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嘉佳:议论文写作古为今用的尝试

发布时间:2014/10/11 14:54:05

议论文写作古为今用的尝试

                         ——以《六国论》为例

福州格致中学      陈嘉佳

【文章摘要】
本文为了实现文言文学习到现代文写作的迁移,设置了学习感受——用心模仿——习惯自然——妙笔生花的四个阶段式训练模块。探讨古为今用的可能性,并以《六国论》为例,从文章的结构、立论的角度、论证方法、语言四个角度进行案例分析。希望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讽喻性的文言文作为学生写议论文的范例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
【关键词】
六国论 训练 文言文 议论文 
 
一、从文言文教学迁移到议论文写作的可行性
高中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关键时期,而议论文写作能体现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所以,培养高中生写议论文的能力是培养高中生写作能力的重心。提笔成文,文不加点的能力需要平时的大量训练。作文训练少不了范例,但我们的教材中缺少典范的现代议论文范例,更多的是讽喻类的文言文。这些各领风骚的名作构思精巧严谨,论证缜密巧妙,事例富含时代气息,语言准确,是很多现代文所不及的,都可以成为学生学写议论文的典范。这些文言文和现在议论文具有很多共性,首先他们都具备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其次,两者的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大同小异;再次,两者的论证语言也都体现出准确凝练等特点。这些正是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时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这些文言文作为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范本,使学生在掌握文言基本知识的同时,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从文言文教学迁移到议论文写作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从立论的角度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章观点的形成是如何得来的,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是否有借鉴意义,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逐渐养成批判地看待事物的习惯,或将之概括作为素材备用;从结构的角度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提要钩玄,一步一步有意识地分析,完成文章结构图,通过探求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探求文章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议论,改变学生混乱的结构布局,学会逻辑推理,学会布局谋篇;从论证方法看,教师应指导学生比较学生论证方法的使用与范文的差距,重点分析多种论证方法的组合使用,提升学生议论文的说服力,同时增加行文变化;从语言的角度看,体会文言语言严谨不乏生动,叙议的巧妙结合,改变学生作文以叙代议,空话套话的写作现象。
为了能从文言文学习迁移到现代议论文的写作,我设置了四个阶段式的训练模块——学习感受、用心模仿、习惯自然、妙笔生花。用心模仿的前提是要学习感受,感受不深刻,画虎不成反类犬,模仿出来的文章自然也没有神韵。在学习感受阶段,学生主要靠老师的引导,抽茧剥丝,一步一步细致地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和语言的魅力。学生的感受是细腻的,模仿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模仿写作阶段,教师可以设置多个模块定期对学生进行分别训练,以到达到让学生习惯成自然的境界。比如我设置的模块有:
1、审时度势,立论有高度
2、分析,让议论有据更有理
3、议论构段训练
4、论证方法专项训练
5、议论文语段扣题训练
6、议论文开头结尾技法
其中,“分析,让议论有据更有理”这个模块可以分为——“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感受逻辑的力量”等。“议论构段训练”可以分为——“文章分论点的设置”、“段落详略安排”等。“论证方法的专项训练”模块还可以分成——同类归纳训练、对比分析训练、由果导因训练、形象比喻训练、反向假设训练……当学生可以较为熟练的掌握多种论证方法后,可以让学生把论证方法进行多种组合,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行文顺序。在这些专项训练中,要多以学生的作文为参照,让学生自己进行升格改写。
三、以《六国论》为例,实现古为今用,提升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篇讲读课文。它是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范式性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议论文的论证严谨的特点。①因为论点明确,层次清晰,变化较少,很容易被学生模仿,所以特别适合刚开始学写议论文的学生参考模仿。
从立论的角度来说,苏洵的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评论六国的灭亡,其实是针砭时弊,借古讽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除了让学生了解当时宋朝的历史背景,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师也应该借机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例如:思考那时“强秦”的霸气嚣张与“诸侯国”的愚昧短视的行为在今日的国际舞台上是否可见?中国人应该如何该铭记历史教训?为人处世中是否包含了同样的道理?在写作中如何向作者学习借古喻今,借古讽今的手法,如何灵活地运用历史素材?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六国论》作为素材用于作文中。我尝试让学生适用的话题如“”不震慑于权威”、“权威与盲从”、“团结一致”、“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可鼠目寸光”等等,通过一些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批判的思维放眼未来放眼世界,增加学生作文的针对性、时代性、思辨性、真实性。
从结构方面来说,《六国论》是如何体现结构完整而严谨的呢?首先作者在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总领全文。接着,作者概括性的分析了两点原因:第一点“赂秦而力亏”;第二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为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每个论点又分为三层。最后五六两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现在我们学生写议论文,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开头列出中心论点,然后罗列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用一个事例论证,最后结尾扣题。学生体现出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在于即使他们有了一定的思考,也难以在800字的范围内组织有效的论证。例如《珍珠与沙子》的话题作文,在学生的习作训练中,学生基本能写出“要想被人赏识就要像珍珠于沙子一样卓尔不群”的切题的中心论点。围绕这个“卓尔不群”的论点,很多学生设置的分论点是:1、成功需要勤奋;2、成功需要努力;3、成功需要坚持;4、成功需要机遇;5、成功需要等待……然后在每个分论点后,跟上一个事例论证。其实认真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勤奋”中包含了“坚持”,“努力”也有“勤奋”的因素,“坚持”本身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几个分论点且不说不能直接从材料中分析得来,几个分论点之间本身就相互重叠,毫无逻辑关系。
既然有《六国论》这样范式性的文章,教师更应带领学生感受说理的雄辩力量和艺术性,模仿着学习设置文章的层次结构,让学生为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推进而进行谋篇布局。比如分析“成为珍珠”的原因,分论点的设置可以是1、历史文化的熏陶让我们拒绝平庸;2、人的需求要求自我实现;3、社会需要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可以是层层深入的纵向议论,也可以是多角度的横向议论,也可以二者结合。总之,要让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曲”议论文范式。
从论证方法来看,《六国论》涵盖了要求高中生掌握的多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反向假设论证。苏洵的文章之所以严谨不乏变化,除了论证过程的周密,还在于这些丰富的论证方法。而有时我们的学生好不容易想好了几个分论点,展开论证时除了事例论证,就没有别的论证方法了,使得文章显得肤浅、行文又呆板。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学生的语言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运用丰富的论证方法,并锤炼议论性语言,使文章血肉丰满。
例如作文《多做一些》中,学生写道:
多做一些,可以让人实现原本难以达到的梦想。
台湾歌手林育群小时候因为曾经拥有的梦想,终于鼓起勇气在伙伴面前唱歌时,却遭到了伙伴们的嘲笑,面对伙伴的嘲笑也曾让他感到难过低落,但在爸爸的鼓励下,他仍然勇敢地重新来过,他希望能像爸爸告诉他的故事里的小黄蜂那样,即使身材根本不符合飞行的标准,仍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伙伴的嘲笑后,林育群心中多出来的仅仅只是对于自己的一点希冀,希望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在他人生的道路上,多出来的仅仅是他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尽管在他长大后,参加选秀时曾被评委针对他的身材有过讥讽,但他却始终不曾忘记从小的梦想。他做的仅仅是多一些的坚持,多一些的不懈,这份多一些的努力,最终让他实现了梦想,走向了歌手的道路。
对于以上这种以叙代议的现象,在学生的作文中比比皆是,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处理好叙与议的关系。任何的议论文都不可能完全是议论性的语言,除了用强大的逻辑,缜密的分析来说服人,同时也需要语言的感染力。学生的议论文常常淡而无味,翻来覆去重复同样的论调,满口说教,味如嚼蜡,使用论据时过于华丽或冗长,妨碍了论证的严密与准确。
《六国论》在这方面做了良好的示范,文字凝练又不乏形象生动。比如文中写到先祖父们艰辛的开国历程,作者仅用“暴霜露,斩荆棘”短短六个字,就将祖先们筚路蓝缕的开国过程写得淋漓尽致。第二段中,作者把秦国得土地和诸侯失地的两种情况进行对比;第三段中,把祖先和子孙对土地的不同态度,辟地与割地的土地规模进行对比对比,祖先们辛苦辟来“尺寸之地”被子孙们“如弃草芥”地割让,这种难易之间的对比尽在字里行间。由此看来,教师很有必要将议论文中的记叙语言列为单独的课程,让学生多加训练。尤其采取事例论证时,教师应当对学生强调,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是经常结合使用的,不需要强行割裂。
《六国论》中还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教学的过程要着重于体会段与段之中,句与句之间的对比关系。应当明确,这些对比都是根据论点的需要而设置的。在运用对比论证时,要找准对比点,在对比中突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我鼓励学生写出能够相互照应的对比段落或以对偶句的形式形成对比的句子。
再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同时,这又是一个比喻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在亡国以前赂秦的欲望是不会有尽头的。除了解释比喻论证使文章在凝练的同时更形象生动,我还适时让学生尝试多写几个比喻论证,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文中也多次运用了假设论证。第四段以六国的角度进行假设,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最后一段从当时统治者宋朝的角度进行假设的。如果以天下之大,继续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那又在六国之下了。不同点在于第四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第五段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迁移到议论文的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用“如果……那么……”,“如果……就……”“假使……那么……”“倘若”“若”“试想……”这样表示反向假设的关联词,在学生叙述完事例后进行进一步的推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除此之外,《六国论》中对偶和排比句式的使用,设问的自问自答都对文章形成一种雄辩的气势有所帮助,使文章读来一气呵成,气脉中贯。因此,灵活地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对学生的写议论文水平的提高也是非常关键的。
讲解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修改,比如上文《多做一些》的修改片段:
多做一些,对最初的梦想多一步坚持。台湾歌手林育群从小因为胖硕的身材被人讥讽,但他始终坚持歌唱的梦想,在偏僻的陋巷中唱、在繁华的街头上唱,在各种的选秀节目中唱,终于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成就歌手的梦想。梦想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多做一些,就是拥有着梦想,不因打击而浮躁,不因失败而沉沦,不因胜利而骄纵,让你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假使史玉柱在“巨人”倒塌时丧失追求,那么他就无法从“中国首负”的悲剧中凤凰涅槃,成为“中国首富”;如果乔布斯的人生没有“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梦想,并锲而不舍地为之付出努力,他的“苹果帝国”就不能璀璨在今日IT界的天空。平凡的人生无不因对梦想的坚持而多做一些而变得辉煌。
经过修改,学生写的段落更加具有说服性,语言更加凝练生动了。当然,要注意,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同时也是感情的外衣。爱之深才能激扬文字,恨之切方能慷慨陈词。没有学生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再多的技巧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在我们的教材中,除了《六国论》可以作为学生写议论文的典范,结构宏伟,用对比手法极尽铺陈之能事,气势磅礴的《过秦论》;匡正时弊,高扬“从师”风尚具有非凡批判精神的《师说》;运用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的《劝学》;深谙人心因势利导,让比喻力有千钧的《寡人之于国也》无一不是可以参考的经典之作。多次的模仿,到刻意的专题训练,学生议论文的水平也在文言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定会笔底生花。
 
 
参考资料
1、①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86页 2009年6月
2、《向教材学教法 向经典学技巧》夏炯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01期
3、《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系列 孙士宏教研空间 2013年5月20日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