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孙绍振解读朱自清《背影》

发布时间:2016/3/17 15:44:47

 

一、《背影》背后的美学

2003年底一家晚报披露,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在中学生民意测验中得分相当低,被某中学语文教科书排除在外。中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这一消息引起了据说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的义愤。教科书的编者连忙出来“辟谣”,说是该新闻失实。《背影》已经决定列入下一册语文课本。

一场新闻风波就告平息。

但是,我倒觉得这很可能是在强大的反对声中的一种补救的措施。要不然,为什么不选入已经出版的课本中,而是放到尚未出版的一册中去?这个小小的“马脚”并没有多大的重要性,重要的是:虽然入选了,但对于“违反交通规则”和“不够潇洒”,并没有从理论上来回答中学生的质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美学问题。遵守交通规则与否属于实用价值,遵守的是善,不遵守的是恶。道德的善恶,是一种理性,而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感往往超越实用理性,从实用价值来说,是不善的,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说,可能是很美的。一般情况下,合乎情的不一定合乎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

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让儿子自己去,又快,又安全,又不会违法交通规则。父亲去买,比儿子费劲多了,就橘子的实用价值来说,并没有提高。但是,父亲执意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越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如果不是这样,左顾右盼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就太理性了,没有感情可言,甚至煞风景了。朱先生这篇是抒情散文,以情动人。越是没有实用价值,,和情感的审美价值反差越大,越是动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不讲实用理性,但是,越发显现出她把情感看得比财富、甚至比生命更重要,这才越是动人,审美价值越高。

至于“不够潇洒”的问题,也一样。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自己的笨拙,越是忘却了自己的不雅观的姿态,就越是流露出自己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这就是诗意。如果不是这样,父亲很轻松地、很潇洒地、很轻松地把橘子买来了,就光剩下了实用性,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学生不理解,与他们在美学上缺乏修养有关。如果能成功地对《背影》进行教学,对于青少年进行审美启蒙是很有冲击性的。这正说明了《背影》应该入选语文课本。

在“不够潇洒”、“违反交通规则”面前打退堂鼓,暴露了我们的编者,对于经典文本在理论上缺乏系统的理解,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原则的坚定性。

当前语文教改课堂上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赖瑞云先生在他的《混沌阅读》中说过: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成为李尔王。并不是一切的可能性都具有同样的深刻性。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中,总有一个能够代表学术前沿的观念和阐释。我们以审美价值论质疑了《背影》的父亲“不够潇洒”的问题,虽然,审美价值论并不是唯一的学理基础,但是,有这学理基础总比没有一点学理基础更有深度。把当前流行的相对主义倾向绝对化,发展到极端,就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事实上是,一千个学生说了都算,就没有人说了能算,这就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职责。

其实,就是接受美学,也还有一个“共同视域”范畴。在一定的历史语境当中,还要看你是不是达到学科前沿,有一个相对而言哪一个比较深刻正确的问题。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似乎也可以说,一千个读者由一千部《红楼梦》。但鲁迅又说,各人推见、设想的作品人物是不尽相同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不会是一个样,但“那性格、言动,一定有些类似,大致不差,恰如将法文翻译成了俄文。要不然,文学这东西便没有普遍性了。”何况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是对的,就是对的,也达不到同样深度。教师还有一个如何把学生向当代学术水准的高度引导的任务。当学生把《背影》的精华当成糟粕的时候,语文课本的编者的理论水平和具体分析能力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不仅是对美学观念的考验,而且还有思想方法的考验。对于《背影》不但要从共时的方法进行分析,还要用历史的方法进行分析。《背影》的语言,和朱自清前期的许多作品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在最关键的地方,不像《春》、《绿》、《匆匆》和《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丽的语言、排比的句式,不作大幅度的渲染,直接抒情的语句都被压缩到文章的结尾去。在作者情感发生震撼的地方,却用比较朴素的语言,几乎全是叙述。这是很见功力的。

朱先生早期的常用的抒情和渲染的方法,其实并不是文章成熟的表现,留下了比较稚嫩的痕迹。到了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朱先生的文风一洗铅华,回归朴素,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是叶圣陶、唐弢、董桥早已指出过的。这说明《背影》中的“不够潇洒”,正是朱先生散文中最可珍贵的因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朱先生向艺术的成熟高度挺进。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引进了那么多的西方文论,理论家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有一份责任将前沿的理论成就在中学文学教学中普及呢?理论家们可能都比较鄙薄普及,殊不知回避在文本中作具体的微观的分析恰恰不是高水平而是怯懦的表现。看着语文课本编者急急忙忙放弃《背影》,又匆匆忙忙选择《背影》,有责任感的理论家没有发笑的权利,只有反思的内疚。

二、《背影》分析

(一)《背影》“细读”

注意不写什么,弱化什么,省略什么,割舍什么,强调、强化了什么?

比如,为什么不写人的正面而写背影?如果回答,因为背影最突出,因为背影最为感人,这是同语反复。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背影最为感人,而你说,因为它很感人,所以它就感人,这不但等于什么也没有说,而且还把对于思考的要求降低了。

从现象到现象的滑行,而且还很满足,就造成了麻木。我们往往就被这种表面的思想习惯所蒙蔽。这是一种自我蒙蔽,舒舒服服地把自己思考的自由给剥夺了。

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现成的话语像一座山,障蔽着我们的创造性的思维。这种话语有一种权利的性质,让你在无意识里受它的统治。所谓素质的提高就是要有意识地打破它的统治,恢复思想的创造力。用西方文论家的语言来说,就是“去蔽”。

就《背影》而言,至少有两方面可讲,可以“细读”。

1.《背影》没有写主人公的面容,没有强调言语和表情。光是有了这一点,还不够深刻,还要比较。关键在于寻求矛盾、差异。矛盾差异不是自然地突出在你面前的,芜杂和混乱的现象把它掩盖了。为什么纷乱,芜杂?因为没有联系,或者就做无序。为什么没有联系?因为各自独立,没有在一点上统一起来。

没有联系的东西,如果在一点上统一了,就可以比较了。

可比性有两类:

一是同类之比。往往有现成的可比性,难度是比较小的。但是,可比性是很少有现成的,写父亲的经典几乎没有。如果硬要比一比的话,可以拿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来比。那是一张脸,布满了沧桑。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父亲,作者对父亲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就是个性,就是时代烙印,就是艺术品的生命。

二是异类之比。不同类的事物,只要提高一个层次就可以比较了。如《荔枝蜜》,好像和《背影》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把抽象的层次提高,把具体性的成分排除掉,就可以与《背影》相比。都是写无条件的奉献精神的。有了这一点相通,就可以进入比较深入的分析:一个是写对社会无条件的奉献,一个是写对儿子的无条件的奉献。不管多么不同,只要在一点上求得相通就可以比较了。

世界上很少现成可比的东西,也没有绝对不可比的东西。有鉴于此,我们在编中学语文课本时就应注意进行比较。

2.科学的抽象。要跨越的第一个障碍是事物和感性的差异,感性是具体的,但又是表面的,肤浅的,因而要进入抽象的层次。抽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是深刻的。要从肤浅的层次进入深刻的层次,就是要把不同的、感性的东西舍弃掉,把共同的、抽象的东西概括出来。科学抽象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从感性之异中求得理性的抽象之同。

比如,西瓜、飞机、书本,从感性上来说,是不同的,但从理性上来说,它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商品。就文学作品来说,没有和《背影》现成相同的作品,这就要从理性上提出共同的东西,也就是采取异中求同的办法。比如,《背影》的具体内容不同于其他写母爱、写“父母之心”的文章,但在亲情上,在人与人之爱上,是相通的。

不过,这样的异中求同的层次是比较低的。光指出文章之间的相同之处,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还要在这个切入点上深入下去。这就进入到更为高级的、同中求异的层次。比如,同样是对人的美化,从正面,从面容,是比较容易美化的,而背影却不容易美化。又如,写母爱的文章多如牛毛,而写父爱的却比较少见。因而,朱先生的文章难度较大,他取得成功的程度、经典性的程度也就可能超过了其他篇章。

(二)情感有无特征?

父亲与儿子的深厚情感不是一下子就显露出来的,而是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开头不但得不到理解,反而被儿子误解,觉得可笑。这就有特点。这在章法上叫做欲扬先抑。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创造,杨朔的《荔枝蜜》,就是这样的写法。

朱先生的功夫在于写得很从容,不做作,没有过分的强调和夸张。

后来儿子被感动了,这就有了反衬。儿子被感动,不是因为像杨朔笔下那种崇高伟大的精神,文章也没有刻意营造强烈的诗意。虽然 文章在总体上也是抒情的、诗意的,但是导致儿子感动并自我谴责的关键动作,却并不那么诗意,不怎么美妙。这些动作很是笨拙,甚至并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儿子去买橘子会更利索。

《背影》所用的语言和手法,并不是诗意的描绘。用异类相比的方法,可以轻易地发现,它不像《荷塘月色》、《绿》那样,用那么多的排比句法,那么多的美丽的比喻,以及很复杂的诗意的技巧,比如:通感(光和影的旋律,像小提琴上奏出的名曲,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背影》基本上是叙述,也许可以称之为“白描”。父亲那些“不够潇洒”的动作,却是作者和读者感动了,——没有诗意的,变成了很有诗意的;没有实用价值的,却有情感(审美)的价值。这从美学理论上说,就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错位,或者说,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即艺术性),就要让情感超越实用理性。

更加重要的是:当作者被感动得留下了眼泪,父亲自己却没有感到自己有什么了不得之处。

(三)还原方法的具体运用

从《背影》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省略、作者的回避(有一个材料说,他是在家乡工作时,因家庭之事与父亲闹不愉快,才促成了他写了一篇表示忏悔的文章)。文章中,写到父亲与他的矛盾,“触他之怒”,“待我不如往日”,是“我的不好”,都含含糊糊,被省略了,被淡化了。

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文章的好处不但在于强调了什么,而且在于省略了什么。这一点对于欣赏有好处,对于写作更有好处。只有知道要省略什么,不写什么,才能有自己的个性,才能找到自己;有了自己的特殊的感觉和情感,才会知道应该写什么,应该强化什么和淡化什么。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