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课堂同步】《赤壁赋》学习重点指导

发布时间:2015/7/23 10:06:37

 

1、重点提示:

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依然应该放在鉴赏上。

《前赤壁赋》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写景状物,体物之工,妙传造化;触景生情,情感波澜,层层深入;其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缥缈多姿,为读者创造出优美的神话般的境界。它借景明理,以物写志,抚今追昔,寓理于情;欣赏自然、观察社会、总结历史,启发读者更深层的哲理思考。其思想源于老庄,又超越老庄。全文共换 12次韵,用韵错落有致,音调铿锵,节奏感强。全篇忽乐忽悲,乐中有悲,悲又转喜。作者感情波澜有起有伏,形似散而神聚。苏轼在《文说》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前赤壁赋》这篇千古不朽的杰作,正是体现苏轼文风的优秀典范。

 

2、难点解析:

本文的情和景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这篇散文赋以作者邀游赤壁为线索,将不同的景色和意境贯穿起来,联缀一体。

首先写夜游之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令人顿觉胸襟开阔,兴意盎然。在清风明月,白露水光之中乘一叶扁舟,凌于万顷碧波之上,真好像列子乘风前行,不知飘到哪里才能停止,又宛如羽化为仙,飘飘然像离开人世,超然独立而飞升到仙境。良辰美景,何其乐也!然而客人伴奏的低沉的箫声与作者悲凉的心境产生了共鸣。寄情山水并不能完全医治作者心灵的创伤,也无法掩盖住内心深处的苦闷。

作者接着通过客人之口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盛衰兴亡、倏忽即逝的历史画卷,表达出对曹操一世英豪的仰慕,同时又为他沉浮于岁月的倏忽之间而叹惜。于是自身渺小、人生短暂而长江无穷的悲感,便油然而生,从而将人生无常、功名难就的感伤情绪推向了顶峰。

最后写令人伤心千古的悲哀终于得到了解脱,由悲生悟:世界万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月亮一样。流去的就像江水,可是江水没有因为流去而消失掉;有圆有缺的就像月亮,可是月亮却没有因此增长或减少。如果从变化的一面看,世上万物转瞬即逝,一去不返,不必为荣辱得失而着恼;如果从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和人类,又都是永存的、在美妙理想与可悲现实的矛盾面前,作者终于从老庄的处世哲学中找到了出路,表现了作者在人生坎坷、政治失意后对世事采取的一种超然物外的达观精神。作者思想得到解脱之后,便重回到超然之乐中来,与开头相呼应,全文便安然而止,耐人寻味。

 

3、学法指导: 

首先,要对课文中出现额率较高的实词、虚词加以梳理,准确把握实词的基本义、多义现象和特殊用法(不必在名词术语上下功夫,重在理解、翻译)。对于常见虚词,则重点应掌握其一般用法;对于某些具有“实义”(如代词)或带有“实义”色彩的(如副词),应了解其不同的意义。

其次,在做文言短文阅读训练中,应注意继续积累、扩大一些常见实词、虚词的词汇量。在课外选文中,如出现课内学过的词语,应加以比较、印证。   

 

《赤壁赋》重点难点解析

一、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新党指控他讪谤朝廷,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州市)任团练副使。这一年,他先后两次到黄州赤鼻矶(一名赤壁)游览,写了两篇赋,即《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篇赋用景物描写与主客问答的手法,紧扣赤壁的风光,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首先写日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物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

再写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暂,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

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的乐观态度。

全文感情线索明显,由乐入悲,由悲转乐,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胸怀。学习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点。

 

二、作者安排主客对话两段内容的目的

作者安排这两段内容,意在解释悲情和快乐产生的原因,揭示文章的主旨。客人所说的内容,是从对历史人物和自身处境的感慨的角度,抒发现实人生的苦闷,其核心是悲叹人世的无常和人的渺小及人生的短暂,这是悲情产生的原因。 

主答客问,着重阐明“变”与“不变”的哲理。作者站在“不变者”的角度看天地景物,自然“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纵情山水之情、乐观豁达之形表露无遗。这两段对话,集中阐述了作者面对失意人生的人生态度。

另外,对文中“客”的理解,也不应过于拘泥,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看成是作者的另一个自我,主客对话,即是作者思想和内心情感的矛盾和争斗。  

 

《赤壁赋》重点难点突破

1、说说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赤壁赋》是一篇游记散文,但作者绝不是为了记游,而是重在抒情和说理。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

文中描绘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文中抒情的部分,始终不离开这几处景物描写,这就是因景而生情。作者正是在看到江上的清风明月之后,产生了“遗世独立”之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之情。

文中说理部分也紧紧扣住这几处景物描写,用自然景物来隐喻哲理,阐发哲理。这就是借物而喻理。如第二段中“客”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都离不开自然景物,“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扣住江水,“抱明月而长终”一句扣住明月,“托遗响于悲风”一句扣住清风。这几句表明了“客”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它的内涵无不借助这一具体而实在的自然景物表达出来。

2、就感情线索而言,课文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具体说说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

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这就是:“于是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也就是由乐而悲、由悲而喜,课文一开头便表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如此良辰美景,作者油然而生飘飘欲仙之喜。

接下来顺转:由饮酒放歌的欢乐中伴入了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入悲哀。

紧接着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在此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以明月江水作比,完成了由悲转喜的过渡;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进而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赤壁赋》课文详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指农历十六;望,农历十五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致意申为,引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任凭)一苇(苇叶般的小舟)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浩瀚的样渺远子。)。浩浩乎如冯(同“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遗弃尘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船桨)兮兰桨,击空明(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溯(逆水而上)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心中的情思),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婉转悠长),不绝如缕(细丝);舞幽壑(深渊)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苏子愀然(忧愁的样悲怆子。),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同“缭连结,”,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当)其(指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滤酒里指,这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葫芦的一种。)樽(同“,酒樽”杯。)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羡长江之无穷;挟(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长久存在);知不可乎骤(突然)得,托(寄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流逝)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竟,简直)不能以一瞬(一眨眼喻时间,比短暂);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没有永远完,存在)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此,这。)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也作“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重新斟酒)肴核(荤菜和果品。)既尽,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