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作文辅导】成长的快乐

发布时间:2015/4/9 11:06:23

 

辅导老师:高立雯(福建省语文学会会员、海峡语文网编辑、文学硕士研究生)

 

原文:

成长的快乐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会定一个目标,目标可能都不一样:有的想当作家,有的想当老师,有的想当一名白领,而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厨师。(用简洁的语句引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很好。)

一天下午,我在激动地幻想:“张奕涛先生,你是本次烹饪大赛的第一名!”主持人大声说了出来。可是光幻想有什么用?我连一道菜都不会做啊!我打算(此处已经不是“打算”了,而是“决定”。)请妈妈教我煎荷包蛋,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老练地打了一个蛋,油在接触到蛋(应该是“蛋白”接触到油的一瞬间。因为煎荷包蛋,需要先热油,油已经在锅底了,应该是被动接触到蛋的。)的一瞬间跳跃了起来,蛋(应该是“蛋白”,蛋黄不是那么快从液体变成固体。)从液体突然(建议将“突然”改为“瞬间”,更符合语境。)变成了固体。当我还在看着的时候,突然妈妈一铲子把蛋给翻了过来,刚好蛋白奇巧地把蛋黄包了起来(这里有语病。建议改为“蛋白便巧妙地将蛋黄包了起来。”),一下子煎荷包蛋就做好了。妈妈拿着做好的荷包蛋对我说:“做一件事不仅要做对,还要做好。”(妈妈说的这句话,放在这里显得有些说得太早了。因为此时的“我”,根本还不会煎荷包蛋,更勿论“做好”了。)

我也拿了一个蛋,学习妈妈把蛋给打了下去。嘻嘻,这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建议这里加入心里活动,例如,“我心里想着:”。)。可这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蛋黄在刹那间从蛋白上滑了出去。啊!一定要把蛋黄放回蛋白上,不然就不是荷包蛋了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赶紧用铲子推那个蛋,希望可以把蛋黄放回蛋白上。可忙中出错,蛋黄是液体,我一推把它铲得都不好看了(建议直接将您如何把蛋“得都不好看了”清楚地记叙下来。),我只得将错就错,把一个不完整的荷包蛋,不!不叫荷包蛋,只能叫炒鸡蛋给了妈妈。

妈妈说:“你打蛋的位置错啦,蛋当然会滑啊!”我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建议将妈妈如何指导您一步步地学习煎荷包蛋,最终您终于煎好荷包蛋的整个过程,更加详细地展现出来。)终于做出了一个完整的荷包蛋。我开心的笑声都要把全小区都给叫醒了。

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感觉是最美味的,因为那是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我感觉自己离梦想又更进一步了!(全文围绕着您如何煎荷包蛋展开,虽然有进步,有快乐,但是您没能将题目“成长的快乐”的意思体现在自己的文章中。)

    

一、作文总体评价:

1、您基本能够清楚、详细地记叙事件发生的前后经过,记叙过程有条不紊,富有逻辑性,值得赞赏。

2、您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歇后语,一些夸张的手法来修饰自己的语句和文章,说明您平时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够准确地使用它们,希望您能够再接再厉!

3、您的这篇文章重点应该是您如何从开始不会煎荷包蛋到终于煎出一个完整的荷包蛋的过程。但是您的这篇文章将重点分别分给了妈妈如何熟练地煎荷包蛋,以及您第一次煎荷包蛋的过程。至于从第一次失败到最终的成功的过程,您以一句话便带过了,这是比较可惜的。

4、虽然您在这篇文章中,将文章结构、内容安排得颇为妥帖,却依然有一些每美中不足之处。以妈妈所说的“做一件事不仅要做对,还要做好”为例,这句话,放在文章靠近末尾处会更加合适。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您,那时候您还没有开始煎荷包蛋,也就是做一件事还没达到“做对”的程度,就更不用讨论“做好”没做好的问题了。故而,这句话,放到末尾会更加符合语境。

 

二、作文等级评价:二级

 

三、作文修改建议:

1、建议您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思考清楚自己将要创作的这篇文章的重点落在哪里。一篇作文,一定要有轻有重,才能拥有比较匀称的结构,比较通顺的逻辑。

2、创作作文的时候,有一些成分是真实的,一些成分是虚构的,同样的,文章中的一些情形和语句,也可以按照合乎生活实际的逻辑进行调动,以配合写作的需要。

3、另外您的文章中,有些地方出现了生活常识性的错误,明显是您对生活的观察还不够细致。建议您在平时的生活中,若是发生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多细致地观察,观察细节部分。多观察,多积累,则对您今后的写作,有更大的帮助。

 

四、作文改写(仅供参考)

 

学煎蛋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会定一个目标,目标可能都不一样:有的想当作家,有的想当老师,有的想当一名白领,而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厨师。

我曾经幻想着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灯光四射的舞台上,主持人在大声地说:“张奕涛先生,你是本次烹饪大赛的第一名!”“哈哈哈……”我想着想着,还高兴地笑了出来。可是单凭幻想,我是没办法当上厨师的,更何况我现在连一道菜都不会做。于是,我决定,要从最简单的菜色学习,我央求妈妈教我煎荷包蛋,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妈妈拿起鸡蛋,轻轻一磕,便老练地往锅里打了一个蛋,蛋白在接触到热油的一瞬间跳跃了起来,很快便凝固了,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我还没反应过来,妈妈突然的一铲子,就把蛋整个给翻了过来,剩下没凝固的蛋白便巧妙地把蛋黄包了起来。再煎了一会,荷包蛋就做好了。

看了这一系列的动作,我心想,嘻嘻,这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也拿了一个蛋,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蛋给打了下去。就在这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蛋开掉进锅里的一刹那,蛋黄从蛋白上滑了出去。啊!一定要把蛋黄放回蛋白上,不然就不是荷包蛋了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赶紧用铲子去推蛋黄。可是,越忙越错,还没凝固的蛋黄,被我的铲子一碰就破了,变成一滩黄黄的液体,流了出来。我刚想把流出来的蛋黄,再放回去,它已经无情地凝固了。将错就错吧,我把一个不完整的荷包蛋,不,不能叫荷包蛋,只能叫炒鸡蛋,端给给了妈妈。

妈妈看了看说:“你打蛋的位置错啦,蛋当然会滑啊!”于是我决定再试一次。这一次,我小心翼翼地按照妈妈的指示把蛋打进了锅里。看着蛋黄安静地呆在蛋白中间,一点点凝固,我不禁得意起来。正在我处出神的时候,妈妈提醒我,该翻一翻蛋了。我便用铲子用力一翻,哎呀,不好,虽然那焦黄的蛋白被我翻了过去,却掩饰不了从那缺口处流出来的黄黄的蛋液。又失败了。我不由得沮丧起来。

“失败是成功之母,再试一次。”妈妈在一旁温柔地鼓励我。我点点头,重新振作起来。这一次我再在小心地将蛋打进锅里,看着锅里慢慢凝固的鸡蛋,我冒出来一个想法,诶,就让鸡蛋这样煎熟,也不是荷包蛋吗?果然,不一会儿,鸡蛋就熟了,也没有破。白白的蛋白中间躺着一个完整的蛋黄。我得意极了,赶忙拿给妈妈看。妈妈看了看我煎的“荷包蛋”说:“做一件事不仅要做对,还要做好。你现在还没有把事情做对,就想着投机取巧,怎么可以呢?”

听到妈妈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决定今天一定要煎一个漂亮的荷包蛋。我反复思考妈妈的动作,小心地打蛋,翻蛋,煎蛋……经过我的不断努力,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完整的荷包蛋,妈妈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开心的笑声在周围回荡开来。

晚上,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感觉它尤其美味的,因为那是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我感觉自己离梦想又更进一步了!

 

五、素材提供:

1、我拉着妈妈跑道厨房,打开冰箱,拿出一个鸡蛋,又准备好一个小碗和小盘,说:“都准备好了,您说该怎么做。”妈妈说:“先把鸡蛋在碗边磕碎,然后把鸡蛋倒到碗里,再把盐放进去。之后,把火点着,倒点儿油,锅热了后,再把鸡蛋倒进锅里。等鸡蛋下面差不多成形了,再翻个个儿。”我一项一项地照妈妈说的去做。可是,我看着白白的圆片上拖着个鼓鼓的蛋黄。怎么翻过去呢?我用筷子夹,夹不起。我用铲子翻,软塌塌翻不过来。我刚要说:“不做了。”就听妈妈在一边鼓励我:“那蛋黄搐碎,也让它成片。等凝固了,再用铲子翻。”我告诉自己:不能半途而废!我再一次按妈妈教的方法去做了。哈!鸡蛋一半翻过来了,另一半没有翻过来。眼看都快煎胡了,我赶快把用筷子把折叠起来的鸡蛋展平。啊!终于成功了!我又等待一分钟后,香喷喷的煎鸡蛋做好了。我关了火,把鸡蛋盛到了盘子里。接着,我把鸡蛋端到了桌子上,和妈妈一起品尝,妈妈说:“好吃!”我成功了,高兴地跳了起来!

这件事儿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2、她们干得井井有条。菜洗好了,切好了,就等我炒了。我站在那“天然”的厨房里,系上围裙,还真像个大厨师呢。瞧,一会儿蒜苔炒肉,一会儿青椒炒肉……我最拿手的是“京酱肉丝”。我先把肉和葱切成丝,炒肉丝时要多油,炒熟肉丝加酱,两三分钟后再盛在装有生葱丝的盘内。

3、只听见“沙”地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迅速泛起,它的边缘多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边啊。

4、今天星期天,早上我看见妈妈在煎荷包蛋。于是我偷偷的看, 妈妈先往锅里倒油,接着打入鸡蛋,油铲子翻几下,怕糊了,加入 盐,一个荷包蛋就煎好了。等妈妈走了我在煎一个试试。于是,我就拿了2个鸡蛋准备煎。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倒油,然 后把鸡蛋打入锅内,我马上用铲子把鸡蛋翻了个身。赶紧撒盐,呵 呵!果然煎好了,不过没妈妈煎的好,可我觉得比妈妈煎的还好吃 呢!

妈妈来了,我拿着盘子里的鸡蛋对妈妈说:“我煎的鸡蛋怎么 样?”妈妈不由自主的笑了!

5、我先把铁锅端到煤气灶上,放了一勺油,等了一会儿,我把蛋把入锅里,这时锅里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音,我担心油溅到我的脸上,我就后退几步,突然,我闻到了一股臭味从锅里传来,我一看,天哪!我煎的荷包蛋简直成了“四不像”,长出了许多尖尖角,圆不像圆,方不像方。“黑不溜秋,”非常难看。我把那个“四不像”的荷包蛋从锅里铲出来,放在一边。我不灰心,又重新放了油,等油慢慢冒出白烟,我就打入鸡蛋,哧的一声,成了蛋饼,这次我不慌不忙的把蛋翻了一个身。

一会儿,香喷喷的荷包蛋终于煎熟了。我拿起盘子,把金光闪闪的蛋盛到了盘子上,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这时,妈妈回来了,我高兴地跑过去,跟妈妈说:“我学会了煎荷包蛋,妈妈笑了笑,夸我长大了。”

 

六、相关链接:

(1)著名特级语文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王立根谈“写出生活的情趣”:

http://www.hxyww.cn/wycynews.aspx?tid=4992

著名特级语文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王立根谈“细致体察,表达传神”:

http://www.hxyww.cn/wycynews.aspx?tid=4992

著名学者教授谢冕谈“怎样把写作思路展开”:

http://www.hxyww.cn/xxpjnews.aspx?tid=378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谈“怎样处理好写作“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http://www.hxyww.cn/xxpjnews.aspx?tid=409

(2)写作技巧

http://www.hxyww.cn/dxcpnewslist.aspx?bid=85&sid=101

(3)写作素材:

http://www.hxyww.cn/xxpjnewslist.aspx?bid=132&sid=135

 

七、三级记叙文范例:

补鞋的老人

每当看到我那整旧如新的棉鞋,看到鞋头上那密密麻麻的针脚,我就会想起那寒风的一幕,就会想起他——那可亲可敬的补鞋老人。

那是一个寒冬的下午,已经5点了,北风呼呼地刮着,人们都裹紧大衣急急忙忙地赶回家。我背着书包,拖着前面裂了口的棉鞋一步一挨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风一个劲地往破鞋洞口里钻,冷得我直打哆嗦,我心想棉鞋坏了穿不成了,只好要妈妈买新的了。突然,我看到街角处有一个补鞋老人挑着补鞋箱准备回家。我灵机一动,这双鞋补一补还可以穿,何不补补呢?我迫不及待地走上去说:“老爷爷,您能帮我补补鞋吗?”老人望了望寒风怒号的天空,犹豫了一下,又看了看我脚上的破鞋,说:“好吧!”

老人又重新坐下来,打开补鞋箱,拿起我的鞋补了起来。我仔细地端详着这位老人,他花白的头发,古铜色的脸,一双混浊的眼睛,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可能由于长时间补鞋的缘故,手上结满了茧子,冻得通红,他把鞋夹在两腿间,右手拿着针用力穿过鞋帮,左手把线扯过来。他艰难地一针针缝着,天气太冷了,他不时停下来用嘴对着手哈气。这时鞋的裂口缝好了,可是他并没有住手,一边又把裂口加缝了一道,口里还一边说:“你们小孩穿的鞋不结实点不行啊!”

鞋补好了,我问他要多少钱,他伸出3个贴满胶布的手指,“什么,要3元钱。”“是3角呢!”他回答。我愕然了,连忙掏钱,掏半天也只有2角钱,妈妈给我的一元钱忘带了,怎么办呢?老人看到我焦急狼狈的样子,笑着说:“算了吧。”我听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我边穿鞋边问:“您收费这么便宜,一天恐怕‘赚不了多少钱吧?’”“什么赚不赚,我老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来补补鞋还可以给人们个方便。”老人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由衷地说:“谢谢您老人家。”是呀!要不是他,我的脚可要挨冻了。

我穿着补好的棉鞋往家走去,走了几步,我回头望了望,只见善良朴实的老人正顶着刺骨的寒风在暮色中收拾鞋箱。我忽然觉得有一股暖流从脚底迅速传遍全身,涌向我的心窝……

 

简评:这是一篇达到三级写作水平的记叙文。这篇文章相较起您的作文,主要胜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描述一个富有爱心的补鞋老人,故而作者将描写重点放在了老人如何补鞋,以及补完鞋,“我”同老人的对话上。整篇文章轻重匀称分明。

2、作者擅长细节描写,对老人那双结满茧子,冻得通红的手展开了重点的描绘。让读者通过这些细节,体会到老人的辛苦,进而感受到老人的那颗热忱的心。

3、文中没有任何不符合生活逻辑、语言搭配不当,或是语句不通顺等问题的出现。

 

八、相关辅助教材:暂缺

 

九、相关教学视频:暂缺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