且是同样模式的坚强,其极端者,出现了许多拙劣的造谣。据报导,在同一考场内,竟有十个以上的学生声言自己的父母或者得了癌症,或者遭到灾难。前年的《假如记忆能够移植》,则在根本上有了改变,没有主题的强制性规定,为学生提供了出奇制胜天地。灵活性的命题,给满足于记忆的学生以强烈的冲击,对于有灵气的学生则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遇。福州八中的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说,这很好,如果把当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南京大屠杀的记忆移植到日本青年一代人的头脑中去,就不会有如今日本教科书上和报刊上右派的疯狂叫嚣了。北方某省的一个学生在文章中说,这太危险了,如果老鼠顺利地把一个教授的记忆移植到自己的脑部去,那岂不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虽然二者答案是相反的,但都是很有创造性。去年的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从根本思路上来说,和前年是同样的,但是,主题的限制性却太强。论题的目的在于拓展想象,开阔思路,对于同一个事物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答案,但是,在全国的考生中,就"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这一个论题来说,绝大多数却是一样的。这就说明命题的动机和效果之间存在着矛盾。

但是,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是不会满足试题提示的现成的观念的,其中最为杰出的学生往往能超越题目的框框。在我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试卷中,有一个考生说,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不错,一般说来的确如此,但在特殊条件下,答案却不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如人总是要死的,等等。这种创造性的思路,得力于对于问题的具体分析能力和魄力。讲了多少年的素质,具体分析就是最为根本的素质。这表现为抓住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矛盾,勇敢地把它揭示出来,哪怕是向反面转化,也毫不手软。这在心理上就要有一点勇气。现成的、不言而喻的东西,有一种约束力。权力话语学说认为,流行的话语有一种迫使人放弃思考的遮蔽作用,弄得人们连跟切身经验相矛盾的事实也视而不见,只满足于讲一些现成的套话。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预言:"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肯定将比去年更为灵活。"但是我的预言太乐观了。

今年的考题是一则寓言。年轻的跋涉者到达一个渡口,已经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等的背囊。而安全过渡则需要丢弃一个背囊。青年选择了抛弃"诚信"。题目要求就诚信为题作文。

从根本上来说,和前年去年贯彻着同样的原则。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在主题和立意上,对学生限制还是太大。以"诚信"作为话题,道德价值取向,已经被不言而喻了。把诚信和才能、机敏、财富、美貌、健康对立起来,只能从与美貌、才能和机敏等绝对对立的方向去思考,思路几乎别无选择了。这就堵死了,或者忽略了一点--诚信本身就是可以分析的。诚信像一切事物、一切概念一样,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都是和一定条件与对象联系在一起,存在着内在的矛盾的。对于自己祖国诚信的人,如果对敌国讲诚信就可能成为卖国贼。对于自己企业诚信的人,就不能对竞争对手傻乎乎地讲诚信。诚信的内涵也还可以分析,它并不是绝对地讲老实话,它同时包含它的对立面,亦即某种程度的不诚信,也就是"隐瞒"。在特殊条件下,如果不善于把一些不得体的事情作适当的隐瞒,就可能成为《红楼梦》中的傻大姐;不在特殊语境下掩盖一些事实,照顾自己人的情绪,就可能把好事办坏。把健康、才华等等和诚信对立起来,突出其矛盾,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任何矛盾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转化的。一个诚信而奄奄一息的人,一个诚信而无用的人,和一个虽然不在一切方面都很诚信,而能把一个企业救活的人,其价值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从做人来说,当然是诚信的好,但是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就不一定了,曹操就说过,一个有过"盗嫂受金"不诚信的记录的(他指的是最后帮助周亚夫发动政变,扫荡了吕氏权势的陈平),如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他还是要重用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诚信的价值在不同条件下转化,现实生活和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对于复杂的问题应该在多方面的矛盾中加以分析,不能用简单化、绝对化地去作非此即彼的取舍。不懂得这样的道理,我们的青年很难不陷入天真烂漫的愚蠢,而我们的命题者,往往喜爱以神圣的名义,把愚蠢当做道德的旗帜。

只给材料,不限立意,本来是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的关键就是具体分析,如果一个命题给出的对立面太绝对,就可能把分析的前提--潜在的矛盾和转化的灵活性遮蔽起来,失去了分析的自由。

2001年的作文命题之所以不利于分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相当明显的政治的倾向性,它很容易使学生想到"以德治国"。这是近来讨论的热点,报刊上相关的文章不胜枚举。从作文评价的可信度来说,避开热点,是题中之义,猜题和套题是独立思考的大敌。而今年的命题可套性之大超过了任何一年。福建改卷组在试评标准卷的初期,已经查到抄袭或套用报刊文章而有案可稽的,就有十余篇。有一篇叫做《高等教育》的文章,是浙江省的省质量检验的阅读题,光在福建就发现了雷同的三十卷,有一些连题目都没有改动。有一所中学,一位高三的语文老师就曾以《诚信》为题,让学生做过作文练习,而且反复修改过。我并不以为套题的和做过有关练习的就一定能够写出类拔萃的文章。但是,窒息独立思考,为投机取巧留下空子,则毫无疑问是有害的。

胡适曾经说过,作文考题最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能做文章的。多年来失败的命题则恰恰相反,不是鼓励学生全面地,或者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作两面神的思考,而是引导学生作片面的、绝对的发挥,其结果是思想和情感的僵化和模式化。

过分贴紧现实,使得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的空间越来越小,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看法国高考的作文题:

文科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

"......'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给与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

"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

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的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这里几乎没有一个命题是具有预设答案的,现成的主题不存在,没有任何迎合的余地。片面的发挥和诗化的花言巧语前提根本不存在。相比起来,我们长期以来的命题不论在难度上,还是在思维的开阔上,是不是有点逊色?由于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的局限,我们的命题者自以为改革力度不小,已经有点心劳日拙了,而与世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相比,是不是有点落伍?

此等顽症之所以积重难返,原因之一,是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和其它课本里的哲学文化含量相对薄弱;原因之二,是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的薄弱。

我们讲议论文,其基本理论,就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翻来覆去地说,议论文就是根据自己的论点组织与论点相一致的论据进行论证。这种说法至今仍然被许多教材盲目地崇奉,其实在根本上是违反辩证法的。首先,你的论点是哪里来的?如果是流行的,权威告诉你的,它的可靠性、合理性如何?这是需要分析的。论点是一个人的立场、价值取向的出发点。对于任何一个观点,如果没有经过你的脑筋的思考,没有经过具体分析,就无条件地接受,而且盲目加以论证的,怎么可能发挥想象,出奇制胜地创造?

盲目地强调根据现成的论点选择和论点相一致的材料进行论述,本身就很危险。选择就意味着排除,你选择了和论点相一致的材料,就意味着把和论点不一致的材料排除了,这就完全成了片面和武断,怎么谈得上分析和论证呢?

作文训练和考试的最根本目的是让青年的头脑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的头脑复杂而丰富,而不是把他们弄得简单而幼稚。简单而幼稚的信念,哪怕是十分正统的,也很难顶住现实的考验。把简单而幼稚的头脑变成复杂而深刻的惟一办法就是培养他们具体分析的能力。作文命题最好不要给考生一种感觉:这已经是真理的尽头。否则就有两方面的后果:一,贻误一些天真烂漫的青年,使得他们在现实的任何挑战面前,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二,使一些比较有头脑的青年变得虚伪,为了取得高分,他们在文章中违心地迎合。

实践的结果恰恰造成了悖论:提倡诚信的善良目的,却造成了相当普遍的不诚信的后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年的这个命题,比之去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指导思想上,有某种倒退的趋势。

就我所看到的今年的作文而言,相当大一部分的立意都有迎合的倾向,许多立意是近乎雷同,套话空话,比比皆是。通行的模式是:片面地强调道德价值的绝对性,而忘记了提出以德治国的前提是"以法治国",提倡道德价值是"以法治国"的一个补充。而法律是只相信条文和证据,它是不相信主观的诚信、良心的,它连情感和眼泪也不相信。

今年命题的导向的片面性太强烈了,一般学生往往把道德价值强调到极端,似乎道德--诚信无往而不胜,就是脱离了起码的才华和机敏,脱离了必要的健康和财力,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很少有考生把诚信(作为道德价值)和才华(作为科学的认识价值)其间存在着的矛盾拿来进行分析。水平比较低的,由于片面到极端,而陷于空洞,把报刊流行话语任意地搬用;水平比较高一点,语言文字基础比较扎实的,则用诗化美化的语言来形容诚信的无往不胜。诚信是前进的灯火啦,诚信是信念的花朵啦,诚信在严冬是炭火,在酷暑是浓阴,在雾海中是航标灯啦。诗化的抒情在逻辑上以极端化为特点,而极端化从思想方法来说,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形而上学的,是掩盖矛盾的,也就不能不是肤浅的。更聪明一点的学生,则以举例的方式,提出一些新颖的、寓意比较隽永的故事或者寓言,这虽然增加了文章的生动和新颖,但是,却不能使文章深刻。

一般地说,学生到了高中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力,分析力,想像力,个性也基本形成。真正的优秀的命题,应该有两个特点:第一,诱导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多方面深刻地思考;第二,冲破流行的套话,回到自身的个性,找到自我,讲出自己的话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低水平的考题则迫使学生不动脑筋,讲一些不经过自己经验检验和理性分析的套话。

三.小将们在挑战

令人奇怪的是,今年出现了一些相当精彩的考卷,水平比之去年,甚至前年还要高,数量也不像去年那样凤毛麟角。

在一些相当精彩的文章中,作者们在题目苛刻的限制中,超常地发挥了独特的个性。有一篇的题目是《被抛弃以后》,作者以童话的笔法,用第一人称写道:我(诚信)绝望地沉下了海底,遇到一个贝壳。贝壳安慰说,不要伤心、绝望,总有一天,他会后悔,会来找你的。最后,那个青年果然千方百计地把它找了回来。原因在这个青年把诚信扔下水以后,那个艄公就把他劫掠一空。艄公说,你自己都把诚信扔了,我还和你讲什么诚信。诚信在被抛弃了以后,又转化为它的反面--从被抛弃转化为被追求,这就有一点思想了。另一个作者以第一人称说,诚信和健康、美德、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同为兄弟。而妈妈则为虚假。每天诚信都要受到妈妈的虐待。后来他出外寻找幸福,到了一个叫做虚假的城市。旅馆的老板本来笑容可掬,一听说他没有钱就把他赶了出去。这个老板的名字叫做"虚伪"。一个姑娘收留了他,她的名字叫做"同情",但是,他拒绝了同情。待他来到一个叫做欺骗的城市,人们强迫他行骗,他拒绝了,结果是他被打昏在地。一个姑娘救了他,她的名字叫做"可怜"。他不要可怜,继续寻求幸福,终于倒在了路边,一个叫做"运气"的人救了他,把他交给一个在破庙里的老人。他向老人诉说他追求幸福的绝望。老人取出一把叫做"公平"的秤,让他六个兄弟站在一边,他站在另一边。奇迹出现了,他的分量居然比六个兄弟还要重。从此以后,他继续出行,但已经不是为寻求幸福,而为传播幸福。

如此精彩的文章,使我惊叹。我不得不承认,如果叫我做作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题目限制又这么严酷,我写不出这样的水平。我把这篇文章的大意在电话中转述给舒婷听,她也十分惊叹,说:"我也写不出。"这些文章的杰出之处,不但在于构思独特,而且在于思想深邃。尤其是《寻求幸福》的寓言,寓意层层深化,第一层次,批判了虚伪,第二层次,拒绝了"同情",第三层次,离开了"可怜",第四层次,"公平"使它比之荣誉、才华、机敏、美貌、金钱有更重的分量。最后,第五层次是,当他再行出发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寻找幸福,而是传播幸福了。

这种现象似乎颇有些矛盾,一方面,题目的限制性是如此之大;另一方面,出格的作品又是如此之多。原因可能是,第一,命题虽然在内容上限制非常严格,但是,在形式上留下了余地比较大;"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以,大量的优秀作文,都不是在思想上,而是在形式上,在观察的视点和角度上,有了不拘一格的天地。

有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大凡写实的作文,都比较平淡,而诉诸想像的构思往往因为超越现实的具体的、被动的描述,每每有独特深邃之处。

南京有一考生以《赤兔之死》为题作文,被许多媒体刊载和称颂。

文章的杰出之处,就在于它关于形式的创造性,作者的想像力和文言的驾驭力不同凡响。这就给我们一个宝贵的启示,仅仅是在形式上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就使青年学生神思飞越,做出了这么多精彩的文章,如果在内容上再少一点僵化的限制,那该出现多么令人鼓舞的情景啊。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这几年的素质教育,不拘一格的价值准则已经深入人心,一些有才华的学生已经能够超越题目的狭隘性作自由发挥了。如果说我们的基础语文教育有什么特别令人鼓舞的地方,这就是一个。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倒是我们的命题者,我们有些教师,是不是有落在了形势的后面的感觉?在一个省级考区,对《寻求幸福》这样一篇寓意深邃的文章,第一轮评分的时候,居然有一个评卷者只打了20分(相当于百分制的33分),可见,长期以来的所谓客观化已经把我们的一些教师折磨得连起码的评判能力都没有了。

这实在使我想到马克思的教导了: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同时我又想起了毛泽东在60年代就发出的警告:小将们在挑战,我们这些老头子,如果不向他们学习一点东西,可能就要完蛋了。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