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古典审美散文赏析原则和方法

发布时间:2015/9/28 10:34:06

 

拿到一个经典的文本,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大学,都碰到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文本经典,经过千百年的考验,它仍然有鲜活的生命,那么学生呢?读者呢?拿到这个文本,读起来没多大困难,只有极个别的文本,里边有一些比较生僻的词,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查查字典,现在有电脑,网络上一查就清楚了。作为一个教师他干什么呢?必须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来讲学生自己觉得是一望而知的东西,实际里面包含着他一无所知的东西。如果教师不能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层解密,那堂课就浪费了。教师自己生命的一种付出,没有价值。为什么不感到痛惜呢?有一个误区,就是把文本看成一个平面的结构,满足于一望而知。在我们内地中学老师非常重视语基。什么叫语基呢?就是语法和修辞。比如语词结构啊,语法结构啊、修辞手法啦,这个当然很重要。如果字都不认识,起码的语法修辞知识都没有,不可能进入文本。但是这些属于知识性的东西,都是浮在表层的东西,是很容易解决的,但是我们在内地发现一种情况:老师把极大部分生命花在这个不需要多强的理解力、才智,不能够发挥学生的聪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这个部分,所以就有了一种依从丧气的说法:语文课上与不上一个样,或者说得客气一些,上与不上差别不大。原因在那里?原因就是把文本理解为就是表面的东西,实际上这个文本包含着非常深层的结构。

一、文本是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

一个文本结构是一个深层的、立体的结构,我们先提出一个表层的结构,然后比表层稍微深入一点的是它内在的深度、深层的。

表层感觉、知觉和空间、时间的推移,主要是感知结构,我把它叫做意象,意象的群落。决定艺术的表层意象群落是否动人的,是它的深层的意脉。你们念中文系都知道,那么这个意象和意脉是它两个东西。意象是非常感性的、生动的,意脉是非常奥妙的。刚才白教授提到,一个经典文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面的意象的话,就是月亮。我们内地的许多的专家教授,在解读这个文本的时候,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我都懂了你还讲什么东西呢?你课堂上必须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有些专家就发现有东西可讲了,什么?“床前明月光”,这个“床”不是床啊。有的人说这个床是个椅子,原来我们中国椅子是没有靠背的。后来胡人那里学来了,有靠背的椅子。那么这是坐在椅子上看月光。或者更有人说这根本不是椅子,是个小“马札”,几根棍子撑起来用几根麻绳连起来的。这是有根据的。后来就进一步考证也不是这个,是用平平的方方的蛮好的一个墩子。考证来考证去学问做得很大,但对“床前明月光”还是没有解决,这好在哪里?我用我的意脉这个结构来分析,就可能不用像这些专家那样白费劲。 “床前明月光”,在床前看见,不管是凳子还是椅子,看见月光很亮很白,那么就“疑似”,好像不是月光啊,好像是霜啊,这两句提出一个问题。第三第四句就回答这个“疑似”,是霜呢,还是月光呢?“举头望明月”,看看月亮,结果:“低头思故乡”。原来提出的问题是是不是霜,究竟是霜还是月亮?这个问题扔掉了,这个问题忘掉了,一看月亮,想起自己家乡来。这是第一。第二,产生一个后果,头低下来了。有一种忧愁,是不是?发生一个转折。这个意脉的转折,一个感情的曲线,动人的原因乡愁是这样敏感,哪怕你无意去触动,它也会冒出来。至于他是坐在床上,椅子上还是小板凳上,这个没有关系,有一个专门研究家具的专家还说一定是小板凳上,不可能是坐在床上,因为唐朝的窗户很小,他不可能在里面朝上看到月光,胡扯淡。这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后来被一些学者驳得一塌糊涂。关键是你要懂诗。因为诗是写人的心理的,这心理很微妙,一刹那就过去了。这里有一个价值观念的问题。

我们面对一个文学作品,为什么不会分析呢?因为作品的表层是个天衣无缝的,带着很强的封闭性的。而意脉是深层的,隐性的,其连续性,是在语言的空白处的,我们的任务,就是突破它的表层进入深层的情感的意脉,这是一。什么样的情致意脉是好的呢?必须是独特的。艺术家找到自己独特的,跟别人一样的就没价值。分析它的时候,要把它独特的感情脉络分析出来。所以我们看春天的时候,最可贵的是写出来不一样。春天带来欢乐是好的,再讲就不好了。然后,有春天带来忧愁的,“是他春带江愁来,却不解带将愁去”,你春天把忧愁带过来,因为我年华易逝,壮志未酬,年龄一天天老,春天来了我忧愁。春天走了,我还在忧愁,可春天却不把忧愁带走。这是辛弃疾的诗。因为它很独特,又很深刻,而且它还有非常奇特的想象,这是我们讲到上次讲的,就是找到它意脉里边独特的东西,自己不可重复的东西。我上次这样写过了,这次可不能这样写。再强调一下,同样一个春天,可以产生各式各样的诗歌,古典诗歌我们讲了很多了。我给你看一首现代诗歌,艾青写过《春》,他写的上海龙华的桃花。龙华是上海什么地方呢?国民党警备司令部。那里关了好多共产党人,好多人牺牲在那里。艾青就想到龙华的桃花为什么这样红呢?艾青自己也被关在外国人的监牢里过,他的可贵就是他的感觉跟别人不一样。他写的龙华的桃花是夜里开的,然后他问了一句:“春来自何处?”春天那么艳丽,那里来啊?他回答了:“春来自郊外的墓窟。”郊外是龙华,墓窟是坟墓。春天来自郊外的坟墓,为什么?烈士的鲜血流在地里,使得桃花红了。今天不细讲了。

二、突破表层意象揭示中层意脉的起伏

今天讲什么呢?同样的春天,就是你们点名要我分析的朱自清的《春天》。我们要分析,第一,朱自清的自我跟别人有什么不同?第二,今天增加一个内容,人的感情决定了人的感觉的变异,我们讲过了。这个感觉的变异,除了和人的感情有关系以外,还和一个东西有关系,形式或者文体。在诗歌里的春天、柳树、花,同样一个作者和同样一种感情,跟散文里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讲上次讲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你们感到,它不是散文,是诗。为什么?这个柳是个普遍的、概括的柳。它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点明它是宫中的柳,还是农村的柳?它是早晨的柳,还是黄昏的柳?不交代了。因为它是诗。诗就可以这样的。你们念过闻一多的《死水》吧,他没说这个死水是北京的死水还是上海的死水。你们念过许多诗,念过舒婷的《致大海》,你们并不知道它是渤海,黄海,还是黑海,甚至也不知道她是早上去还是晚上去那个地方。如果有了早上、晚上、地点,那就是散文了。比如,在宫廷里边,有一株柳树,早上八点钟,春风吹着,我看见一棵柳树,碧绿碧绿的,像玉琢成的一样。它的叶子像丝织品的飘带一样,它是如此的精致,枝条非常茂密,但是它的叶子非常精细,让我感到天公人美。好像是有人设计的一样,这就是散文了。有了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而不是概括的,那就是散文了。

朱自清的《春》。表面上它也不像散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如果一般的老师,他会满足于春天的脚步,是个什么呢?是个隐喻。当然是对的,但光有这个好像不够。“一切都像刚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的眼睛。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分析什么?表层的感觉,春意盎然,深层的感情是朱自清特有的感情,但是又不像朱自清啊。这里有个什么感觉?小孩儿的感觉,有没有,同意不同意?这才是这篇文章的特点。这是一个孩子气的感觉,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形容词是非常丰富的,你们念过他的《荷塘月色》,他用起比喻来一连14个都不会重的。但这里写的非常简单,“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是谁干的?这是孩子干的。这说明人朱自清找到自己还不是自己啊,他当时写的时候四十多岁。由此可见,我想找到自己,这个“自己”是多元的,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他童年的记忆,他追求的是孩子气的感觉,孩子气的、儿童的、天真的心灵的经验,有限的他对春天的感觉,为什么?是他为了编中学语文课本特别写的一篇课文,就是给初中孩子看的,他调动了自己童年的记忆来唤醒孩子们对春天美好的诗意的感觉,因而这里写的明明是江南、江浙这一带的春天,他没有点明,因为没有点明,这就更增加了它的诗意,非常概括。所以说我们在分析一个作品的时候,表层的如果你就这么念下去,很容易陷入被动,被动就是跟着它转,叫被动的追随,教语文最怕就是跟着它转,非常被动地跟着它转,他写的都是好的。要化被动为主动,你要反过来跟他对话,怎么对话呢?上次我讲了,你想象你不是一个读者,你是一个作者。拿到《春天》这个题目,我写什么?他写什么?他是一个作者四十多岁了,这怎么是小孩的感觉,什么原因,这是它的特点,这是文章的目标。第二,这是他为编初中语文课本写的散文,他故意模拟一个孩子的感觉,把春天写的非常单纯、美好。再看下去,“‘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就更加写出孩子气了。孩子的天真、孩子的纯洁、孩子的好奇,孩子的经验的有限,一切都是新鲜的,而且目不暇接,非常热闹。

这就是文章的意脉,很特点。

但是,这篇文章它的写法非常冒险,为什么呢?因为他首先写草,然后写花、树、风,这样写法是最危险的。写得不好就像流水账了。将来你教学生写作文,先写花,再写草,这绝对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朱自清的这篇文章,为什么不是流水帐呢?因为它的意脉有特点。

朱自清写得还不错。虽然这样的文章,在中学课本里不属上等,连中等都算不上,但是很适合小孩念。为什么?草、树、花、蝴蝶、蜜蜂、风、雨,他都用一个小孩子的感觉把它统一为意脉了。表面是分散排列的,内在的感情、价值观念是统一的。所以说,你看,最后写到雨,写雨这一段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雨是最寻常的,他没写出什么特点吗?一下就两三天,特别好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你看,这雨下得安宁,这里情绪有没有变化?前面是目不暇接,很热闹,很兴奋,现在是很安宁,这叫意脉的节奏。老是一个劲地开心、兴奋下去,到最后会疲倦的,让它稍微安宁一下,然后走向结束。最后他总结了一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他是歌颂春天的,所以这篇散文有点像散文诗,“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其实最后一句,什么“铁一样的胳膊”是多余的。前面没有提这个感觉。前面就是小孩的稚嫩的感觉嘛。可能他觉得这样老是软绵绵的对小孩影响不好,来一点鼓动。

分析一个文学作品,要看到的情绪的变化,意脉的曲折。

情绪决定了感觉,意脉决定构思。在我心里,春天就是这么美好的,在艾青心里,春天就是那样的。在孩子心里是这样的。你们老师点名要我讲一讲《一件小事》,这篇文章,关键就是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车夫把一个老太婆弄倒了,也不知是谁的责任。车夫宁愿把顾客丢在一边,把老太婆送到警察局去了,因而感觉这个车夫人品很好。因而觉得自己渺小,因而觉得他背影高大。这是抒写自己的感情,但是,人和人要交流,感情是不能直接交流的。它直接表达出来,往往对方没有感觉。比如这个车夫的伟大、高尚,你没感觉,要让你有感觉,就强调一下自己感觉的效果:我觉得我自己变小了,我觉得他变高了,就是我被感动了。我不是写过一本“论变异”的书吗?在描写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关键,叫写感觉的效果。他很伟大、崇高,这样说,我没有感觉,我说,我感到他变高了,我变矮了,这就可能感动人了。我还记得冰心在1959年的时候,那时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刚刚建好,我去看了一下,有很多感动,就写不出来。冰心写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至今一直记得,她说,走进人民大会堂,很辉煌。我像一滴水流进了大海,感到一滴水的渺小,但同时,又感到一滴水在大海里的伟大。我觉得这样的写法很艺术。她就写一个心理的效果。你要写自己的感动,你要写这个辉煌,人家没感觉,你写心里一种变异的感觉的效果。我曾经跟美国的大学生讲过,中国人很浪漫。“记得绿萝裙 处处怜芳草”,因为我爱人的裙子是绿的,和裙子一样的芳草我都很爱,感觉的效果。这个效果是一种变异的效果。我昨天讲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我们是知己,哪怕你住在海南岛,像住在隔壁一样。如果不是这样,反过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哪怕我把房子建在中环吧,听不到任何的车的声音。这是感觉的一种效果。“月是故乡明”,因为我爱这个故乡,所以月亮比别的地方更明。“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我爱她,所以她特别美。这就是感觉的效果。如果你从正面写写不出来,从侧面写,有一个办法,写效果。《一件小事》,主要是一个感觉的效果,可以这样武断地说,如果没有这个小和大的变异,鲁迅的《一件小事》可能就写不成了。

三、同类相比:现成的可比性

分析散文的特点,第一个办法,用还原的办法,本来不是这样的,而你却这样写了,这就有了矛盾了,就可能分析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理清贯穿在全文的意脉。还有一个办法是什么呢?叫比较的办法。就是同一类散文,同样一个春天的题材,那么换一个人来写它就不一样了。我们来看看,有一个北京作家林斤澜。他也写春天,他写春天很有意思,他公然表示,不喜欢类似朱自清先生那种春天,他并不认为那种春天是美好的。他的春天这样讲:“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朦胧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的味道”。可见同样是春天在不同个性的作家感觉里产生变异有多大。这如果还不清楚的话,再看,他写北方的春风来了,不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了,而是“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迈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这个朱自清受不了了,但是他觉得挺好。好在哪里呢?“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噶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他觉得这很生动,很过瘾,这是另外一种美,你看到了,跟江南的春风柔婉是不同的,是粗豪的。朱自清的美是温文尔雅的,天真的、孩子气的,而这里不是讲优雅,“河水开裂”,“树枝刮折”,“轰的一声”,“噶的一声”,好像是很原始的,房子的木头架子都想起来,这在朱自清可能觉得是很可怕的,倒下来会死人的,但他觉得很美。美得可怕,但是是美好的,因为作者想到,冬眠之后的伸懒腰、动弹胳膊,松动浑身的关节,这里面有一种痛快的感觉。这个感觉是属于田野里体力劳动者的,不是文人的,这透露了美感的区别。前者是江南的、文人的,后者是北方的、劳动汉子的。

所以说作者要找到自己,读者要还原,还原什么,把人还原出来,这是两个不同的人,两种不同的美学追求和趣味,两种不同的个性,这是关健。

回到你们要求我讲的《爱莲说》,像这样的文章怎么分析?它是篇散文,很具体,但是很有诗意,关键我分析作者如何找到自己,找到独特的对莲的感觉和情感,而这里,它给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就要比较,同类的比较,它不像朱自清没跟别人比较,他自己也比较了。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可爱得很多啊。“陶渊明爱菊”,他本来是讲莲花,但不从莲花讲起,从菊花讲起,跟菊花比,为什么跟菊花比,菊花具有权威性。陶渊明的菊花已经变成家喻户晓的、文人清高的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经成了脍炙人口了,我这个爱莲也很权威啊,我敢跟最权威的花比,陶渊明爱菊,这是一,这是唐朝以来大家都爱慕的,唐朝也是很权威的,但是我独爱莲,这里就是比较了。然后他跟菊花和牡丹相比,强调莲的一种特点,强调自己个人的独特的寄寓,我的个性,我的情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个现在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了,甚至已近进入口语了,这句话好厉害,“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他讲为什么爱莲?其实这几句蛮难弄的。第一个,它出淤泥而不染,它写的是莲,从淤泥里长出来的,他没有染成黑的,同时,由于他跟人联系在一起,写的就不完全是莲的特点,同时又是人格的特点。在那污浊的环境里面,不受污染,这句话是是使这篇文章成为经典的关键。写的是对立面,淤泥和不染,里面有个哲理啊,那么污浊的环境里自己保持一种清高,“濯清涟而不妖”,“清涟”是非常清的水,污泥是根啊,清水在里面密但不显得轻浮,在污泥里面,它没有染上污点,但是在清水里面也没有显得妖艳或是轻浮。在恶劣的环境里面,它没有同流合污;在比较清静的环境里,它也没有轻浮。然后,“中通外直”,外面看着是直的,但里面有空相通;“不枝不蔓”,很正直,没有斜枝逸出,一方面莲的特点,同时又是人品的特点,这里用的一个办法叫象征,象征也是一种变异啊。我看到莲花我就想到人在恶劣的环境里保持清高,在那么清静的环境不要与世沉浮,不要有世俗的观念。外面笔直的,但是并不是很僵化的,很通达的,非常直,没有斜枝逸出,表示一种正直的品质。 “香远益清”,这就是变异了,这个莲花越远香气越清,我对这一点表示怀疑,莲花的香气非常有限,稍远就没了,但是他有特别感觉,是因为他有特别的感情。他又强调了“亭亭静植”,竖在外面,非常清静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这个好厉害,写的是人,你远远看着很漂亮,你接近它加以戏耍不行,你看这个文人啊很清高,跟周围的环境不怎么融洽,你可以跟我君子之交淡如水,保持距离,互相尊重,太近了不好,太近了就亵,就有损清高了,那么这个是他强调莲花的个人的赋予它很多人格的特点,实际上写的是人格理想,但这个人格的理想又和莲花的特点紧密相连。我们联想起来不困难。

还原一下,本来是知识分子的人格和莲花没有关系的,但他把它弄得水乳交融,靠他的想象啊,这靠他的对文字的驾驭,既是不同的东西,又是同一个东西。然后,这完了以后,才进行真正的比较了。“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陶渊明的菊花我也不想否定它,它是花之隐逸者,这个对了,因为陶渊明是隐士嘛,当官都不愿当了,当官当一半跑回家了。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宫廷的、贵族的花,我也不特别赞美它。“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就点了题了,花之君子,所以前面所写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贯通起来,叫做意脉,归结为一点,这叫主题。

君子就是这样的。不完全是感情,还有他的志向,所以我讲情意脉,我也经常讲情志脉,因为我们讲诗言志,中国的“志”把“志”和“情”结合起来,这是志向比较多,人格比较多,人格理想。“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爱陶渊明之后没有了,这话不对。然后陶渊明之后就形成了传统,大家都喜欢菊花,这有一点造谣了,目的是为了强调莲花的爱。“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的很少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牡丹的爱很多,它太富贵、太世俗了,大家都是一样。把自己放在陶渊明同等的档次,而且说跟陶渊明同样是孤立,没人喜欢,但是我很喜欢,强调这样一种精神境界。

分析这个文章的时候,这个作者先找到自己,那么你读者跟作者一起对话的时候,设想自己是作者去跟他对话,要还原他自己,把人还原出来,不要满足于讲它的修辞手法、对仗,那个是需要的,但最关键的是人,人格的追求,这是一。第二,他如何把人格追求主观的东西变成莲的特点,莲花本和君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说是不是?莲花是跟农民有关系的,跟采莲的姑娘有关系的,跟你知识分子没有关系的,但是,就是要把它写得有关系,凭他的想象、凭他对语言的控制,也凭他思想的追求,人格的一种自我完善的追求。所以说我们感觉到拿到文本,一切都在文本里面,语言在那里,情感在哪里,人格在哪里,读得时候最初是看到语言,然后看到意脉,最后把他整个人还原出来。当然,这个人是不是真正这样,我不知道,我还没有研究过他,但是他的理想是这样,他希望自己成为这样。   

当然上课的时候,有些字可以研究一下。《爱莲说》,这个“说”是一个文体,《陋室铭》,这个“铭”也是一个文体,这个需要稍微查一查就知道了,今天不是我们要讲的,我们讲的还是一个客观的对象摆在面前,它表面上写的是客观对象,实际上表达的是主观的情感和志向,二者水乳交融,我们要把它还原出来来揭示出作者的人品、人格和艺术的追求。《陋室铭》啊,这个“陋”字你们可以去追究一下,“陋”现在是丑陋,在古代汉语里面,它不是丑陋的意思,而是狭窄、偏远的意思,估计刘禹锡这个房子可能很小,比香港的房子可能会大一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一个类比。前面是比较陶渊明的菊花,再比较牡丹,唐朝的,我喜欢莲花,是类比,这里也是一个类比。中国人立论,经常喜欢用类比,从先秦诸子以来就是这样,类比,寓言式的类比。山不高,只要有仙人就行了;水不深,只要有龙就行了,都是空的,最后归结为这个地偏僻,这个房间很小,但是“惟吾德馨”,我的品格和志向很高尚,这个地方就不是一个陋室了,而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怎么好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自然环境,但是自然环境的效果,外面的绿色到什么程度?在台阶上有青苔,那说明人来的不是很多,而且把台阶映绿了,我过去一直念成“苔痕上绿阶”,我觉得应该理解为“上阶绿”呢,就是绿色把它映得绿了,这个感觉就不一样了,绿得发亮了。“草色入帘清”,帘子里面本来没有什么颜色,房间里面,陋室嘛,草生在外面,能够映到我的房间里有草的颜色,说明这个人跟大自然的关系很亲密,很喜欢这个东西,他用这个大自然的环境来美化自己的陋室,同时来美化自己的情致,这是一方面。第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的房间那么小,那么偏僻,但为什么很精彩呢?因为来的客人了不得,来的是鸿儒,都是好很有学问的。都是大知识分子。“往来无白丁”,没有普通的老百姓,今天看来他有点知识分子的傲气,瞧不起老百姓,是客观事实。“白丁”啊,就是没有任何功名,没有任何学位、文凭的人,来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琴”就是没有经过油漆的那种琴,因为它是个陋室嘛。“金经”,我查了一下,是一种特殊的经,不管它。什么样的经我讲起来会一大堆。那么这个地方,要弹琴的话,它美啊,美在大自然的环境,美在来的朋友很精彩,美在我这里可以读书可以弹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也是有点对比了。可以弹着素琴,没经过油漆的,没经过很多装潢包装的琴,跟“丝竹之乱耳”,“丝竹”我猜想可能是有点气派的乐队,那奏出的乐章会悦你的耳朵,会让你感到烦,“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什么公文,没有什么表格要填。“劳形”和劳神是结合在一起的,那么这样的地方虽然陋,虽然小、偏僻,虽然没有世俗的大乐队,也没有来往的大公文,仅仅是有普通的这种乐器,这样的地方,“南阳诸葛楼,西蜀子云亭”,可以比诸葛的草庐啊。“三顾茅庐”,意思是说这里的人跟诸葛差不多。“西蜀子云亭”,那是杨雄啊,也是大学问家。可以比那么远的大学问家,这个房间虽然小、偏僻,虽然不怎么豪华,但是“惟吾德馨”,那我的心胸、精神可以比得上诸葛亮、杨雄。“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孔子称赞他门徒的话。虽然住在破房子里,一点不狭窄,一点不偏僻。

所以这里面有什么呢?你看他的感觉的变异。由于他的志向、情感,这么小的、破的、偏僻的房子,但是由于自然环境,苔痕草色,有一堆朋友都是鸿儒,由于他朴素“调素琴,阅金经”,正是因为这样,这个陋室就不陋了,小房间就不小了,就变大了,大到可以和诸葛亮、杨雄的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用的方法跟鲁迅的是一样的。因为我喜欢这个人,这个人就变大了;因为我喜欢这个房子,房子就变得伟大了。为什么伟大?因为他朴素、自然,朋友高级,都是鸿儒。因而就可以写一篇文章,叫“铭”。这个铭原来是刻在钟鼎上的,用的是什么呢?用的是铭文,这里面有许多对仗的句子,有许多骈文的句法,有许多散文的交错,骈散结合,你们去查一查,估计有些水平不太高的赏析文都会提到。既有骈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个对仗、对称,结构是对称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又不对称了。对称与不对称的统一,如果一直对称下去叫人烦死了,太单调了。但下面又对称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又对衬了,是很严格的对仗,而且平仄有个讲究的。然后,又不对称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不对称。“调素琴,阅金经”是对称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不叫对仗,对仗不能有两个“无”,也不能有两个“之”,就是排比了。然后又对称了,“南阳诸葛楼,西蜀子云亭”,最后突然来了一个散文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孤零零一句,而且在结尾时,用反问句,就不但显得活泼,而且显得自信。总体风格既是非常严格的对仗,又是非常自由的表达。你们可以想,写一篇文章,你要做一个作者,去和他对话,他为什么不一直对称到底?

你还原的结果,就要想象,知道他这么写,同时想象他为什么不那么写。要化被动为主动。这是鲁迅在一篇文章里写到的。他说所有的经典作家,大作家,他的文本都是告诉我们要这么写,但是他并没有告诉不应该那样写。要知道他为什么不那样写,有一个办法。那大作家废弃掉的稿纸,都说明不应该那样写。但这样废弃的稿纸很少,没了。尤其中国古代那些诗人也没有把原稿和后来的定稿一起出版。当然后来比如现代西方的俄罗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复活》写了10年。光《马斯洛娃的肖像》写了七八次,《托尔斯泰全集》九十二卷,如果没有一点生命的长度你念不完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里面有一些残卷,有一些原来的手稿,都在,写一个配角女人的肖像,有好几个稿子。但是最好的我们知道改来改去改到最后的确很精彩。如果你们手头有我那个《名作细读》的话,我分析过肖洛霍夫写的一个很次要的角色,就是格里高利的朋友叫李斯特尼次基,跑到一个朋友家里,看到朋友的老婆。那个朋友的老婆已经徐娘半老了,但是他觉得她很漂亮。为什么?他在前线两三个月,除了伤兵和肮脏的女护士以外,没有见过女人。所以他一看到她就觉得,她的脸上有一种正在逝去的美。这是细细地看的结果。被她吸引了,到什么程度呢?人家和他讲话,他答非所问。他盯着人家看,人家讲话他都没听见,这叫效果。所以说我不太赞成“肖像描写”,他不是写的肖像,而是写的这个人的心理。写景也是这样,不是讲“一切景语皆情语”吗?你要分析底下的情,《陋室铭》、《爱莲说》底下写的是感情和人格。同时,感情和人格都跟对象是不一样的。他如何把语言控制到水乳交融?这是我们的任务。

四、《隆中对》和《三顾茅庐》:文学规范形式的深层分析

文本分析到意脉,分析到人物的感情,把人还原出来,是不是就够了呢?不够。文本分析的第三个层次,是文体。过去我们者囿于内容决定形式,把文学形式不当一回事。事实上,内容并不决定一切形式,形式,我说的是文学的规范形式,而不是原生的形式(包括生活形式和心灵形式),相反,有时,会扼杀内容,强迫内容就范,预期内容,衍生内容。

为了讲得更清楚一点。请允许我从《隆中对》讲起。

我之所以要讲这篇,就是上一次你们一个老师在会上讲了一句话:“《隆中对》怎么讲?讲什么东西啊?被动地顺着文本去领悟的话,的确没东西好讲。但是你主动地去想,这里表面上是历史这样一种在中国古代很特殊的文体,实际上是文学作品,是散文。为什么呢?《隆中对》发生的时候,刘备和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当时是27岁,刘备(161-223))比他大二十岁,四十七岁。写的是两个人的密谈。“因屏人曰”,两个人关在密室里面谈心,秘密地问答,有没有人记录?没有。没有录音机也没有摄像,这个时候,陈寿——《三国志》的作者在哪里?还没出世,那么什么时候出世呢?26年以后,他不能一出世就写《三国志》啊。他还要等到长大了,有了文学史学的修养。陈寿什么时候开始整理诸葛亮的遗文呢?41岁。加上他出生以前的26年,就是这件事过了67年,陈寿才写《隆中对》。你想想看,也许他参考文献了,但是恰恰是诸葛亮当宰相,蜀国没有史官。中国的史官制度很严密啊,皇帝做了事都要记录下来的,叫《起居注》。陈寿在《三国志》里面批评诸葛亮没有设史官。由此可见,没有官方的文件。陈寿写六十七年前两个人的密谈,根据什么?根据口耳相传,根据片段的文献。这里面有多少的想象?有人就说了,六经皆史,甚至主张六经皆诗。这一方面是有道理的,免不了有虚构。但他虚构的是历史,而不是小说。为什么?他根据的后来诸葛亮的历史实践和当时留下来片段的传闻。这篇散文跟抒情散文不一样,怎么不一样?限于记言和记事,史家笔法,就是杜绝抒情,把褒贬工藏在叙事之中。这叫做“春秋笔法”。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这个八尺要解释一下。八尺不得了,现在的两米六了,比姚明还高了,世界上没有这么高的人。考证一下,当时的七尺呢相当于现在的七、八寸左右,也有一米八左右。管仲、乐毅,都是名相。“时人莫之许也”,有一个字要解释,“时人”,当时的人,没有人同意。只有一个崔州平、徐庶,号叫元直,两个人比较要好,所以非常推崇他。“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这里面寓有写文章的人的倾向。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蜀国已经灭亡时,陈寿随着刘家王朝一起投降了曹操。以后是司马氏掌权的晋国了,他成了晋国的文官。你看,这是历史性的散文体裁啊,跟抒情散文不一样。中国史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实录”,限于记言,记事,它不加形容,不流露出自己的主观的倾向。杜绝抒情。有批评有表扬也不能讲出来,要藏在字里行间,叫“寓褒贬”,褒就是表扬,贬就是批判,这是孔夫子传下来的“春秋笔法”。有时,他的倾向就在一个字,一个句子当中。例如,他对一个人的提法不一样,就表示他的倾向不一样。写到刘备,还称他“先主”,作为一个史家,还承认有过皇帝的地位,不过,史官有史官特殊的分寸,不像称曹操那样称他为(魏)“武帝”。刘备就说了,你跟他一起来。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就是你要去拜访他,叫他自己来对他就太不尊重了。“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个刚才我讲了。去了三次才见了。“凡三往”从哪里来的呢?这有根据。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因屏人曰”,把其它人都赶走。下面刘备讲的话,就很难完全是实录了。刘备的话,完全是陈寿想象出来的。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这话是事实,大汉王朝已经要崩溃了,“奸臣窃命”,曹操啊,“挟天子以令诸侯”。“主上蒙尘”,把皇帝当作傀儡一样,搬过来搬过去,中央王朝处于这样严重的危机之中。底下还有一句话,你们看出名堂来没有?“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这话有没有问题?陈寿在这里作为一个史官,他怎么设想刘备讲话,有没有表现出他的某种“春秋笔法”,他的“寓褒贬”?这里的关键是个“孤”字。你们当然知道是皇上的自称,如果不是皇上,是一方霸主,比如曹操、孙权,也可以称孤道寡。刘备这个时候,他不是皇上,皇上还没死嘛,他有没有像曹操、孙权那样拥有一方地盘,稳定地掌握着政权呢?没有。刘备这个时候很狼狈,打仗老失败,老是依附军阀,五易其主。先是依附公孙瓉,依附袁绍,然后又依附曹操、刘表,等等。“四失妻子”,四次老婆孩子都丢失了,连肝胆兄弟关羽都被人给俘虏了。后来到了荆州,武汉那个地方,投靠一个同宗,一个地方军阀刘表,刘表觉得刘备这个人有野心啊,留在身边,好危险。把他派到新野那个小地方练兵,这个时候他有多少兵马呢?大约两千左右罢。陈寿居然让他说,“孤欲信大义于天下”,好笑不好笑?县里的武装部长这样一个级别的人竟然称孤道寡,这就叫“春秋笔法”。读者可能有三种解释,一种是刘备想当皇帝,想疯了;第二,陈寿很同情他。把他称“孤”道寡,第三,陈寿讽刺他。当什么皇帝啊?一个小县长,小武装部长,两千人你想当皇帝啊?《三国演义》写到这一段,在“三顾茅庐”里,作者没有让刘备称孤,而是让他自称“备”,“备欲申大义于天下”。你看《三国志》的作者跟《三国演义》的作者对这个问题采取了两种态度,一种是让他称孤,有当皇帝的感觉,一种是把他当作有志向的人。你们去考虑。 “春秋笔法”是微言大义的。然后,“欲申大义于天下”,意思当然是,想统一天下皇帝,但是,陈寿不让他不说我想当皇帝,而是让他说用我的“大义”,道德、政治的理想,获得天下的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接受我的领导,说得多么委婉啊?陈寿除了让这样说以外,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不让他说我要跟曹操去争夺政权,只让他前面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可是不让他说,我要用武装力量,消灭奸臣。“申大义”而不是武装斗争,是儒家的理想政治哲学,用道德理念来赢得仁心,然后来恢复刘姓王朝的统治。这里说得是很坚定的,但是,说到现实中的自我时,却又是很谦虚的,甚至说是很卑谦的。“智术浅短”,没有本事;遂用猖蹶”,承认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你说该怎么办?刘备的言外之意,针对最主要的是谁?是曹操,“奸臣窃命”嘛。诸葛亮怎么回答他:“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原来袁绍力量大,曹操是出身又低,曹操的出身很差劲,祖父是个宦官。宦官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宦官弄了个养子,这就有了曹操。曹操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好夸耀的,出身很不好,他比袁绍,袁绍是四世三公,世袭的贵族,实在是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是,为什么能以弱胜强呢?“非为天时,亦人谋也”,不是老天特别看重曹操,而是他经营的好。讲完了一般的道理,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刘备的“奸臣窃命”的问题,而是说曹操碰不得,“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奸臣”就是“窃命”了,不义了,你光凭那个正统的“大义”,是奈何他不得的。根本不能和他硬碰,这就是诸葛亮的厉害了,这个人的眼光看得很远。你现在力量才这么一点点,曹操百万之众你怎么打。诸葛亮看出刘备思虑的焦点不对头。他要争夺政权,眼睛老盯着曹操的政治中心。刘备心里有个战略思想,诸葛亮看得明明白白,那就是“中原逐鹿”,要取得政权,主要在中原这个地方。诸葛亮给他迎头一棒,那个地方不行的,人家一百万人,又加上中央王朝的合法性性。脑袋不能往硬石头上碰。那么江东,也就是江南一带,那个地方也不能碰。姓孙的“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孙权这个家伙,那个地方它隔了一个大江,地势很险要,老百姓拥护他,而且他建立这个独立王国已经三代了,先是父亲,再是哥哥,再加他,第三代。而且用人政策很对头,这个地方虽然不能碰,但是可以当作盟友。然后,他说有一个地方你需要注意,荆州武汉这一带,“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这个句子很漂亮啊,平常谈话,哪里有这么精致的对称结构啊。你看,“北据“利尽”“东连”“西通”,节奏是统一的,词汇又避免了雷同。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他说这个地方就等于送给你的,你先在这里立住脚,然后,向到四川发展。这个地方,是天府之国,也就是在资源上,财富上,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天堂。在军事上,政治上可以说是个空档。统治那里的刘璋又很“暗弱”,就是不明大局,没有眼光,昏庸愚昧,应该到那里去建立根据地,在有才能的知识分子有希望有一个好领导,那么你有什么优势呢?第一个优势,你姓刘,正统王朝,“信义重于四海”,这不是胡说八道吗?刘备屡败屡战,打得落花流水,老婆被人家俘虏了,肝胆兄弟被人家俘虏了,儿子差一点没有了,“信义重于四海”会这样吗?这是诸葛亮说的,还是陈寿对旧主人刘备的感情的流露,你们自己去研究好了。这个根据地有个好处,地形比较险要,有利于“保其险阻”,然后,“西和诸戎”,然后少数民族,你和他和好,“南抚夷越”,南面的小数民族你也和他结盟。你有了根据地。然后,和孙权联盟,把这个独立王国搞好。

所以说诸葛亮的伟大在哪里呢?他把刘备脑袋里一个结给解开了,刘备老是想着中原。诸葛亮说,你不要老是想着中原,不要想曹操,甚至孙权那边你也不要去想,你想的都是空的,然后,有了这个根据地以后,后方安定,自己治理好,外交你和孙权联盟。三国鼎立以后,你一国去对两个国不合算,你联合孙权,两个打一个曹操最合算。然后你自己管理好国家。当然这还不能申大义于天下,统一国家,匡扶汉室。要等待时机,一旦“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你不是有部队已经占据了荆州吗,再向河南那一带前进,去打曹操的老巢。然后,另外一支“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你只要从四川往北打。是就往陕西打,那里是长安旧都。你只要这样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你这样两支部队一出去,所有的老百姓马上给你送军粮,欢迎你来。“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如果是这样的话,诸葛亮讲话讲漏嘴了,“霸业可成”,“霸业”。中国古代统一国家有两个道啊,一个是“申大义于天下”,是王道,凭的是儒家的理想政治,理想人格;霸道则是武力统一,枪杆子出政权。这就是所谓 “霸道”“霸业”。

你看看这两个人谈话,有的是真话,有的是假话;有的是人话,有的是鬼话;有的是胡话。诸葛亮固然很聪明,给刘备拨云见日。你不要进攻中原,但诸葛亮也讲话漏了嘴,起初还说“将军信义重于四海”,还用的是王道的语言。讲到最后讲漏嘴了,“霸业可成”,完全霸道。霸道在中国古代政治理想里面是个坏东西啊。所以说,历史文体的特殊性集中在几个关键词上:“大义”,“申大义于天下”,“孤”、“霸道”。这些要抓住不放,它一个字就代表一种倾向,一种讽喻,一种褒扬。还有一点,更不可忽略,就是贬抑。这是在字面以下的。诸葛亮固然有战略眼光。但是还是很天真。27岁的小伙子太天真了。天下有变,兵分两路,恢复统一。这在军事上是绝对错误的。蜀国有多少部队呢?后来10多万,还有说五万的。两路分兵,还打什么?所以毛泽东就说这个是错误的。毛泽东之所以能打赢仗,叫集中优势兵力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你那么一点点人马还不集中起来,不是去送死吗?这是胡扯。在军事上是冒险主义,从政治上是空想。哦,你部队一来,老百姓都来欢迎你,凭什么?就凭姓刘啊?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诸葛亮的这种空想已经破产了。但是,陈寿还是把它堂而皇之地写进去。为什么?这就是贬抑嘛。这句话到了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时候,就删掉了。所以说,这里我们看到虽然是一段历史,但是我们又看到文学家的想象,看到他几百字刻划了三个人,一个刘备,野心勃勃,本钱很小,但是有一条好处,他能礼贤下士,从新野到南阳。去找诸葛亮,那么大老远。我考察了一下南阳这个地方有个争论。湖北人说在湖北,河南人说在河南,甭管在哪里,至少一百多公里,有的说是两百公里。你想想,徐庶讲诸葛亮是卧龙啊,那刘备说你叫他来嘛。为什么?挺远的。一百多公里啊。我们印象里,好像很近,都受了《三国演义》的骗。三顾茅庐,骑上马,人家还没起身就到了,当时的交通那么不便,又没有公路,这是不可能的。刘备的本钱小,野心大,用对了一个人,就建立了独立王国,也就创造了三国鼎立的历史。但毕竟这个诸葛亮是个书生啊,没经过实践,好多空想。我们的阅读,就是要通过文本,把人物还原出来,这个人死掉近千年了,我们要把当时他的情境、心态、强点和弱点,从讲出来的看出没讲出来的,从英明的中看出空想的,从深邃的中看出幼稚的,这样才能把人物还原出来,再用今天的眼光去看,这个人就活了。都在表面上是记事和记言的文字里面。这里面我们看到陈寿对刘备的同情,对诸葛亮——一个失败的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充满了赞扬之情。这是陈寿的心态。然后我们看诸葛亮的心态,真是生动极了。小青年,我不知道当时他那个信息哪里来的,他在河南或是湖北那个地方,他怎么知道四川呢?当时又没报纸。他怎么知道西边的陇越,不知道怎么来的。反正也许陈寿把他理想化了。所以说,然后我们看到诸葛亮这个人真是被他写得活灵活现。如果你们再有兴趣的话,去拿《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跟他比,又有不一样。《隆中对》固然有对诸葛亮的歌颂,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差不多,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充满了悲剧色彩。还没出山,就有人反对。非常高明的人反对他,而且说他“不得其时”,肯定不能成功的。但是诸葛亮还是出来了。因为《三国演义》写得比较晚,他知道诸葛亮后来失败了,所以民间传说里一种神秘的、未卜先知的气氛,对诸葛亮的出山一方面是乐观的颂扬,一方面是悲剧的氛围,也非常精彩。

以上讲的是,规范形式对于形象的构成,不是完全被决定的,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对内容起决定作用的。同样是“三顾茅庐”的题材,在不同的文体中,如在历史散文和小说中,就有迥然不同的表现。

五、《小石谭记》和《江雪》:形而下和形而上

现在我们来看,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文体中,表现出来不同心态。我们先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开始吧。对这篇文章,学生肯定觉得没多大困难,除非有几个字不认识。查查字典就解决了。可能他知道的东西也比较表面的。这是个经典了,很深刻的。我们到课堂上来,如果重复他们已经知道的,不是无异于催眠吗?一般的老师怎么么讲呢?比如说,介绍柳宗元的生平。柳宗元为什么跑到柳州来?因为他贬官了,政治上失败了,而且非常倒霉,到这个荒凉的、很穷困的地方。连住处都没有,寄宿在庙里,而且妈妈还死掉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理解这个文本有没有帮助?有帮助。但是要注意,把这种痛苦的遭遇去硬套文本分析的话,那就有可能歪曲这篇文章的主旨:既然他贬官了,政治上失意了,生活上非常困顿,心情非常不好,那么肯定到这个美好的地方也是心情很糟。怎么会好得起来呢?因而有一个教授,很著名的教授,专门研究唐宋诗文的,学问肯定比我大。他写文章说,这个《小石潭记》的好处,第一,先从远处写起,然后写到近景,然后从近景写到特写;第二,写出了痛苦的心情。即使是分析潭里的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里明明是鱼很快乐,是因为什么呢?看的人觉得快乐。是吧?而且呢在开头就说,他到了小石潭前面,“心乐之”,很喜欢这个地方,可是这位教授因为过多拘泥于柳宗元的传记。这个学问的压力太大了,以至于他觉得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怎么会快乐呢?“似与游者相乐”,他就硬套了,说不是快乐,而是使人感觉到“人不如鱼”啊。作者的生平、个性、思想是有助于解读文本的,知人论世嘛。但是人是很丰富的,人的个性、精神是很丰富的,也许他今天非常痛苦,主要是很痛苦,但到了一个地方突然发现一个自然的风景很美好,他觉得安慰,他的痛苦就解脱了,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轻松一下,这是很自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跟文本的关系是很丰富的。黑格尔提出过“这一个”,也就是个性的不可重复的意思,但是,对于文本个案来说,这是不够的。一篇文章,哪怕是一部长篇小说,都不可能穷尽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一个作品个案只能是一个人心灵的一个片断,一个侧面,一甚至是一刹那。所以严格说,不能笼统说,“这一个”,只能说“这一面”,“这一刻”。苛刻地说,就是这样说,也是不完全的,这一面,不是平常的一面,也不是平常的一词。在这方面,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深邃的观念:“超出平常的自己”。朱自清的确有同情共产党的一面,有不满国民党政治手腕的一面,的确有家里一家老小要养,自己不能参加革命的苦闷,但是他是不是从早上八点钟痛苦到晚上九点钟睡下呢?那这样活得也够累的,还写什么文章?政治苦闷,只是平常的自己,而《荷塘月色》中明明写的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他就是为了暂时摆脱一下,家庭的伦理的压力到清华园的一角去散散心,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轻松一下而已。轻松还没有完结,却发现回到老婆孩子身边了,这就恢复了平常的自己。其实《小石谭记》写的就是柳宗元在这个美好的境界中如何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这里我们怎么分析呢?学生都知道了。“篁竹”,还需要解释吗?不能停留在客体上,而早应该分析客体意象背后主体情和感。他写小石潭是美,写潭水之美,题目点明了的。但是一开始不写小石潭。不写看到小石潭之美,而是先听到它的声音之美。所以说要分析文本的时候有个技巧,不要被动追随。而是要主动,不是以读者的身份光是看到他写了什么,而是以作者的身份去想,他没有写什么。被动地读啊,“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这没什么好讲的。你想,本来是写潭水之美,潭水之美是走近了看的。但是,他偏偏不写。他先听到水声,被它吸引了。小石潭很美,先是水声之美,美到什么程度呢?“隔篁竹”,声音之美啊,还不是唯一的,还有环境之美。这个声音从竹子林里边传出来。篁竹是很美好的象征,你们去查一下典故。闻水声,如鸣佩环,这个声音很好啊。环佩是玉,是美人之所佩。这不仅仅是一种声音,而且蕴含一种文化品位。这个声音美到什么程度?一个是环境美,在竹林里传出来;一个是它的声音美,是玉石之声。这个玉石不仅仅是石头的声音。还原一下,石头打石头,玉打玉,不一定好听。但是我们的文化传统里玉的声音是代表一种高贵的品质。“心乐之”,觉得很好,被吸引了。这就“超出平常的自己”了。下面就产生了一个因果关系。什么关系呢?“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表面上是我喜欢它,就把本来很美的篁竹砍掉。这写的是声音美的效果,美到什么程度呢?我要把竹子砍掉,本来砍掉竹子,走进去很麻烦的,为什么还要去?被吸引了嘛。潭水声之美啊。“下见小潭”,看到了,“水尤清洌”,不但是很透明,而且有一种寒气。你们用感觉的分析,不但是看得见,而且用皮肤感觉到。然后写这个石潭之美。“全石以为底”,如果我们被动地读,说这个石潭不像我们看到的普通的河床那样是乱石头一大堆,而是一个整石头像一个大盆子一样的。但是,这里写的不但是石头的河床,同时写水的清。水不清你怎么看到整个河床呢?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个地方也很精彩。你们去查一查坻、屿、嵁、岩什么意思,这个不难的。但你光这样还是不懂。为什么?他写出了这个石头的特点。河床是整个一大块,看到河边上的石头和它不一样,这是比较散乱的,而且各式各样的,这是一。这写的客观的特点。同时,作者的心情和语言的特点。前面写的是比较长的句子,后面突然来了这个句子非常短:“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你想想啊,他描写那个石头,居然每个句子只有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名词,就是一句。这马上让我们想到,这可以形容一下嘛。柳宗元不是没有形容能力。柳宗元形容石头的能力是很厉害的。那么,我不得不引用一段。柳宗元在另外一篇散文《钴鉧潭西小丘游记》里面,同为《永州八记》中的一记,他写的石头就不是那么简单的,对石头的描写就用了排比的句法。“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面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他不是没有形容石头的形状的资本,他有充分的语言来形容,但是,他这边不用。就是名词一句,唯一相同的,一连四个“为”,四个宾语都是一个字,。每句一个名词,没有形容词,却达到了描写的效果,表现了复杂的山石形态。而语词的句法是如此单纯。这不但是自然景色的奇观,而且是语言的奇观。前面是参差的长短句,后面是整齐并立,没有形容和夸张的短句,发挥了古文优于骈文的人工性的长处。因为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写的是古文啊。不是齐梁的骈文,四六对仗。而是节奏有张有弛,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余光中先生强调,中国古典散文,包括他所追求的散文,除情感以外,就是节奏,节奏也是抒情。我觉得他有道理。至少在这里看出来,他故意来节奏短促并立短句,强化一种历历在目,不暇迎接的感觉。柳宗元故意把语言控制得很紧,是一种特殊的追求。那么在这篇文章里是这种追求,在另外一篇文章里是另一种追求。可以说是“超出了平常的追求”。但写到后面的树的时候,他还是有形容的,叫:“青树翠蔓,蒙络遥坠,参差披拂”,排比。这里就写出了青的颜色,翠的枝叶,而且呢,分别用了“蔓、蒙、遥、络、坠”、“参差披拂”,写了枝叶茂盛,互相交错,突出了这个地方很原始。

写到这里还没有真正写到小石潭。最后写到小石潭那个水,刚才说,写石头,因为它水很清。下面写到鱼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这篇文章的生命。这里写的是鱼,实际上写的是什么?“皆若空游无所依”,这是作者的智慧,作者的艺术感觉。作者艺术语言的精致。这个潭是空的吗?鱼会飞吗?空的就是透明。有水而看不出水来,以至于鱼像悬浮于空间,“无所依”,没有水一样的。有水像没有水一样的。写的是水的透明。这还不够,再写。“日光下彻,影布石上”,这写的是鱼的影子在河床上,实际上写的还是水。如果水不透明,鱼的影子你看得到吗?这就是作者的精致了。用鱼的影子来反映“日光下彻”水的透明。这是一种技巧,也是作者心灵的精致。“似与游者相乐”,实际上是这个作者心里在欣赏,感到安慰、快乐。他一直受压抑,被贬官,很贫困,自己住在庙里面,妈妈都死掉了,很痛苦。在这里他感到在大自然中得到安慰。超脱了平常的苦闷,不可能产生“我都不如鱼那么快乐”的感觉。

我们作一个文本的分析还有一个办法来丰富它,什么?作历史的比较。写水的透明在中国古典散文里是很多的,我们联系一下,看看柳宗元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原来南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就有写水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的透明,人家已经写得很精彩了。“千丈见底”,这是很夸张的。非常绿,非常透明,鱼、石头,都能看得见。到了《水经注.洧水》里面:“渌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这都是写水的透明。郦道元是在正面描写水的颜色,在这个基础上,再用鱼的可视效果来强调水的清澈。如果说柳宗元抄了郦道元,那就没多大意思。它之所以成为一个经典名篇,它肯定有它的创造。我来分析一下看你们同意不同意。到了柳宗元这里干脆不提水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鱼还在,干脆从正面不提水了,就看见鱼“空游无所依”。他用的方法是,不写正面,而侧面写效果,突出水的清净。正面写的是日光,日光照下来,鱼的影子落在石头上,更加有智慧。日光落到水里没有变暗,可见水之清澈,这是一。再一个,石头上居然有鱼的影子,影子之黑,这是日光之强,这是水之透明的效果。吴均和郦道元的文章,都以鱼的可视来反衬水的清澈,柳宗元则进一步用鱼的影子,用黑来反衬水的清澈,用黑来写白,艺术感觉上的反差效果更为强烈。这可以说是柳宗元的一大进展或是一大发明,后来我推想影响了一个大家,有没有知道的?苏东坡的《记承天夜游》是你们中学语文课本里有的是吧?好在哪里呢?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写的是月光的透明,像水一样,用什么来表明月光的清澈呢?用竹柏的影子来表明月光的清澈。这和柳宗元用鱼的影子来表现水的清澈一脉相承。这个很奇怪,这个办法好像是中国人的发明,可是我看西方人也鞭辟入里这个道理。俄国作家契科夫的弟弟也写小说。他写信给他弟弟说,你写月光照着大地,大地一片什么迷蒙啊,写得那么多干嘛啊?他说你写月光怎么写法呢?说“月光照在大地上,有一个破的玻璃瓶子像星星一样发光”,表面上写的不是月光,但玻璃瓶子上的光是来自月光的,再来一句,“有一只狗走过来,后面跟着狗的影子”,这就写出月光了,不要罗嗦了。这跟苏东坡、柳宗元是殊途同归啊。写最亮的一点是玻璃瓶子,写最黑的一点是狗的影子,如果没有那么亮的月光,哪有狗的影子的?

所以说艺术它是很奇妙的,他的规律有的是超越国界的。

但是下面还有些地方“犬牙差乎”,“明灭可见”,我就不细讲了。最后讲,这个地方这么漂亮,但是有缺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但这个地方太冷了,又没有人,冷到骨头里去,“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个地方漂亮是漂亮,但是不可久居,没有办法呆下去,最后就走掉了。

这是散文,很现实的。我们说,柳宗元的心里是很丰富的,第一丰富,他政治的失意时失意,但是大自然得到安慰,超脱了平常的自己。但是大自然安慰在这里还有一个缺陷,没有什么人,冷到骨头里去,呆不住,我就走掉了。柳宗元写得很现实,喜欢这个地方但是很怕冷,但是这个地方他可以忘掉政治上的失意,但这是不是柳宗元的心里的全部的,不一定。在这里是很怕冷的,柳宗元在另外一首诗里是一点也不怕冷的,这就是《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就是绝对没有了,飞光了。“万径人踪灭”,“人踪”,生命的踪迹完全消失。“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整个世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老头子在那干嘛,在那钓鱼,不是钓鱼啊,是钓雪。有一位教授,还是很权威的,解读这首诗说:

 表面看来这不过是一首有画意的写景诗,在大雪迷漫之中,鸟飞绝,人踪灭,只有一个身披簑衣的,头戴斗笠在孤舟上,一竿在手,独钓于江雪之中。

请允许我讲一句真话,这样的解读,其实,没有揭示出作品深层的什么奥秘,只是把人家很精致的诗翻译成很罗嗦的散文。接下去作者似乎感到光这样翻译是不行,多少要讲出一点“深意”来:“但是,细细想来,却不只是写景,而另有深意。”什么“深意”呢?

在渔翁身上,作者寄托了他的理想人格。这渔翁对周围的变化这不毫不在意。鸟飞绝,人踪灭,大雪铺天盖地,这一切对他没有丝毫的影响,依然钓他的鱼。[ 袁行霈《清思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4页。]

本来讲到“人格理想”,似乎有点到位了。作者心目中诗中的人格理想,是什么呢?第一,大雪铺天盖地,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也就是他不怕冷。第二,他仍然专注于他的工作—钓鱼。概括地说,就是,这是一位不管天气多么寒冷,也要坚持不懈的钓鱼者。可惜的是,就是这“钓鱼”二字,使得作者的误读漏了馅。第一,人家写的“钓雪”,他却将之解释为“钓鱼”。“钓雪”和“钓鱼”,一字之差,却是两种价值层次。“钓雪”是不计功利的审美价值层次,是天地与人生的高度统一,超越于外部环境的严酷;是人物内心的高度平衡,也解脱了内心物欲压力。第二,钓雪的特殊性,还在于是“独钓”,孤独地“钓”,但是,这个人物,却没有孤独感:对于不但没有人为伍,而且没有任何生命与共的孤独,既没有感到痛苦,也谈不上欢乐,一味守定宁静的内心。这有点像陶渊明的”“心无心以出岫”中的“无心”的境界。而“钓鱼”则是实用功利层次。绝对的是“有心”的。有心,就是功利心,就功利而言,这位教授的阐释也明显不通,在这么寒冷的天气,即使不冻死,能够钓到鱼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回过头来说柳宗元,这个地方不是更冷了吗?但是,这是诗,诗比之散文,是比较形而上的,寒冷也好,孤独也好,在诗里可以是享受,这和散文当中的“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是两个境界。

文本不是一个平面,而是立体的结构,表层是感知的性质的,包括行为的、语言的过程的结构;深层是它情感和情致,诗言志嘛,情致的意络;更深层一点,则是形式的结构。这对于文学解读来说,是最为关键的。是文学的内行和外行最根本的分界线。

要知道,散文里的人,是个现实的人,他怕冷,怕孤独,不乏多么漂亮,也待不下去。但在诗里是理想的人,不怕冷,享受孤独,没有功利目的,那是一个无心的境界。

文本分析,要分揭示深层作者的个性、情感。是吧?这很重要。但是作者是很丰富的,他有政治遭遇,政治理念,但是他作为一个人是很丰富的。有些部分是有政治的,有些地方则没有政治。这一篇散文就是柳宗元在大自然中超出了政治的自己,暂时把政治忘却。    你们去看李白的诗和李白的散文。李白的诗里是非常清高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他散文里有多少讨好权贵的作品。如果在诗里他讨好权贵,就是败笔了。比如李白写歌颂杨贵妃的诗,是败笔。可散文的实用性,散文的那种吹捧自己,吹捧对方,这很正常,应用文嘛。

为了分析刚才我们用了一个办法,就是还原。本来你写小石潭,应该就是看小石潭,结果不先看,先写听;本来你写水,但你写石头,石头底下很完整;本来写水很透明,阳光很强烈,你写石头要有影子。这是还原。本来是,你设想自己作为一个作者,从已经这么写的中间看出他没有那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当然也可能有什么坏处。这是帮助我们进行分析的第一法门。但是,有了这样的办法,还是不太够用,因为,孤立分析一篇文章非常困难,最难的就是孤立分析一篇文章。分析的对象是矛盾和差异,有了差异才能分析。这就有了第二个方法,就是比较。比较有两种,第一种是同类的,第二种是异类的。同类的比较,用得多一些。因为同类,就有现成的可比性。前面我们就比较了同一作者两种不同形式的作品。

六、《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永远忧愁和无限快乐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不同作者,遭遇相近,同样写楼台登临的作品。一个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个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先说《岳阳楼记》。

一位教授告诉我,有些老师至今还受机械唯物主义的束缚,讲到一篇文章为什么的时候,不是说,作者写了他熟悉的东西,就是说,他善于观察。这不但是,从哲学上讲,从文学理论上讲是不通的,就是从阅读经验上讲,也是经不起检验的。有的时候作家写出好文章,他根本就没有观察,只是由于他内心储存比较多。他的文章,甚至比天天在那观察的人写得还好,你们信不信?许多人都以为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肯定到岳阳楼去了一下,去观察了一下,把酒临风,体验了一番。余秋雨就是这样,还写了文章,结果给那些反对他的人抓住了,这是硬伤。余秋雨你没有文化。余秋雨也怪,他就是死不认帐。

实际上当年,范仲淹政治上失败,自己先请求下调到陕西前线,负责那里的国防事务。后来又贬到河南邓州,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下放。他的朋友滕子京在湖南。他重修了岳阳楼,就画了一幅图,叫《巴陵胜景图》。写信请范仲淹写一个“记”,当时,他还在陕西前线,军务繁忙,就没有写,过了一年,到了邓州了,可能是有点闲暇了,就写了这篇文章。范仲淹不可能把河南邓州行政工作放下,跑到那么湖南岳阳写文章。他写的时候就根据图画、想象,完成了这篇名文。很有意思的是,这位滕子京也会写文章,政治上也是蛮厉害的,也是主张抗战打敌人的,他也写了一些文章。现在我查到他的文章这样写写岳阳楼,洞庭湖:

东南之国富山水,惟洞庭于江湖名最大。环占五湖,均视八百里;据湖面势,惟巴陵最胜。频岸风物,日有万态,虽渔樵云鸟,栖隐出没同一光影中,惟岳阳楼最绝。

这个人是天天在岳阳待着的人,对岳阳楼非常热爱,天天面对洞庭湖,就写了这么几句干巴的话。天天观察的人写的不如没有去过的人。这位腾先生还写了词,更蹩脚了: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

君山就是洞庭湖中的山,现在可以上去旅游了。小蓬瀛是小天堂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两句是偷来的,是从孟浩然那首名诗中偷来的。一共就六句话,就偷了两句。下面一首: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一共了五句话,又偷是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名句,真是没有出息到家了。这里有个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文章并不简单是客体的反映,而且是主体的表现。《文心雕龙》不是讲了吗?“目既往还,心亦吐纳。”你天天看着,心里没有东西,你就吐不出什么东西来,就只好偷人家的,反正那里钱起已经死了好几百年了。这里有个理论问题,你心里有东西,就是不去看,也可以写出大文章来。

范仲淹开门见山“予观夫巴陵胜状”,“予观”这是想象,不是写实,根本就没有来。接着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之大观”啊,很了不起啊,但是,一笔带过,“前人之述备矣”,人家讲过的,我不说了。“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是中国古典的描述一个大观的时候经常用的句法,陈寿写《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给刘备讲,“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因为概括力太强了,后世模仿的太多,就成了套路,《滕王阁序》也是这样:“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所以“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文人雅士,那些下放的、政治上受到打击的,“都会于此”,但是,地理形胜,人家都讲过了,这个没有什么了不得。范仲淹要写的,不是俗套的,地理风物,而是,来到这里的人士的情感的特殊性。“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览物”就是观看景物,这个不重要,景观大家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区别,重要的是“之情”,这就不仅仅是观察,而是感受了。不仅仅是感受,而感受之“异”,也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是要害啊。你的心灵、性格有什么独放异彩的吗?没有,就不要写了。以“得无异乎”为准则,来检验一下。这有什么特殊性呢?他分为两类,第一类是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应该说,这里多多少少还有点特殊的。就是说在这个阴天啊,登上楼就会感到悲凉。“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湖水非常浩荡啊,“浊浪排空”,是不是这样?范仲淹还没有去过。但是据一个真正去过的人袁中道,他说不是这样的,洞庭湖的湖啊,只有在春夏之交差不多有点像这样,到了秋冬的时候,洞庭湖的水很少啊,像一条小河一样: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

这里说明什么问题呢?艺术的感觉是比较自由的,自由在哪里的?自由在作者的心里,我是一个气魄宏大的将军啊,范仲淹是苏州人,来自江南的太湖边上,他可以把自己的气魄和太湖的印象送给洞庭湖,成为千古的名篇。你不能说他写的不符合实际,你就否决他,因为这是抒情的散文。这里有一个经验和形象的关系问题,少量的经验,尤其视觉的经验匮乏,有坏处,人生经验太少写不了大东西,但是也有好处,想象可以自由啊,根本没有去过岳阳楼,到了冬天那里就变成小河,你不知道,就不去管它,想象就自由了。就可以“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这样宏大的气魄,当然有洞庭湖夏秋之交的景观,不可忽略的,还有范仲淹这痊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心胸和气概。特别是“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这太精彩了,太独创了。本来是“薄暮冥冥”,与去国怀乡,“感极而悲”的,“猿啼”也是悲凉的。郦道元“”《三峡》中就引过“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是,这里却把“虎啸”和它结合在一起。这种在感极而悲”就带上将军的豪迈了。过多的观察,拘泥于观察,反而造成想象的负担。有些老师让你写作,先叫你观察,观察来观察去,观察太多了,反而不会写了。比如写你要写一个人,这个人长的眉毛怎么样,鼻子怎么样,头发怎么样,眼睛怎么样,说话时嘴巴怎么样,写了这么多怎么样,结果是不怎么样,因为你没有以一种特殊的人去看他,特殊的感情去看他。四十前,我看苏联一篇小说,其中有一句话,一看就记住了30年。他写一个投机倒把分子,怎么写?说他“一笑露出32颗金牙”,就这么一点点,不需要再观察别的了,所以说,这里隐藏着艺术的奥秘。

范仲淹写的这个“悲”还是有特点的,范仲淹是个军人,又是个文人,是个大政治家,因而他“悲”得很神气,很雄伟。“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你看,景色虽然阴霾,但是波涛起伏宏伟,把天上的日明和地上的山陵都淹没了,这样的人的心灵的极端痛苦,就极度宏大的环境结合起来,把极度悲抑放在极度宏伟的空间中,这就悲得很豪迈了,这是第一层。第二,这种豪迈,又因为“虎啸猿啼”而强化了。这个“虎啸猿啼”特别精彩。好多论者,只看到“猿”没看到“虎”,可能是被他们内心现成的观念遮蔽了。看不到,或者说不出,这个悲郁,悲得虎虎有生气。

到了“春和景明”的时候,就变成了悲抑的反面:“其喜洋洋”了。这个喜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宠辱皆忘。宠辱不惊啊,这里有一个典故的。唐朝有个官员。他在运漕米时船翻掉了,上级考评他中下。拿给他看,他很淡定。就因为淡定,就同情他:风刮起来,“非力所及”,考评中中,他还是很淡定,没有一点喜色。考评官觉得这这样的人品味很高“寵辱不驚”,最后给他一个“中上”的评语。

范仲淹所说的“宠辱不惊”,就是这样的精神境界。这个境界是很自由的,“把酒临风”,这里显然有一点范仲淹的夫子自道。比新唐书中那个官员,要潇洒得多。但是,范仲淹觉得, 

阴霾的天气,就很痛苦;春和景明的天气,就很快乐。这还不够理想。“或异二者之为”,这个“异”,是第三种境界,真正的仁人志士还有更高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能以客观环境好就很开心;不能因为自己遭遇不好就很悲哀。最理想的人格是,“是进亦忧,退亦忧”,即使在中央王朝掌权了,也不应该开心,因为心里忧的是老百姓。即使被下放了,不掌权了,心里忧的是皇帝,不管政治上失意还是不失意,都是忧虑的。这是个理想化的人格。不是为君主,就是为老百姓忧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说,在天下老百姓忧愁以前,我就要感受到忧愁;在老天下百姓享受安乐以后,我才能安乐。这就是说,这样的人没有权利为自己忧虑和快乐。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这样的理想化的感觉是不是太严酷了?确定天下的老百姓还没有感到忧愁的时候,这不难,但是,确定天下的老百姓都安乐了,这却是永远不可能的。这就是说,取消了自己在任何条件下快乐的权利。这样的高标准,不要说一般文人达不到,就是范仲淹自己,我看也没达到,他写过一系列的为景物而喜,为一己而悲的词。他写过送他的朋友《送韩渎殿院出守岳阳》,他的朋友大概是被贬官了。贬到岳阳,岳阳这个地方很小。而且“仕宦自飘零”这日子不好过,下放了。“君恩岂欲偏”皇帝哪里会偏心?这里的话是反话了,皇帝就是偏心了。才从四川回来,又到洞庭湖去了。因为他放来放去。“坠絮伤春道”,看那柳絮飘下来,心里伤心了。春天啊。“舂涛废夜眠”,在这船上夜里失眠了。“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那就当然就安慰一下,去吧。但是他同时很忧虑啊。跟皇帝、百姓都没有关系。你说他有关系也是间接地有,直接没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你说不要忧,不能为自己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啊。你这不是为自己吗?想家想得哭了。而且都不敢在栏杆上看月亮,要去喝酒消愁,消愁的结果呢,喝下去又变成眼泪。这里没有交代他的忧愁是为君为民的。当然也可能跟有点关系,但至少正面没有。

范仲淹自己处在被贬的地位,这是他在勉励自己,又对自己的思想提出了比平时更为严酷的要求,平时他可以打仗的时候甚至很想家,“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敢对着月亮,凭着栏杆去看,这是忧愁。但在自己被压制下去的时候,对自己特别鼓励,不能为自己忧愁。这是一。第二,这是我的一个解释,在诗歌里的范仲淹和在散文里的范仲淹有点区别。“诗言志”是个人的,散文,尤其是这篇散文是要公布在岳阳楼上让大家来看的,是公开、公众的,因而要更加理想化。“诗言志”,“文载道”,文章有社会的功能,比之诗歌要严肃得多,沉重得多,何况这篇记是公众性的文体。“言志”可以言个人之志,甚至儿女情长,而“载道”,则不是个人的,尽可能贴近主流的意识形态,是道德化的,甚至某种政治化、规范化的思想。所以说这篇散文带有人格理想化的色彩。做不到也要勉励自己。但是诗中呢,就比较自由了,当然也不排斥蕴含着某种“道”的精神,但是总的来说是个人的东西比较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个理想,这是个人生的格言,表现上看似乎是很理性的,和抒情诗不一样,是不讲感情的。你看,天下人没忧,你就忧了。等天下人快乐你才快乐,那哪一天天下人才快乐?谁告诉你?谁去做统计?永远不可能,从范仲淹写这篇文章,到现在近一千年过去了,不要讲天下人,就是一个城市里的人,比如你们香港人,现在都快乐了吗?那些住在棚屋里的人,快乐吗?但是这里是人生哲理,是很理性的,而且是带着哲学形态的,忧和乐是对立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矛盾是可以转化的,也就是先天下和后天下。“忧”是永恒的,“乐”是有限的,“乐”在一般情况下个人是没有合法性的,但是天下人乐了我就可以了乐了。所以从悲哀和欢乐在一定条件下走向反面来说,这种正反两面都兼顾到的,很全面,很辩证,很具有哲理性。

七、语言的节奏的奥妙

但是这是形式,从内容上来说仍然是很绝对的,而绝对化,恰恰是感情用事的特点。什么时候才能使天下人都感到快乐呢?有谁能确定这一点呢?缺乏这样的确定性,就永远不能快乐,至于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愁你就感到忧愁,那倒是没有限制的。实际上“先天下之忧”是永恒的,“后天下之乐”是绝对的不乐,这又不像是哲理,而是片面的,带着抒情的色彩,对不对?从形式上来说,忧和乐的对立面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但内容上实际上是大家永远都不要快乐。所以说,这种情况下,也就是情致和哲理结合在一起,是情致的互渗,这是我们要分析的一个特点。

光到这儿还不行,因为这个句法不完全是范仲淹发明的,从哪里来的?我们还要分析语言。这句话是从《孟子·梁惠王》套来的,《孟子梁惠王下》有云: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原文的发明权是孟子,但是孟子的话大家都没有什么感觉,可是这个利用了孟子的话来演绎一下,范仲淹的话却家喻户晓,为什么呢?我们再研究一下,就是说我们做一些探索。孟子的话里面,主要是一种道理:民和王之间在忧和乐两个方面本来是对立的。但是,王若以民之忧为忧,以民之乐为乐,则民亦以王之忧为忧,以王之乐为乐,王之忧,就转化为民之忧,王之乐,也就转化为民之乐。完全是哲理,简洁明快,推理富于逻辑力量。范仲淹的名言完全来自于孟子,为什么却比比孟子的更有感染力?我们再来探索一下,提供一些可能的理由。第一,从理念上来说,更为彻底,不是同乐同忧,而先民而忧,后民而乐,这是范仲淹跟孟子不一样的。第二,孟子以逻辑的演绎见长,所说的完全是道;而范仲淹以情感和理性,情与志、情与理交融。既是哲理,也是抒情。第三,从句法上来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句法上还比较简单,句子结构相同,只有开头一个词,在语义上是对立的,就是“乐”和“忧”,“天下”是一样的。范仲淹在结构上,也是对称的,但语义的对立是双重的,第一重是“先天下”和“后天下”,第二重是“忧”和“乐”,但意味更为丰富。第四,在音节上,在节奏上,如果是“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从语义上看,似乎没有多少差异,但是,如果写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不同了。我们刚才讲余光中先生强调,抒情的节奏很重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是一样的意思,但是节奏上感觉就精彩得多。这里的“忧”和“乐”,就语音而言是重复的,但在语义上不是重复的,第一个“忧”和“乐”,是名词,我们用现在汉语的语法来分析,当然,范仲淹写的时候没有语法的观念,但是,他做到了。第二个“忧”和“乐”,则是谓语动词。语音上的全同,和语义上的微妙的差异,造成一种短距离同与不同的张力,在两句之间,又构成一种对称效果,由语音和语义的相关性和相异性,强化了情理交融,情志互渗,构成了本文最亮点,最强音。一唱三叹的抒情韵味由于这种结构而强化。

这个道理比较丰富,所以我总结一下。

一般地讲,文本分析,第一,它外部的感知系列;第二,它内心的一种情致意脉;第三,它的文体。文体要最后要落实到语言上,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层层深入,凡能层次上深化的可能,都要殊死揪住不放。如在这里,1,散文文体和诗的不同;2,散文文体和它根据的经典之间,在节奏上的不同和它的优长。那么,这才真正的落实到对语言的把握上。那么,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文学老师、语文老师,他的任务跟学生不一样,学生一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觉得都懂了,你要告诉他,这不是真懂,其中有些深邃的东西,你就是不懂,为什么“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夫子还不如范仲淹。

到了这个层次,就完了吗?没有。

再深入分析一下此文的文体特点。

比如它有很多骈文的结构、对仗:

衔远山,吞长江,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麟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耀金,靜影沉璧

用的都是对仗。但是,范仲淹是古文大家,如果全用对仗的话,就变成《滕王阁序》了,《滕王阁序》的缺点,就是对得没完没了啊。这种赋体的程式到了韩愈发动古文运动,一洗齐梁官体的陷于形式奢靡之风,故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但是,完全不用对句,也有片面性。范仲淹的好处,还在,把既用对仗句法,又经常以散句来打破僵化的平衡,对了一番之后,就换一个句式,“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不对仗了,“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底下不对仗了,“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是骈散结合。过分密集的对仗会叫人感到单调,叫人感到疲倦,但是过分松散的也是可能缺乏文采,但范仲淹在这里,是结合得比较好的。

联系到《醉翁亭记》,把语言问题说得更透彻一点。

为什么联系到《醉翁亭记》呢?它写的又不是岳阳楼,但是他跟范仲淹是同志,同样是改革受到打击,欧阳修这个人一方面比较执着,一方面又比较豁达的人,和范仲淹不一样。范仲淹失败了,欧阳修还在为他讲话,讲话的结果是欧阳修倒霉,还坐到监牢里去。后来下放了,下放到滁州,在安徽。范仲淹提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作为范仲淹的同志、盟友,他怎么办?我们看到欧阳修是另外一种品格,另外一种个性,文章是另外一种风貌。

这里我们用的什么办法呢?用的是比较的办法。

你单独看范仲淹,也许能看出一点名堂来,如果你把他和欧阳修拿起来一比较一下,范仲淹的特点和欧阳修的特点就更加鲜明了。

欧阳修可不像范仲淹那么执着,他也过岳阳楼。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很轻松啊,很开心。“去如飞”啊,听那个歌声,很陶醉哦。所以看到一个信息,他到了范仲淹写的岳阳楼,可没有不断地忧老百姓,忧皇帝。那么我们来看看《醉翁亭记》。有人说,“环滁皆山也”原来几十个字,后来删掉了变成一句话,这是朱熹提出来的,我们姑当有这么回事,但有人也说根本就没有山,算了,不管它了。

这篇文章的语言,特别有意思的是,在许多句子的句末他一连用了差不多二十个“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念到这里大家觉得很痛快,要反过来提一下,他为什么不那样写?这么多话都是一个句式,不断重复同样的句式。也就是说这是犯忌的,是吧?我小时候念到小学五年级,我的作文是比较好的。有一个我的同班同学不会写作文,当时老师出了个题目《开学》。他就这样写:“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落下来了,学校又开学了,我们又回到学校来了,老师同学又见面了······”结果被老师大骂了一通,怎么会这样写文章?但是他没讲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写。如果当时我念过范仲淹的这篇散文的话,我会说范仲淹就这样写的。这样单调的重复是多么冒险的一件事,但是我们觉得非常精彩,精彩在哪里?比较一下:“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落下来了”跟这个“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什么差别呢?差别很大。要分析到底。欧阳修的文章好,学生一看就有感觉,但是里边的奥妙他不懂,他说不出,就像我们吃糖,一吃我们知道甜,非常好吃,但是为什么会甜呢?你们要分析糖的分子式,还有你舌头味蕾的生理结构,这是老师的任务。

我们来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连八九个句子都是者和也

景物描写应该以丰富为上,不但词语要多彩,而且句法要多变,统一中要有变化。这叫做基本的潜在的规范,句法单调和语词乏彩同样是大忌。欧阳修在这里出奇制胜,营造了一种不仅在语义上、语气上一贯到底的语境,前面二分式为什么这么重复呢?又能在重复中没有重复的弊端呢?关键在哪里?这是一种判断句式,而且都是前面半句和后面半句的语气二分。什么叫语气二分?就是前后文的句法不是一般的连续式,而是提问和回答的意味。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后再回答,“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先是听到了声音,什么啊?然后再解释,“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先用奇异的视觉形象,然后来回答,“醉翁亭也”。它是一个疑问,一个回答;先是奇异、鲜明的感受,然后心里的回答。自己回答自己。这叫意脉。我们看到的不是风景描写,而是理的活动:那是什么?哦。这样的意思,很活。如果不是这样,不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我们换一种说法,倒过来,“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酿泉,水声潺潺而出”,“醉翁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一样的意思嘛。但是这个心理的过程没有了。“也”本是虚词,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也”字没有了,就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这变成流水账了。所以要培养一种非常精致的语感,然后从理论上去加以阐述。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肯定也是要把“也”字去掉: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的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了。

还是不行。还是不如那个“也”,为什么呢?因为其中肯定的、明快的语气消失了。这个“也”字,实际上从语气上是一个断定,一个肯定,一个自我的解答。

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也”字。“义者,宜也”。“也”用在句末,表示形成判断的肯定语气。它有一点接近于现代汉语的“啊”、“呀”。不同的是,在现代汉语 中没有“啊”,”呀”,句子还是完整的;而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这个“也”字,就不能形成判断的肯定语气,情感色彩就消失了。“义者,宜也”,很肯定。“仁者, 爱人”这个就跟“义者,宜也”有些区别,如果加上一个“也”字:“仁者,爱人也。”是不是有肯定的作用?这个感觉,比较自信。再看。《诗大序》里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个“也”字很自然。如果把最后这个“也”字省略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好像没完,语气,口气,就没有了。语气中的那种情绪上确信的程度就不够了。文以气为主,没有这个也字,文章就没有气了。

《左传》里边齐侯伐楚,楚王曰: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非常肯定。你在北海,我在南海,放马放牛都放不到一起。有这个“也”字,是不是有点理直气壮的感觉?如果把这个“也”字去掉,“唯是风马牛不相及”,自信的语气消失了,而情绪也淡然了,所以说,他用了那么多的“也”字,据说统计了21个。用“也”字也是有风险的,但风险变成了惊险。

再进一步反思一下,既然“也”字这么精彩,他为什么不是每句都“也”呢?有很多句子没有“也”。因为都用“也”就太单调了,句法的单调导致句子语气、情绪的单调,但是这种情况在《醉翁亭记》里没有发生,倒是相反,意脉的积累递增。因为句法和语气反复,被句法的微调所消解了,注意“也”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微小的调整,不让它过分地重复。没有停留在绝对统一的句法上,而是在统一的句式中,不断穿插着微小的变化。你看,“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都没有“也”,所以说,“也”这个结构,这么微妙的参差,达到了统一中的丰富。

应该说明的是,这里的统一和变化,不仅仅在句法上,面且还表现更深层次中。

从意脉来说,先是是远景琅琊,后来是中景酿泉,再下来是身临其境,是近景醉翁亭,如果照这样的层次再描写下去的话,那肯定单调了。欧阳修的高明,还在于,接下去笔锋一转,不是景观的描述为主,而是主体的判断说明,不再描写风景,而是提出疑问,这个亭子是谁搞的,为什么如此来命名?不是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再问,而是看到怎么回事。亭子怎么来的,“太守自谓也”。为什么弄这个,因为太守自己喜欢喝酒。年事已高,其实年事不高了。

欧阳修写这个文章40多岁,莫名其妙的叫“醉翁”,依少卖老。这样的句子表面看来是说明,其中渗透着某种特殊的意脉,意脉在哪里?深入下去还原。

本来是第一人称,《醉翁亭记》欧阳修我就是醉翁,我就是太守,但是不,用第三人称,好像是写另外一个老头子似的。事实上如果不是这样,而用第一人称来抒情,语气,趣味就不同了。现在像局外人似地,就有一种潇洒的意脉。

说到这样一个太守,明明喝得很少,又很容易醉,明明年纪不大,但自称为翁,这个醉翁来到这里喝酒,其实也不是为了喝酒,那么为什么?意脉到此发生一个转折,号称醉翁,酒无所谓,不在酒,所以说是山水令人陶醉。既然不在酒,那为什么自称醉翁呢?还要强调醉翁亭呢?这不是无理吗?是的,的确无理。理和情就是一对矛盾。但是纯粹讲理就是无情;而不讲理,就可能在抒情。但是,欧阳修在后一句,对抒情又作了说明: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是意脉的第二个转折。怎么得之心而寓之酒?他美在哪里,乐在哪里?注意啊,山水之乐的乐。我们讲这篇文章,目的就是要跟范仲淹对比。范仲淹是不许自己乐,可是欧阳修乐不可支。首先他乐什么呢?自然景观。从日出到云归,从晦阴到晴朗,从野芳发的春季,到佳木秀的夏日,再到风霜高洁的秋天,到水落石出的冬令,四时之景不同,而欢乐却是相同的,这完全是跟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唱反调的。其次,山水之乐,又不仅是自然景观,而是另外一种,更高级的,而是人之乐。“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哪怕是弯腰驼背的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打渔的,鱼很肥,酿酒的,酒很香。野菜放在桌上,太守在那设宴。这里乐的就不是山水,而是与民同乐了。这应该是意脉的第三个转折。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这就不仅仅是与民同乐了,而且是,人的关系的平等。宴会可以比较自由地做游戏、喝酒,可以大声地喧哗。你看这里一点等级的观念都没有,太守和那些人在一起可以大声喧哗,可以随便喝酒,而且太守自己“颓乎其中”,也喝得酩酊大醉,倒下去。就是说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等级。不但没有物质的压力,没有什么吃饭的压力,而且没有行政的等级,没有年事的长幼。太守提出好几次,可是一点太守的架子也没有,那些平民百姓也不把太守当一回事。这样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吗?不完全,而在于“山水之间”,到了山水之间,人的特级就不存在了。原来这个太守自己高兴、开心,自己随便的,不讲等级、礼节、姿态、风度,跟他一起喝得醉得倒下。这是意脉的第四个转折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不但太守和老百姓一起欢乐,而且山里的鸟也很欢乐。“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是很快乐的,鸟也快乐,但是鸟的快乐是鸟的快乐,人的快乐是人的快乐,互相不了解。这很精彩,特别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这样就提供了两个信息,第一,人只要快乐,就好,不必追究为什么快乐,第二,人快乐了,大自然中的鸟,也会欣欣向荣。也不用费心去探究鸟是不是理解人的快乐。第三,百姓和太守一起快乐,不管他们是不是理解太守为什么快乐。其实,太守的理想就是这种自然与人,官与民欢乐的一体化的境界。

人们知道太守很快乐,可是不知道太守乐什么呢?这是老百姓乐。太守的快乐大家知道快乐,但是太守的快乐和老百姓的快乐,鸟也快乐,但是鸟不知道他们快乐什么,人也快乐但是不知道它快乐什么。太守快乐就是太守“乐其乐也”,你快乐我就快乐。这可以说意脉的第四个转折,也可以说是意脉的高潮了。

这里我们讲两点。一点就是,这个欧阳修的性格。欧阳修的经典跟范仲淹是不一样的,你说要等到天下人快乐我才快乐,我不等,我这就很快乐,而且没有那么多压力,因而从这里看出来,同样一个政治立场,可能有不同的个性的表现,不同的文采、风格。我们梁老师是研究风格的。这风格主要是思想风格和语言风格。最能说明或然性的是反复自称太守的人没有太守的架子,不在乎人的喧哗,不在乎自己的姿态,不拘小节,不拘礼法。在自己醉得歪歪倒倒的时候享受着欢乐。和太守一起,人们进入没有世俗等级的境界,宾客们忘却等级,太守享乐了。人们达到高度和谐。

这里,我还想和陶渊明的《桃花源》比较一下。

跟《桃花源》不一样,因为《桃花源》是空想的,你去了再找找不到。而这里的情境,是太守自己营造的。特别是“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里的“乐之乐”和范仲淹的“乐而乐”,在句法模式上很相近,也许是巧合。但是也许是欧阳修借此与他的朋友范仲淹对话,要“后天下之乐而乐”那还等到什么时候啊?在眼前跟老百姓与民同乐就很精彩。“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个时候才说太守是自己。这个只有四十几岁的欧阳修还把自己的籍贯写出来,表示是真实的。什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因为山水之间没有人的等级,为什么醉和酒联系在一起呢?因为酒有醉的功能。有时候,只有醉才能超越现实。醉翁之意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的。故范仲淹要等到“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进入超现实的、想象的、理想的、与民同乐的境界,这种醉翁之意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得之心,寓之酒”,自己有一点醉就行了。这里的醉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醉醺醺,不知道现实还是想象;第二种是陶醉,我想,这里表面是醉醺醺,实际上陶醉在自己摆脱了现实的政治压力,进入理想化的,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欧阳修和陶渊明在对现实的超越上是息息相通的。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