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余小敏:情境,词语的温床 ——低年级语文词语教学案例与浅析

发布时间:2016/3/29 8:34:42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语言。《课标》在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借助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是很重要的。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理解能力有限,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善于创设和营造有利于激发儿童求知兴趣的氛围, 让学生通过眼、耳、手、口等感官参与学习,理解词义。而情境教学是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下面我就以情境教学为例,借助几个课堂教学片断谈谈自己对低年级语文词语教学的理解。

一、图画情境,让词语更厚实

以下是《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片断,一位教师借助画面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

师:你们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吗?

生:天很大很大,不知道边在哪里。

师:请你用朗读把天很大很大,大得没有边际的样子读出来。(学生感情朗读:“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除了天无边无际,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你能用“无边无际”说话吗?

生:草原无边无际,大得很。

生:沙漠无边无际,大得很。

生:大海无边无际,大得很。

师:大海是有边的,可用上一个与无边无际意思相近的词——“一望无际”。

请你用上“一望无际”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生:大海一望无际,大得很。

师:你们还能说什么“无边无际”,什么“一望无际”?

生:宇宙无边无际,大得很。

生:大地一望无际,大得很。

……

师:大家还可以,看,老师带来了这些图片,它能帮助我们把“无边无际”说得更好,请看大屏幕。

(师出示蓝天上雄鹰在飞翔、海面上轮船在航行、草原上骏马在奔跑、草原上羊群在吃草、沙漠里骆驼在行走、杨利伟坐在宇宙飞船里在太空遨游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看清楚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在干什么。)

师:看着这些图片,请你用上“无边无际”或“一望无际”再来说话,相信这一次你会说得更精彩。

生:一只雄鹰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

生:一只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

生:杨利伟叔叔乘着“神州五号”,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遨游。

师:像“无……无……”这种形式的词语还有不少,如,无缘无故。你们也能试着说几个吗?

生:无依无靠。

生:无法无天。

师:想不起来了?请看大屏幕。(出示:无缘无故、无穷无尽、无影无踪、……让学生读一读,并积累下来。)

【赏析】小学生的思维,随着年龄增长,由形象直观逐步走向抽象客观发展。低年级的孩子对形象直观的知识更容易接受,因此,课堂上我们常借助多媒体的图画再现课文情境,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多媒体的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也更容易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  

“无边无际”是文章的重点词语,对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在教学片断的开头,老师借助问题(“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及感情朗读(谁来读读这句话,让人听了你的朗读,感到天很大,大得没有边际?),学生其实已经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但是,我认为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运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学词语时就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说话写话,实现词语教学效益最大化。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这位老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借助课件图片,引导学生把“无边无际”说得更好。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无边无际”的理解主要是以说话形式呈现的,而也恰恰是这些图片情境,给学生的练说提供了一个载体,让学生在情境运用中提升了对词语的理解程度。

就这样,从理解,到应用,到拓展,再到积累,体现了过程和方法,融入了情感。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积累由肤浅到深入,由单一到丰富,语言运用由模糊到准确,由简单到具体生动。学生在顺利调遣和正确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这些词语也在学生的心中变得更加厚实。很明显,图画情境在这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角色情境,让词语更丰满

在二年级上册的《从现在开始》一课中,有这么一段内容:当猫头鹰宣布大家都要像他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时,“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文本给我们留了思考想象的空白:动物们究竟在议论什么。对于这一点,课文中并没有说。但是文本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议论纷纷”却能告诉我们动物们的心声。弄清“议论什么”,不仅可以理解“议论纷纷”一词的意思,而且,从动物的口中,我们可以找到猫头鹰最后没有当上大王的原因: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不管是大王还是普通百姓。而这正是本文的意蕴所在。因此,让“议论纷纷”议论起来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断:

师:对于猫头鹰的命令,你们同意吗?有什么意见,快跟周围的伙伴说说。

同桌交流。 

师摸着一生的头,问:小兔子,你会怎么说呀?

生:小兔子说:“晚上出来做事,我就看不清哪儿有青菜,哪儿有萝卜了,这样下去,我要是吃了有毒的食物那可怎么办呀?”

师:其他人说什么呢?

生:小熊说:“这是什么命令呀,我还是头一回听过。”

生:火鸡说:“白天那么亮,我怎么睡得着呢?我习惯了晚上睡觉,长期这样熬夜,我可怎么活呀?”

生:斑马说:“黑夜里,我啥也看不见呀,叫我怎么做事呢?”

生:野鸡说:“这下,我们可倒霉了,晚上出来飞,怎么能看得见东西呢?”

师:刚才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心中的愤怒或意见,这就叫做──议论纷纷。

师:对!从你们刚才的议论中,我听出来了,猫头鹰的这个命令,大家可是不赞成啊!难怪要“议论纷纷”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可是森林大王的命令呀!大家只能跟着熬夜了,整整一个星期呀,现在这一个星期终于过去了,谁说说,你过得怎么样呀?

生:我是小松鼠,我天天熬夜,看我的眼皮都肿得像个大核桃了。

生:我是百灵鸟小姐,看,我天天熬夜,我的嗓子已经沙哑了,我再也不能当森林歌手了。

生:我是兔子,我天天熬夜,本来就有的红眼睛现在变得更红了,就像得了红眼病。

生:我是啄木鸟先生,看我天天熬夜,现在双眼昏花,连白天都不能出去给树木治病了,唉!

师:动物们都在叫苦,课文中有一个词,这就是——(叫苦连天)

【赏析】 “议论纷纷,叫苦连天”是本课的重点词语,直线的理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而如果一味地靠教师讲解,就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必须巧妙地理解它们,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扎根。从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这两个词,老师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词义理解上,而是借助两个延伸话题的交流,(话题1:对于猫头鹰的命令,你们同意吗?有什么意见,快跟周围的伙伴说说。话题2:这可是森林大王的命令呀!大家只能跟着熬夜了,整整一个星期呀,现在这一个星期终于过去了,谁说说,你过得怎么样呀?),赋予了它实际的内容,让学生带着自己喜欢的角色走进了文本,把课堂推向了一个高潮。话题交流的内容又直指猫头鹰荒谬自私的命令:“我是百灵鸟小姐,看,我天天熬夜,我的嗓子已经沙哑了,我再也不能当森林歌手了。”“我是兔子,我天天熬夜,本来就有的红眼睛现在变得更红了,就像得了红眼病。”这样的声音代表的不仅仅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它代表的还是学生自己,此时的孩子已经完全融入了文本,把自己当作森林里的一员,对万兽之王的命令“议论纷纷”“叫苦连天”。因此对于猫头鹰为什么不得人心,当不得万兽之王,学生在议论过程中已有所理解,教师就不需要再解释什么了。这种处理词语的方法巧妙地融词义理解和情感体验于一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到课文中蕴含的情趣。看来,角色体验的确能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

三、实物情境,让词语更形象

请看《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纷纷”一词的教学片断:

师:(拿出预先准备的蒲公英实物,使劲一吹)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蒲公英的种子纷纷飞走了。

生:我看到蒲公英的种子像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慢慢地飞翔。

生:我看到蒲公英的种子一个接一个地飞起来了。

生:我看到蒲公英种子有的往上飞,有的往下落,有的往左飞,有的往右飞,一点儿顺序也没有。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一个接一个、没有顺序地飞,就叫做——

生:纷纷。

师: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生:太阳一晒,花儿们纷纷仰起了小脸。

生: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来。

生:冬天,雪花纷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师:大家说得很好。“纷纷”不仅可用在“物”上,还能用它说“人”呢。比如刚才大家举手,就可以说——

生: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下课了,小朋友们纷纷走出教室去外面玩。

生:上课了,小朋友们纷纷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师:看来,大家已经理解“纷纷”这个词了。现在大家想象一下,蒲公英的种子会怎样乘着风“纷纷”出发呢?

生:它们会说:“我要去田野山洼。”

生:小伙伴们,我先走了,我要去田野!

生:再见了妈妈,我要去山洼。

生:再见了,我的朋友,我飘到哪,哪里就是我的家。

师:哇,多热闹啊。让我们用喜悦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赏析】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亲眼所见的事物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也更容易启迪人们的思维。在课文中,有许多抽象性的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理解起来常常似懂非懂,而当抽象的词语与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时,它就变得形象、生动。因此,运用实物演示情境,让这一类抽象的词语在学生心中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就能自然而真切地感悟到这些字词的意思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教师拿出预先准备的蒲公英实物,使劲一吹,顿时,一朵又一朵的蒲公英在教室中飞舞着,给学生的视觉带来了最直观的感受。通过这一直观演示,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纷纷”就是一个接一个、没有顺序地飞的意思,化抽象为形象。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从“物”到“人”,通过练说,“纷纷”一词已经种在学生的心中了,就这样在迁移运用中又强化巩固对“纷纷”一词的理解。然而,这位老师却没有就此收手,她最后又创设了蒲公英种子纷纷出发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想象一下,蒲公英的种子会怎样乘着风“纷纷”出发呢?在一阵愉快又活泼的告别声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有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都知道,文章所蕴含的意思、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其实都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而字里行间的点点词语,如果我们能注意到它们,看到它们可以生发的潜力,并且给它们足够生长的空间,是真的可以开出色彩斑斓的“语言之花”的。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