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点评201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发布时间:2015/9/6 8:48:16

 

和其他许多省份都以感性材料命题不同,福建卷直接以抽象的格言式的话语命题,显然暗示着思辨的导向,不知为什么一些一线老师,居然看不出。

认为今年命题没有对立,是闭着眼睛说瞎话

有一位特级老师说:“去年的题目有对立的方面,但是,今年没有。学生要打开思路,不能狭隘地局限在一分为二看题目看问题层面。”这可真是闭着眼睛说瞎话了。

整个命题的精神就是对立的统一的思辨。第一句:地上没有路和后来有了路的对立;第二句:走错路和新路的对立;第三句:走不通的路和不敢走的对立。

不过,命题的对立,一分为二的。命题的要害还在于,矛盾(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例如,没有路,变成有路,条件是走的人多了,这是辩证思维的起码规律。第二句,走错路也就是走不通了,没有路了,但是可以变成“发现新路”,从错路到新路也是对立面的转化。不过,这里的命题是把转化的条件作了隐性的处理。第三句“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仍然是矛盾对立的转化。路走不通是结果,不敢走是原因。反过来说,只要敢走,联系到前面所说,走错路、走不通,恰恰是发现新路、走通一切路的条件。

没有一定的思辨基础,结果就很难逃脱套话

这个命题的思辨性很明显,而且不是一般的思辨性,是直接以抽象的话语而非感性经验材料作思辨的基础。表面上是三句话,实际上包含着三个方面,三个层次有机统一。这和美国托福的二律背反式命题有些相似,但是又不简单是两个相反的观念,而是把对立面的转化隐含在转化的结果之中。从精神上说,有点类似法国式的哲学性命题。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水平极高的命题。比之我省2004年的“十个名人”的命题,更有思维的深度和发挥的空间。

但是,这样的命题深邃内涵,特级教师却无法领悟,这也暴露了我省议论文教学的薄弱,主要是老师哲学基础的薄弱。对此命题的不理解,在特级教师中并非罕见。

另一位特级教师说:“近几年福建的命题导向是写议论文,如果学生按照命题的角度去写记叙文是不太好写的。而今年的题目是比较好写的。”其实,即使写记叙文,如果没有一定的思辨基础,仅仅围绕“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或者“走错了路,经过努力又发现了新路”,举些经验性的或者名人名言、传奇故事,主题仍然是单层次的。学生的作为有限,有些就不得不借助一些华丽词藻来装点门面,其结果是很难逃脱套话,因而也就没有竞争力。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