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课堂同步】《小狗包弟》赏析

发布时间:2014/11/3 10:33:27

良知的沉痛拷问

浅析巴金散文《小狗包弟》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他敢于说真话、深刻的剖析自己的灵魂,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全文叙述主要“我”在动乱年代为自保而抛弃小狗包弟事情,表达了巴金对小狗的深深愧意以及对自己良心的沉痛拷问。

 一、人性的扭曲:人不如狗

文章开头详细讲述了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在“文革”期间,艺术家遭受迫害和批斗,“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只有一只艺术家经常款待过的邻家小狗跑过来亲近他,安慰他,并且为艺术家而忍受拳打脚踢,甚至不食而死。狗的出现,衬托出了人世间的冷漠和凄凉,狗尚且仁义,而人却如此无情!作家由此得出了一个赤裸裸的事实:人性异化,人不如狗!狗虽是畜生,没人聪明,没人有智慧,但是狗有的是情义和忠诚;而人虽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人在危难面前都是只求自保,毫无情义和良知可言,其冷漠与无情是如此让人寒心!

二、良知的拷问:“我”不如狗

接下来作者主要叙述了“我”和狗的故事。首先,包弟来到“我”家,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很多欢乐。因为它很听话,它从不咬人;它又是可爱的,它会把两只脚并在一起不停的作揖逗我们和客人发笑。其次,它对我们一家人很忠诚。在我们离开家的时候,它会每天守在房门口等着我们回来;看到我们回来,它会摇头摆尾,特别高兴和亲热。但是,在动乱来临的时候,“我”却因为害怕包弟的尖声吠叫可能会给我们一家带来灾难,就忘记七年来包弟为我们一家做的一切和我们之间的感情,因为它是条狗,就抛弃了它。作者由此觉得特别的羞愧和良心上的不安,认为自己还不如那条为艺术家献身的小狗,所以得出结论:“我”不如狗!因为艺术家也只是在平时款待了小狗而已,但是小狗就在艺术家危难之际对他不离不弃;而小狗包弟跟我们家有七年的感情,对我们是非常的忠诚,并且小狗并未给我们一家带来实质上的威胁,我就懦弱的背弃了小狗包弟,把它送上了解剖台。

二、高贵的忏悔和沉痛的反思

作者把包弟送走并没有获得解脱,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这种“包袱”不但包含了作者对包弟的深深愧疚和对自己软弱妥协的自责,更有作者对“文革”深刻而沉痛的反思!首先,我们知道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作者的做法是正常的而无可指责,因为人的生活都所寄无望,哪里还有心思顾忌一条狗?人的生命尚不值一钱,为了生存而抛弃一条小狗,又算什么!但作家并未为此而解脱自己,他说,“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短短几句话的自谴自责,不仅包容了作者对包弟做法的悔恨,更为重要的是,展示出作者深刻的反思:把包弟交出的时候是助纣为虐!毫无反抗,注定在“文革”中遭到迫害。其次,我们知道这篇散文是作者“文革”之后写的,在“文革”中作者遭受了痛苦的折磨和非人的待遇,作者的妻子萧珊就是在“文革”中由于治疗不及时而死掉的。时至今天,作家是最有资格说“我控诉”的,但是巴金没有,他却说“我忏悔”。他认为自己在“文革”中由于太过软弱和听话,致使身边很多人受到了伤害。他进而推及到整个“文革“时期的人们,是大家只顾自保,太过老实,毫无反抗,所以才让居心不良者有机可乘。作者的自我解剖是严厉的,甚至到了残酷的地步,他仿佛站在灵魂的审判台前,拷问自己、鞭挞自己性格中的弱点。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是在为民族和国家而担忧,要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敢于反省自己,敢于说真话。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真心而痛苦的呼唤!

 

来源:百度文库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