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辅导】孙悟空探亲
发布时间:2015/4/9 9:47:22
辅导老师:高立雯(福建省语文学会会员、海峡语文网编辑、文学硕士研究生)
原文:
孙悟空探亲
继孙悟空跟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后,孙悟空被如来佛祖赐为“斗战胜佛”在天上过着神仙的日子。久而久之,孙悟空他厌倦了这种安定的生活,回想起以前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过程虽然惊险,但想起(已经是处于“回想“的过程中,则不需要再强调一个“想”,以免行文累赘。)还真有点意犹未尽呢!他便向玉帝请个假回老家看看他的孩儿们。
他架着筋斗云向花果山方向走去,他看到一条黄色的河,望了望远处的石碑。“唉呀,这不是流沙河吗,如今的沙师弟现在已是金身罗汉了,想想他也应该受不了天庭的寂寞,来到流沙河了吧!”(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应该没有透视的能力,看到流沙河就知道沙僧回来了。这里属于交代不清。)说着便进了河,(此处逗号应当改为句号,因为一句话因为说完了。)“呀,这不是大师兄吗,快来老夫(“老夫”这个称呼用在这里不合适。“老夫”指年过七十的男子,而且文人使用该称呼较多。)这寒舍坐坐。”沙僧叫住了悟空,(这半句比较多余,而且此处建议将逗号改为句号。)他便与沙和尚聊起了家常,聊起了以前取经的趣事。“师弟,天色已晚,我先告辞了,以后再来看望你。”悟空说到。(您在这篇文章的中间插入沙僧一事的目的,实在不明。它与中心思想没有任何关系,无法探究您写这一段的目的。)悟空又飞走了,看到一座山,说:“咦,这不是花果山吗,怎么与往日大不同啊,这已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他便从云中一跃而下,游人都以为是妖怪惊慌而逃,但有一位大胆的游客说:“你不是孙悟空吗?”“没想到我已经这么出名了。”“对啊,你都已经上电视了。”悟空恍然大悟。“大王,大王”(在引号内应有句号,或者感叹号一类的标点符号。)一个老猴从洞里出来,“大王,你可回来了。”“是啊,以前的小猴,如今出变成老猴了,还有的孩儿们呢,怎么只见到你一个人。”“如今我们这里的花果山让国家拿去当旅游景区,其它的兄弟都变成国家的保护动物了,衣食无忧。”悟空就放心了。
孙悟空本想多留几天,可如今不像以前打打杀杀,可现在虽然衣食无忧,但以失去了自由(前后文衔接得相互矛盾。前文您提到“孙悟空因为花果山已经划为旅游景区,猴子们都变成了保护动物,所以他放心了。后文又提到,孙悟空希望让猴子们恢复自由,因为“时间关系”才迫不得已离开的,似乎又很不放心的样子。)。他本想让孩儿们恢复自由,但由于时间关系他只能离开。(结尾的部分,写得有些过于仓促了。似乎什么都没有说,就结束了,让读者颇有些莫名。)
一、作文总体评价:
1、您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值得赞扬。
2、您对语言有一定的把控能力,能够写出比较顺畅、流利的语句,说明您的语言基础功底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您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尚不够理想。
3、你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说一件什么事情,您始终没能够表达清楚。这对一篇文章来说,是最重要的核心,您没将它做好是非常遗憾的。
4、您这篇文章中,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痕迹还是非常严重的。有些内容与中心思想无关,一些语句前后矛盾。这些都是写作文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的。
二、作文等级评价:一级
三、作文修改建议:
1、建议您在写作文的时候,首先想好要写什么,再动笔。而这个要写的东西,最好能够汇聚成一个核心的意思。确定好您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以后,建议您拟定一个作文的大纲,大致地确定一下,各个段落想要说的话。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您写的每个语句,都是要为您所确定的那个中心思想服务的。
2、您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改变自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习惯,就算想起一些很精彩的语句、内容,但是如果它们与您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没有关系,那么请您一定要坚决地将其舍弃掉。文中语句也要符合一定的逻辑要求,不能没头或没尾,没有前因或后果。
3、您能够写出比较通顺的语句,但是您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显然还不够到位,请您平时多注意累积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4、另外,由于您取用的是来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所以,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原著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并尽量在自己的作文展示一点出来。如此,能够让读者更加认同您的作文,创作出来的文章效果也会更好。
四、作文改写(仅供参考)
孙悟空返乡
继孙悟空跟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后,孙悟空被如来佛祖赐为“斗战胜佛”在天上过着悠闲的日子。久而久之,孙悟空有些厌倦了这种安定的生活,他想起以前去西天取经,虽然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十分惊险,生活却十分充实有趣。想着想着,他开始有些想念花果山的猴子们,于是就他便向佛祖请了假回老家看看。
他架着筋斗云向花果山方向走去,他看到一条黄色的河,望了望远处的石碑。“唉呀,这不是流沙河吗。”再往河边一瞥,“呦!这不是沙师弟嘛。他怎么好好的金身罗汉不做,跑到这里来了啊!想必也是受不了天上的寂寞吧。”说着孙悟空一个翻身,落到了沙僧面前。沙僧一惊,又一喜:“呀,这不是大师兄吗,快来我这寒舍坐坐。”孙悟空也不推辞,便与沙和尚聊起了家常,聊起了以前取经的趣事。说着说着,沙僧说:“大师兄,你知道吗?你的老家花果山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它被化为国家保护景区,再也不会有人打扰你的猴孙们的生活了。”
“国家保护景区?”这个新的名词是孙悟空第一次听到,他觉得十分疑惑,也十分好奇。“师弟,天色已晚,我先告辞了,我还想去花果山看看什么是国家保护景区呢,以后再来看望你。”悟空说着就又飞走了。
不一会,孙悟空就到了花果山。“咦,这花果山,看上去确实与往日大不同啊。”孙悟空打量了一番花果山的景色,只见花草树木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机勃勃,一颗颗新鲜的果实挂在枝头摇摇晃晃,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路,从山下一直通往山上,三三两两的人,正走在这条山道上,看上去有说有笑的。孙悟空心生好奇,从云上一跃而下。游人都以为是妖怪惊慌而逃,但其中有一位大胆的游客说:“你不是孙悟空吗?”“你认识俺老孙?”孙悟空颇为惊讶地问道。正说着,一声“大王,大王!”从远处传来。一个老猴从洞里出来,“大王,你可回来了。”“是你啊,”孙悟空热情地迎上去,“咦,其他的孩儿们呢,怎么只见到你一个人?”“哦,”老猴说,“如今我们这里的花果山让国家拿去当旅游景区,其它的兄弟都变成国家的保护动物了,衣食无忧。但大都在后山住着呢,大王要不要随我去看看?”孙悟空点了点头。
刚到后山,孙悟空就被一大群猴子包围了,大家高兴地叫着“大王,大王!”一边高兴地向孙悟空展示他们的新生活。这个说,以后不会再有妖怪来袭击他们了;那个说,这个景区的管理员对他们也很好,生了病,管理员们也会温柔地帮忙治疗;另外一个又急急忙忙地捧来一大堆水果,兴冲冲地告诉孙悟空,它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这个还没说完,另一个就又挤到孙悟空面前,大声宣布它们家族又扩大了多少多少猴丁。
孙悟空刚看到花果山的变化时,还举得十分担心,但亲眼看见如今小猴们的幸福生活后,又觉得很欣慰。时代一直在变化,要学会适应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孙悟空感慨着。他决定,在花果山多住些日子,感受感受国家保护景区的新生活。
五、素材提供:
1、在牯岭镇上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跟着导游,越过如琴湖,穿过花径,绕过龙首崖,来到了险峰。我坐在一块巨石上,向远处眺望,眼前的视野是这样开阔。映入我眼帘的,首先是一个葱茏的山谷。青绿色涂满了每一块岩石,每一颗树木。“这是锦绣谷。”导游说。真是名不虚传的锦绣谷啊,山上山下,景色如画似锦。再把视线往左一移,却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2、《西游记》中体现孙悟空性格特征的一些段落:
(1)拜师: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2)取金箍棒:
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3)销死籍:
悟空执着如意棒,径登森罗殿上,正中间南面坐上。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来查。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里,捧出五六簿文书并十类簿子,逐一查看。裸虫、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又看到猴属之类,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裸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悟空道:“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取笔过来!”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捽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
(4)齐天大圣
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5)出山
三藏只得依从,牵马下山。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这长老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藤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额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馀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六、相关链接:
(1)著名学者谢冕谈“写作离不开对时代的思考”:
http://www.hxyww.cn/xxpjnews.aspx?tid=414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谈“艺术是艺术是升空,想象是火箭,知识是动力”:
http://www.hxyww.cn/xxpjnews.aspx?tid=5622
著名作家江浩谈“提炼主题需要联想”:
http://www.hxyww.cn/xxpjnews.aspx?tid=3202
著名作家叶永烈谈“总体构思上要多花时间”:
http://www.hxyww.cn/xxpjnews.aspx?tid=1837
著名作家张晓风谈“没有材料可写怎么办”:
http://www.hxyww.cn/xxpjnews.aspx?tid=425
(2)读写技巧:
http://www.hxyww.cn/xxpjnewslist.aspx?bid=132&sid=134
(3)写作素材:
http://www.hxyww.cn/xxpjnewslist.aspx?bid=132&sid=135
七、二级记叙文范例:
西园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随舅舅游览了中外闻名的大寺院——苏州西园。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戒律寺。大寺前的院子里放着一张特大的桌子,桌上对着许多香烛,整个院子里香烟缭绕。走进殿内,一种庄严神秘的感觉油然而生。那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袒胸露乳,腆着肚子,吸引了许多游客。
离开大殿,经过香花桥,往西走不远,是五百罗汉堂,全堂的建筑呈“田”字形。沿四面墙壁,排列着泥塑金身的五百尊罗汉像。他们姿势不同,神态各异:有的哈哈大笑,有的怒容满面,有的若有所思……走到中央,就看到了“疯僧”的塑像。他左手拿着一根没有洞眼的吹火筒,右手抓着一把新扫帚,既奇丑无比,又可敬可亲。舅舅告诉我,人们是因为敬仰“疯僧”智骂大奸臣秦桧还是岳飞,而把他奉为神明,供到这里来的,还有一尊济公的塑像与“疯僧”相对。他左手拿着一把破葵扇,右手提着一个葫芦。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他的表情迥然不同。从左边看,他在哭;从右边看,他在笑;从正面看,他不哭也不笑。我真钦佩我国古代雕塑艺人的高超本领。
走出罗汉堂,再往西走,就来到了湖心亭。我们观赏了“放生池”里的许多金色鲤鱼,还看到了三百多岁的稀有大鼋。
当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西园时,看到一批外国人在导游带领下,准备进园参观。啊,西园,你吸引着多少游人啊!
简评:这是一篇达到二级的记叙文。作者能够紧紧围绕着“游览西园”这个中心展开自己的描写,文中没有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同时,这篇文章的作者能够按照自己游览的前后顺序,有条理地将文章记叙出来,文章的前后逻辑通顺。
八、相关辅助教材:暂缺
九、相关教学视频: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