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关于议论文陌生化写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4/10/11 15:44:15关于议论文陌生化写作的几点思考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 张金
【摘要】“一粒沙里一世界,一朵野花一天堂”,作品中独特的角度、思想和语言,往往会引发读者独特的感悟和审美的拓宽,从而使其价值大为提升。在议论文写作中,如果遵循陌生化原则,将摆脱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僵化而呆板的写作模式,从而使学生真正写出具有高逼真、个性化特点的作文。
【关键词】陌生化 议论文写作 思考
【正文】“陌生化”本来是一文学术语,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如果遵循陌生化原则,学生将摆脱长久以来困扰已久的僵化而呆板的写作模式,从而真正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可以尝试从立意、语言和素材三方面进行陌生化处理,定会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一、立意陌生化,独辟思想的蹊径
立意陌生化,首先要强化陌生化意识。只有充满灵感,学生的作品才具有思想独特性。而强化“陌生化”意识,则是保持灵感鲜活的有效途径。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用陌生化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浪花。意识先行,养成习惯,写作才有陌生化的可能。
立意陌生化,其次要发掘陌生化视角。写作中,我们如果能够用非典型视角去思考问题与事件,就会产生陌生化效果。例如:托尔斯泰的《量布人》,就以马的视角描述人类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使读者兴趣大增。又如:动车事故,如果从救人村庄的视角出发写作,就少了人云亦云的指责,多了感动生命的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许霆案,如果从人性与反人性视角立论写作,就不会囿于对法院判决和银行条款的简单批评本身。
立意陌生化,再次要拓宽和深化陌生化思维。陌生化思维的长度来自思维的发散,而深度来自于内蕴的挖掘。议论文写作,要学会破坏固有思维结构和走出围观情绪,从而拓宽和深化陌生化思维,以提高作文魅力。例如:“危机和转机”一题,可以“有时转机亦可变危机”立意,摆脱“危机变转机”的窠臼,以达到陌生化思维的拓宽;话题作文“成熟”,可以从“哲理上的成熟”入手,跳出“生理、心理成熟”的二维结构,以达到陌生化思维的深化;药家鑫案,立意陌生化处理时,既可拓宽为“围观的盲从”,亦可深化为“人性的黑点”。
二、语言陌生化,插上想象的翅膀
近年来高考议论文语言直白型、干瘪无味型、呆板僵化型偏多,不敢想象,不懂创造,千篇一律、人云亦云、陈旧老套,沦入了一种越写越无效的写作漩窝。要想在语言方面本质上有突变,就应该为议论文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其充满哲理性、暗示性和丰富性,给人以“陌生感”,从而刺激读者的审美期待,给人以强烈的审美刺激,最终增加文章的审美价值。对于语言的陌生化,笔者重点推荐以下四种做法:
1、悖理。所谓悖理就是在内容上通过反弹琵琶的思路,采用违背常理的言语呈现方式,使议论语言在曲折突变中显得与众不同。例如:“没有翅膀的飞翔”一句, “没有翅膀”与“飞翔”的反常组合,一下子吸引了阅卷者的眼球,激起阅读欲望。又如 “让世界从指尖流走”一句,创造了悖理的语言结构,使读者摆脱常规的审美习惯,产生陌生的美感刺激。
2、变形。议论文写作中也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夸张的手法,以达到对事物的变形,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例如:荆轲凭豪勇气概,试图以一柄长剑划破秦人的宫殿,不幸的是,自己的满腔热血,染红了秦人的半边长空。此句通过夸张手法,产生了“热血染红了半边长空”的变形结果,使荆轲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3、动态 。议论文语言如果善于使用动词,组建具有力量、哲性的连环动句,能使文章更有气势、哲理。例如:外界的喧嚣都只成了窗外偶过的风,摇晃了玫瑰,却没有拂起杜拉斯的发梢。她在自己的城堡里,绘着自己的人生。这句话通过五个动作词,让读者在动词句里徜徉时逐层进入哲理,最终打破了呆板的说教方式,有利于读者认同文章观点。
4、错位。词语的错位主要指移用,写作时要善于破除词语搭配定势,使本来不相关的词在特定语境中产生联系,造成词语错位搭配,有利于增强语言表现力,给文章以美感。例如:生命的链条循环转动,一代代人演绎在时间的齿轮里。在其间,我们成长,成熟,背负着父母深沉的忧虑。何妨卸下深沉之忧,让雏鹰们享受自由的滋味?此句中“生命的链条”“时间的齿轮”“卸下深沉之忧”均属于词语移用,具体和抽象的词语错位搭配,使文章哲理性很强,韵味十足。
三、素材陌生化,增添鲜活的血液
当今议论文写作存在非常严重的素材老套的问题,议论文僵化而呆板的素材,使学生趋于写作无意识和加剧审美疲劳。因此,挖掘新鲜作文素材,为文章增添鲜活的血液,已成了议论文写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素材老套主要体现在事例老和用得多两方面,前者比如李白杜甫陶渊明,后者比如刘伟药家鑫小悦悦。素材陌生化可以从老例新用和挖掘新例两方面入手,最理想的还是后者。
老例新用主要从形式或者内容上,从新的角度进行言说和解读。比如说史铁生一例,大多数人会引用此例来论证身残志坚的观点,如果我们稍加挖掘会发现,从“生与死”“母子情深”“写作:发自心灵的声音”等方面内容来举例角度更新。老例新用的使用一要有恰当的机会,二是有比较锐利的思维。教师平时应该多引导学生扩大阅读,搜寻新颖的事例,特别是外国的陌生化事例,以下试举三例。
1、尼可洛·帕格尼尼身陷囹圄志不移。他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
2、博迪眨眼写作。他是一名法国记者,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但他决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只能靠左眼的眨动和笔录员门迪宝沟通,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著述,终于完成大作。
3、布朗用脚打字。爱尔兰作家布朗,一生下来就患了瘫痪症,到5岁时,还不能走路,不会说话,头部、身体、双手和右脚都不能动弹。后来,他学会了用左脚打字、画画。他在48年的短暂一生中,共创作了5部小说,3本诗集。这些都是靠一只左脚的脚趾打成的。
在中学议论文写作中,如能在作文训练中很好的利用“陌生化”思想,来培养、提高学生思维感受、写作角度、遣词造句、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增添作文自身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效率、提升学生写作欲望,从而使学生愿写、爱写、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