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解读《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发布时间:2015/8/11 16:16:43

 

这一首并不是苏轼最好的作品,在全部宋诗中,也不算神品,但是代表了一种风格,一种写法,非常典型。不仅仅是宋诗的,而且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其特点,就是全诗都是写景。诗中有画,是苏轼称赞王维的诗,其实苏轼自己也经常诗中有画。何止是王维和苏轼,整个中国的绝句和律诗都有这样的作风。这和西方的抒情诗歌不一样。西方的浪漫主义诗歌,更多是采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同样是写眼前的怅惘失落化为未来的亲切怀恋,李商隐和普希金不同,一个用图画,一个直接抒情。当然,这样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国的古体诗,如《古诗十九首》,就也是以直接抒发情感为主的。这种手法在唐以后的古风歌行体中,仍然有相当的分量。

不过这一首,则是以视觉图画为主的绝句。整篇就是一幅图画,也没有在第三句第四句让句法发生变化,更没有从描绘转入抒情,可以说是典型的诗中有画的杰作。当我们所诗中有画的时候,意思是,诗与画作为艺术形式,其规律有共同性。但是,在任何共同性中必然包含着差异性,统一中必有矛盾。德国文论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早就论述过诗与画的矛盾。现代艺术理论一直强调:画是视觉艺术,是共时直观的;诗是语言符号艺术,是历时的,二者的规律就有所不同。所以在苏轼说了诗与画的同一性以后,明朝人张岱就说过,诗中之画,画中之诗,都不一定好,而且有些好诗也画不出。他举“蓝田白石出,玉川红叶稀”还可以画,而“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就难画了。

诗与画的矛盾,主要是诗的时间延续性和画的瞬时性的矛盾。画只能是静态的,而诗则是动态的。苏轼这首诗,当然是一幅画,但是他的追求似乎就是要突破图画的静态。

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倒是一幅画,符合静态的规律。好在很有特点:黑云黑到像打翻了墨水一样,应该是很浓重的了。但又不是,只遮住了一部分山。这说明雨势来得很猛,还没有遮住全部。下面是“白雨跳珠”,很明显,是色彩上的对比,写雨的特点,不仅仅是云黑,还有雨白,其最白者为雨珠,“乱入船”,雨珠中之最白者,活蹦乱跳着,闯进船来。这里有一个疑问:船从何来?题目上写的是“望湖楼”,不是在楼上吗?应该是乱入“楼”才对。但是,文献没有给我们支持,只能设想,这是诗人的想象,或者是他在望湖楼上喝醉时想起当时乘船游湖时的情景。好在诗的空间想象性是比较浮动的。但这却是画所不允许的,在船上是一种画法,在楼上又是一种画法。这就说明,虽然是诗中之画,但是所遵循的仍然是诗的规矩,好就好在以诗的规矩突破了画的规矩,如果一味拘泥于画,就不但这一句成了问题,而且下面的诗就没有法写了。

如果说,第一、二句的“黑云翻墨”与“白雨跳珠”,是比较微观的对比的话,而第三、四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则于前两句明显是宏观景观的双重对比。第一重仍然是色调的对比,浓黑的云忽然消失,变成了明亮的天。这个对比是比较强烈的,因为有了水如天,不但是和原来的浓云遮山对比,而且水天一色,分外透亮。如果光是这样对比,还不能光是很杰出,因为这在宋诗中,是比较普通的技巧了。苏轼的才华集中的体现还在于第二重的对比,就是从相对静中有动的视觉画面,经过大动态的风云变幻,最后又定格在静态的“水如天”的静态画面上。这样的转折,之所以给读者以深深的触动,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心灵感应的动态过程。从色彩的黑白对转,到心灵的由动到静的变化,使得本来是静止的画面,变成了诗所同化了的额“动画”。而这种“动画”,对于诗人的内心来说,却是非常微妙的刹那。这是画所无能为力的。外在大变动,隐含着内在的隐秘的颤动,这样就使诗的优长克服了画的局限。

对于中国古典式抒情来说,直接的抒情是比较少见的,情常常与感联系在一起,“情感”一词可能由此而生。而诗缘情,情的本性就是动的。抒情诗之感,与画之感不同,就在于动。情之特点,在感而能动,故有“感动”之说(感动比之感触,更有情感的内涵)。感觉或者感触只有“动”了起来,才能表现感情,动有“动情”或“情动”之语。《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要“动”起来,才能借语言而成形。苏轼在以动画写情方面,似乎有意为之的。他的《有美堂暴雨》绝句有云:“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句句都是画面,幅幅画面都是“动画”。没有动态,就没有苏轼豪放派的气概了。这样的“动画”艺术,在宋诗中也不少见。王安石有《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前面三句几乎都是静态的画面,当然,其中多少有些动的暗示,如“扫”、“裁”、“护”三字,都是动词,但是在均为静态的画面中的微观动作,可以忽略的;到了最后一句,写的是门外的青山,明明是静止的,可是王安石不但把它写成了动的,而且是大幅度的运动:远远的青山居然主动闯进门来。这更可以说明:诗中有画,应该是心灵之“动画”,绝非仅仅是可视之静画。心灵之动画,更妙在可视之静态中蕴含着不可视之“动感”。这种动感是“动情”(或情动)的结果,又是读者“感动”的由头。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