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孙绍振解读穆旦《春》

发布时间:2016/3/15 9:49:00

这首诗更复杂。穆旦是四十年代西南联大的学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很高地位的诗人。在六十年代以前,在中国新诗史上,地位最高的是艾青,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地,这个当时还很年轻的大学生诗人,得到了历史肯定。有的文学史家,诗史家,把他放在艾青之上。当然,这是一种看法,是可以讨论的。

 写春天的美好,是传统的主题,诗作很多,李白写过,杜甫写过,艾青、艾略特也写过,很多人写过。要写就要与别人不一样,否则就不要写了。  第一节:“绿色的火焰”,写春天草的生长,觉得是火,很有热情,希望拥抱花朵,要开花。草根在“反抗着土地”,要冒出来。“烦恼,或者欢乐”,这是人的感觉,可见,不是植物的春天,是人的春天,写的是生命。“欲望多么美丽”,这是人的欲望,青春的欲望。

美在欲望,在青春的欲望,这是这首诗与其他一切写青春的诗歌最大的不同。青春是美丽的,是理想,是光明,是奋斗,这一切都是传统的主题,都是为了社会,为了自己的生命的发展。而欲望,和这一切是不太一样的。是什么样的欲望?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欲望吗?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的欲望吗?都不是,而是青春的欲望,这里甚至有一些生理的欲望在内。在这以往的诗中是没有地位的,但,这是人的,这是人的青春的。西方在中世纪以前,把“人的欲望”当作“原罪”看待,中国则叫“非礼勿动,非礼勿言”。王阳明提出“去人欲,存天理”。但是,在文艺复兴,提出以人为本位,反对、批判以神为本。是人的就不是罪恶的。

因此这是一首人道主义的诗,是反抗神道主义的。

第二节:“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紧闭”指的是欲望的紧闭。“泥土做成的鸟的歌”,草本是从泥土中长出来的,歌声则象征美好的声音。欲望是美好的,这是诗的内核,但光有内核可能比较抽象,当它与“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组合起来和“痛苦着”结合起来,就可感了,但,它又不仅仅是可感,而是渗入理念,“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各种感官都是生命的欲望的对象。“新的组合”要配合起来,不组合就很危险。但,这就是人的本能,就是春天。

按我的定位,这是一首以现代派为骨子,以浪漫派为血肉的诗。从文字上看,是相当浪漫的,感情相当强烈,但,却又不完全是浪漫的,而是有一定的理念在内的,这不是一般地歌颂春天,歌颂青春的诗,而是为青春的欲望寻求“归依”的诗。要注意这句诗:“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欲望本身虽然无罪,但是“赤裸”的欲望,却是要寻求升华的,这个意思,诗人用了一个相当含蓄的字眼“新的组合”。这是现代派的作风,不求太强烈的字眼。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