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邵蝉观:材料作文高效复习经验之谈

发布时间:2014/10/11 15:05:23

材料作文高效复习经验之谈

福建晋江英林中学   邵蝉观  

摘要:福建近几年的作文命题都为材料作文,这样考生写作时就涉及到联系材料和运用材料的问题,这是材料作文复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就材料作文的复习指导工作谈谈我的经验,以供探讨。
关键词:材料作文  复习  指导  经验
正文:
不少高三语文老师在指导作文这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疑惑:高考作文复习到底要如何展开?展开复习了要如何控制复习所占的时间?就算复习了有效性有多少?。。。。。。。确实,有时作文的复习真是有点“吃力不讨好”。
鉴于福建近几年的作文命题都为材料作文,我就针对材料作文的复习指导工作,结合实例谈谈我今年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广大同仁一起来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以下是我的指导复习心得:
1.结合高考形势,精心挑题。
现在高考采用各省自行命题的形式,每个省的作文命题方向当然也就有所不同,像今年我省作文追求“三力”即辨析力,逻辑力,还有批判力。那么像安徽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这样的命题思路,在我省目前就不大可能出现。
所以我们在选择作文题目时就需要谨慎,力求符合或接近我省近几年的命题思维,而不能只要是高考作文都可以作为题目去考学生,这样不仅浪费老师和学生的精力,也削弱了复习的有效性。所以说作文复习的第一步——精心挑题。
比如我在着手准备“材料作文开篇破题”的指导复习工作时,在网上查找到了一个与教学主题很吻合的课件,但是那个课件主要以2009广东的高考作文“常识”为载体来进行授课。考虑到不符合今年福建作文的命题方向,我也只好忍痛弃用,最后在查阅了2012年各省的高考作文题之后,选择了上海的高考作文(“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 ,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
 
2.片断作文限时训练。
挑了题目,就布置学生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好不好呢?答案是否定的。作文复习讲求针对性,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另外考场作文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临场发挥能力,所以片段并且限时的训练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对于2012上海那道“微光”的高考作文我是这样布置的:请根据以下作文题写一个100字左右的议论文开头。(时间:25分钟以内)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 ,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
 
3.及时批改,挑选正反例。
对于上交的作文,批改要及时,讲评时学生才更能对照自己所写的文章去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批改学生作文时,我们往往关注的是优秀的作文以及这些作文对班上学生的借鉴作用,其实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弊病更应该为我们所关注,也就是说我们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应该多挑选一些典型的反例来跟正例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更深刻地理解如何“扬长避短”。
比如讲评“微光”时,我就挑选了学生一些正反例作文开头让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判断:
天才之所以被称为天才,并不是他们拥有多少天赋,而是那些属于平凡人的微光铸就了这些所谓的天才。因为他们的信念让他们变得不平凡。一切都来自于他们那道不曾放弃的光芒一坚持。(偏题——没有紧扣材料去理解“微光”:闪过 微小的光 普通人舍弃等)
是否愿意当一名淘金者?一路走来,有多少人充当着猴子摘桃的角色?回首那沉甸甸挂满枝头的弃物。当你再次遇见,你还对它们存留着一份悸动吗?青春,你还记得它吗?青春,就是你心中的那一束微光。青春,你能挥之即无的吗? (离题----不是在议论,而是在抒情,并且阐述漫无边际)
每个人都是天才,也都有机会成为智者。每个人都有灵感一现之时,智者善于把握,视之若室;而愚者却往往会忽视属于自己那一瞬成功的机会,任其消失,弃之如鄙,只因他们缺乏了对自己的认可。
  所以,认可自己,抓住灵感,方能成就人生。(切题——深入材料,分析出普通人舍弃“微光”的原因)
 
另外学生往往以为材料作文只要有点到材料就叫做扣材料了,为了让学生理解扣材料的真正含义,我用学生示例让学生判断材料运用的有效性:
明天将会迎来成功,大部分人都倒在了今天晚上。成功需要90℅的汗水,只是我们在今天晚上看不到希望的太阳。当第一束阳光射入地平线,我们又开始寻找心中的那道渺小的微光。(无效分析——对“微光”喻义的阐述不明确,说了等于没说。)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们把自己脑中一闪而过的新想法都付诸实践了。"著名导演李安在评价《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时如是说。
天才善于将心灵中闪过的微光牢牢守住,将这属于自己的东西真正地呈现出来,转而化为一团燃烧着的火焰,点燃了灵感的森林。而庸人只是那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搁置一旁,最终舍弃,这便是天才与庸人的差别。(有效分析——明确“微光”指的是灵感,并把普通人和天才进行了对比)
 
4.讲评以学生作品为主,标杆作文为辅,并由此归纳写作方法。
以往作文指导课,我经常是先选取历届高考高分作文作为范例去归纳写作方法,再进行写作训练,然后讲评。我觉得收效甚微。可能一方面学生大多对高分作文带有某种权威的疏远,并没有真正学习的动力;一方面,对于高分作文的娴熟的行文手法,大部分学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来我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以所教学生自己的作文作为范例总结写作方法,再去指导学生写作,它的有效性会不会更高?通过实践,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以下是我在讲评“微光”作文时结合学生写作实例与学生一起归纳的材料作文几种常见的开篇破题方法:
破题方法一:引用(化用)名言破题法
生:“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们把自己脑中一闪而过的新想法都付诸实践了。"著名导演李安在评价《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时如是说。(引用名言)
天才善于将心灵中闪过的微光牢牢守住,将这属于自己的东西真正地呈现出来,转而化为一团燃烧着的火焰,点燃了灵感的森林。而庸人只是那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搁置一旁,最终舍弃,这便是天才与庸人的差别。(阐释材料)(壁辉)
 
拓展“化用名言破题法”: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给灵魂一个支点》
 
破题方法二:情境破题法
生:当初,牛顿站在苹果树下,心灵中闪过一个想法:“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往下掉?”他抓住这个想法,并在不断钻研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设置情境)
生活中,你是否也曾质疑过,为什么空气看不见?为什么夏天会热,为什么冬天会冷?你成为了第二个牛顿了吗?不要无情地舍弃那些原本属于自己在一瞬间的突发奇想,说不定,你的灵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就感。(阐释材料)(少妹)
 
破题方法三:对比破题法
生:每个人都是天才,也都有机会成为智者。每个人都有灵感一现之时,智者善于把握,视之若室;而愚者却往往会忽视属于自己那一瞬成功的机会,任其消失,弃之如鄙,只因他们缺乏了对自己的认可。(阐释材料——对比)
 所以,认可自己,抓住灵感,方能成就人生。(提出论点)(心兰)
 
破题方法四:修辞破题法
生:春雨之所以能滋生万物,是因为把握了自己的方向;
雄鹰之所以振翅长空,是因为把握了自己的方式;
天才之所以璀璨,是因为把握了自己思想的微光。(排比)
把握你自己,让思想绽放。(提出论点)(温深)
 
破题方法五:直接破题法
生: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个普通人,纵使做再多的努力也无法超越那些天才,而当我们在天才作品中发现了自己曾经也闪过的微光时,才会意识到:天才与普通人往往只有一线之差。(分析材料)
所以我们要学会的是——肯定自己(提出论点)(嘉铭)
 
在我们的脑海中常常会闪过一秒甚至不足一秒的“微光”,我们常常不相信自己,将这一丝放过,然而却在天才作品中发现自己曾经那一秒的微光。(分析材料)
相信自己,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提出论点)(腾云)
 
 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有许多失误和遗憾。而这些失误或遗憾大多来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殊不知天才与庸人的差距,就在于对自己的信任。(分析材料)
 所以要相信自己,抓住生命之微光。(提出论点)(鸿炳)
 
拓展:综合破题法:
标杆作文(一类上)(68分)作文开头展示:
有人说:“天才与凡人只在于一步之遥。”愚以为,诚然。(引用名言)
天才与凡人只在于一步之间,有些人抓住了心底闪过的一丝微光,他们顺藤摸瓜,羽化登仙,创下惊世之作,被人们并为天才之列;而有些人却没有抓住,他们终究认为自己是凡人,对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首先进行自我否定,直到那一丝微光石沉大海。(阐释材料——对比)
 
延伸(好的开头应该还包括一个生动的题目):
精彩拟题展示:   “微光”是如何被扼杀的?
              让“微光”不再是“微光
 那些曾经拥有过的“微光”
持一丝“微光”,成一世荣耀
 
5.反复训练,强化掌握。
讲评之后,学生可能听是听懂了,可是如果没有强加训练的话,学生也只能是理论上掌握了,实践中没有落实。所以老师针对性讲完一个写作专题之后,一定要多加训练,反复强化,学生才能真正在考场上发挥出来。我的做法是一方面多加训练,一方面整理张贴范例在班级易于看到的地方。
“微光”讲评完后,我把学生典型优秀的作文开头张贴在饮水机上方的学习园地。学生每天接水时,抬头就能看到,强化了学生对这些开头方法的有效掌握。然后另外布置一道作文题,让他们运用其中的不同方法写两到三个开头。
而材料作文“开篇破题”复习的有效性在省质检的学生作文中也得到了验证。
  以下是今年福建省质检班级学生优秀作文开头实例:
一.综合破题法---——对比+引用名言破题法:
历经七年,人们身躯会在本质上脱胎换骨,没有涅槃重生的高傲。唯一存在的是那身体上的细微的变化,然而心灵呢?却坚守于自己的净土,静观其变,梵高有云:“没有什么不朽的,包括心灵本身。唯一不朽的,是心灵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所以,不变的心灵就是人体最完美的艺术。(阐释材料——生理之变与心灵不变的对比,引用名言,提出论点)(陈福镇)
 
二.引用名言破题法:
示例一: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题记。(引用名言)
一个人要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看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从新陈代谢中,从生理变化及时间中。但是,变化中,我们依然是自己。(扣材料 ,提论点)(谢雅彬)
 
三.修辞破题法:
向日葵,随着太阳光而改变方向,因而长得灿烂;
大雁,因季节而改变栖息的地方,因而得以生存;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需要更换一次,才能长盛不衰。(排比)
那么我们呢——我们需要改变!(提出论点)(吴雅婷)
 
如果我是鱼,我会愤怒我那七秒钟的记忆。
如果我是龟,我会坚守我那千年的躯体。(类比)
七年让一个人从生理得到改变,但我们不能遗忘,自己最初的梦想。(阐释材料)让时间带我们成长,但是别让时间让我们遗忘最初的自己(阐释材料,提出论点)(林至生)
 
四.情境破题法:
当你步入溶洞之内,是否会因眼前形态各异光怪陆离的钟乳石而惊叹?
当你瞻仰高山时,是否会因眼前直入云霄的磅礴之气而折服?(设置情境)
但你可知,是水,分分秒秒地击打石头而成了今天引人入胜的溶洞;但你可知,是地,日日夜夜地运动隆起而造了今日巍峨的高山。一个人七年内可获得生理上的新生,也是从细胞慢慢更迭积累而成的。一点点积累,才会有大大的不同。(阐释材料,提出论点)(姚燕妮)
附2013年福建省质检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不同,一个人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是另一个人了。(摘编自《2012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我觉得好的作文出自于自己身边的同学——“他行,我肯定也行”,学生接受度高,所以对他们的促进更有力,实效性也就比较明显。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总结,不足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
 
 
参考资料:
本人任教2013届班级学生的写作作品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