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辅导】山中石
发布时间:2014/12/1 8:46:43辅导老师:高立雯(福建省语文学会会员、海峡语文网编辑、文学硕士研究生)
行走在重岩叠嶂的高山间,一路上四处是花草、奇石。走得累了,我便在一块大石边坐下,随手拾起一块光滑的石头。
入手的第一个感觉,是透指的冰凉。或许是太久地隐藏在树荫之中了,它竟凉得令我有种想要松手的冲动,仿佛拒人千里之外的坚冰。我微微一惊,睁开了微眯的双眼端详起眼前的略扁球体。
一块非常普通的石头,长相中规中矩,颜色也和山上的其他石块一样,我相信如果我把它丢回刚才的乱石堆,肯定是找不回来的。他(建议改为“它”。)刚才正处在一堆石头的中间,旁边还有石头滑落的痕迹,或许是被跌落的石头撞到中间的吧。长久的撞击磨掉了那些尖锐的棱角,让它摸起来十分的平滑,除了几个凹痕。(“除了几个凹痕”可以省去。)
倒是好玩。我点了点头,心里暗自想着,(此处使用用句号更好。因为一件事已叙述完毕。)顺便用手摩擦着石头。渐渐地,它也发热了。刚才的冰凉缓缓的消散,像是受到了阳光的照射。(此处的铺垫,铺垫得很好。)我突然有感到有些无趣,便取出手机看了看消息列表。又看到几条莫名其妙的“添加好友”与“在吗?”我摇了摇头,把账号调成“隐身状态”,稍稍翻看信息,对方也几乎都是“离线状态”,我自然也懒得回复这些人了。(这一段关于“手机消息列表”的描写有些尴尬。若只是为了写自己因无聊而翻看手机,那么它与文章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不是非常紧密。所以这一段过长,有些啰嗦冗余。若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铺垫下文“人和石头,有时都那样的冷”的观点——由于“冷”,所以不愿留意所谓的“好友”的消息与添加。那么,这一段又过于简单和随意了。出于第二种目的的情况下,建议作者添加进更加详细的描绘,来铺垫自己不愿理睬“好友”消息的心境,则效果会更好。)
最后一条消息了:“在吗?急事速回!”我不免有些好奇,尝试着回复了一下。想不到很快就收到回复,“明天学校活动,老师叫我当学生代表,怎么办?”我打趣道:“你就一座大冰山,真没办法。”(若那位发来信息的同学确实是“没办法”的“一座大冰山”,怎么还有求救的欲望,而且甚至嫌打字太慢,迫切到直接打电话,未免过于性急,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矛盾。)。没想到电话随即打了进来,“我嫌打字太慢,还是电话好。我想问问应该发言些什么内容,全程要怎样?说真的我也不愿意冷冰冰。你看,我们那天聊天的时候,都非常的自然。本来打算今天去山上玩儿,现在只好在家里准备了。”“你可以去网上找找发言稿,语气自然点就可以了,不要……嗯,冷得像块石头。”(对话颇为自然,只是“冷得像块石头”的形容,有点夸张,似乎有一丝写小说的味道。记叙议论文中,需要语言准确些,不需要过于夸张的形容。)我突然又想起了刚才那块石头。(“想”起得好。)
挂了电话,我进入了思考。为什么人和石头,有时都那样的冷呢?石头躲藏在树荫之下,不曾接受阳光(加入“的照耀”,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法。),自然是冷的。而人呢?似乎只是一种人际之间的自我保护与伪装。石头的棱角被磨平,才能在其他石头的撞击中不被粉碎,而人们在社会的人潮中,似乎也被“磨”的圆滑如石(改为“似乎也像这被‘磨’得圆滑的石头,虽然不会受到伤害,却始终冰冷”,是否效果更好?)。只需要一点点温暖的摩挲,就能让石头褪尽冰凉,何况人心本就有几分温暖。人们常说心如铁石,其实本是伪装。(这句话总结得不错!)
我放下石头,关掉手机,一步步朝山下走去。(这里也暗示得不错。)
总体评价:
优点:
这是一篇颇为优秀的记叙议论文,全文紧扣住现今石头般冰冷的人际关系展开记叙和议论。
首先,作者的立意是比较独特而新颖的。从石头之冷,联想到现今人际关系之冷,人心之冷。并且能通过分析人的心理动态,最后得出,实际这人与人之间的冰冷又都“其实本是伪装”的结论,这样的立意颇具有社会意义。
其次,作者能够从全局对文章的段落进行谋篇构局,层层叠加的段落,层层深入主题,同时对问题的挖掘和思考也逐步加深。与此同时,作者场景描写的把控也比较到位,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很合适文章中心思想的氛围:重峦叠嶂的山中、没有阳光的树荫以及冰冷的石头。
最后,作者在文末的总结“人们常说心如铁石,其实本是伪装”一句,也是比较精辟、简洁且精彩的。
建议:
这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无疑是深刻的,只是作者的文字有时候还不能恰如其分地将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建议作者继续加强在叙述事件方面的练习。完整地叙述好一件事,或向读者讲述一个道理,需要有清晰的来龙去脉和逻辑条理,还要有读者一看便能够明白的道理蕴含其中。建议作者自己写好作文以后,可以拿给其他同学或家长看一看,同一篇文章,作者阅读的角度与读者阅读的角度,是不同的。
另外,作者的这篇作文虽然收获了大西瓜,但小芝麻也不可遗漏。例如,第三自然段中,指代石头的时候,使用“它”更好。虽然也存在用“他”来指代石头的情况,但是,那一般是在已经将石头拟人化的语境下使用。而这篇文章的语境显然不属于将石头拟人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