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典故和语义错位

发布时间:2015/7/28 10:11:22

 

朋友的孩子非常用功,家庭作业做得好,考试成绩也很棒。我不免称赞几句:“你孩子好争气,很聪明,有才华。将来准有出息,”

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却说:“什么才华?不过是笨蛋的才华,傻瓜的才华而已,没出息的种子。”话还没有说完,孩子的妈妈就笑了,而我却没有笑。

原来他所说的什么“笨蛋”、“傻瓜”、“没出息”,都是他妈妈平时骂他的话。我听了便也笑了起来。

这里就有两层幽默的道理:

第一层:他妈妈说他“傻瓜”、“笨蛋”、“没出息”和他重复出来的意思(因为有了我的称赞)是不一样的,反差,或者语义的错位是很强烈的。正是因为这样,他一说,他妈妈就笑了起来。

而同样的话却不能使我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孩子的话原来有典故。原来的意思和现场的意思的错位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而我是不知道的。因而就不处在同一个语境里。这种事情在同事、朋友、夫妻之间是经常发生的。

一句话孤立起来很平常,知道这句话的典故的人,语义就发生了错位,所以笑得肚子痛;不知道其中典故的人,没有语义错位的心照不宣,当然莫名其妙。

从应用方面来考虑,要幽默得起来,办法之一就是尽可能把朋友说过的话在另一种场合中,在相反的,错位的意思上去运用。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