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敏:三尺舞台 论说天下——浅谈课前五分钟演讲与思辨能力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6/4/15 16:36:32

【摘要】思辨能力是写作的需要,更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高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但现阶段学生的思辨能力却不容乐观,体现在语言表达缺少逻辑,分析问题能力较弱,写作中不善于议论与说理等。为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可将课前五分钟演讲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相结合,让学生日积月累,提升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   课前五分钟    融合

《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和分析。思辨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素养,而且关系着学生的思想发育和人生发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要求中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较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具备理性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培养思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要靠思辨能力来支撑,其质量的高低由思辨质量的高低来决定。

一、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分析

思辨能力是写作的需要,更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高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但现阶段学生的思辨能力却不容乐观,在此我将这个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语言表达、沟通对话,过于感性,理性不足。

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知识面逐渐开阔,身心逐渐成熟,他们迫切希望运用丰富的词汇、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事实上,他们的表达中又常常会有一些不良现象:比如病句多起来、表达不流畅;爱用名言警句、俗语成语,却又张冠李戴。又比如有时头脑空白,思维僵硬,不知从何说起;有时想的又太多,事实现象、情感态度、价值理念等都一股脑地冒出来,这就像是重型运输车、小较车、拖拉机等混杂拥挤在一起,都想要同时通过路口一样。要解决学生思维“交通堵塞”问题的办法,就是把现实问题与主观臆测、情感问题与价值问题一一分开,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表达清楚了,这才有助于思辨能力的提高。

其次、机械记忆能力较强,分析问题能力较弱。

语文考试中死记硬背的拼音字词、古文诗歌,得分都较高。但时事评论,阅读理解等需要分析思辨的题型得分都较低。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懂得它的内涵和实质,并且能运用它的观点、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类似问题,真正做到学与用的完美结合。因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在解决问题时就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就会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认识问题,做起题来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作文中描写和叙事平平,说理和议论欠火侯。

议论文是高中最重要的文体,可学生笔下的议论文问题多多,最核心的是逻辑性不强,主要体现在:(1)文章不严谨,段落间的衔接不自然,前后照应不到位。(2)议论文的材料安排随意,想起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主次、详略、典型一般都考虑不到位。(3)写作中好犯偏执一端的毛病, 对事物缺乏辩证分析。以偏概全,主观臆断。有一作文题目是:请以 “中国味’”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是粗略地写出中国的风味小吃,中国的风土人情,范围大,少了解,难以自圆其说;少数学生能把中国味具象化,深入挖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等等,充分展现名人伟人的魅力!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以上几种是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现,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课前五分钟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以学生登台发言为主要方式,营造了一种让人畅所欲言的氛围,用时不多但学生会精心准备、认真地听讲、用心地思考。所以将这一活动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相结合,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课前五分钟训练与思辨能力提升的融合

1、表达流畅,符合逻辑

开展课前5分钟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扩展知识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复述是锻炼表达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复述别人成型、完整、有道理的论述,比自己瞎琢磨说什么要有效得多。你从别的地方看到一个东西,比如书上的一个知识点、别人的故事、一个精彩的讨论,你看明白了,好,你就讲给别人听,看看能不能把别人也讲明白。这个过程考验到的能力有很多,比如,提炼重点,排列观点的顺序,分清逻辑的层次等等。一个同学在谈到“善纳雅言,成就自我”的观点时,学以致用,将中学语文课本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内容作为论据,高度概括,灵活运用。大家听后不禁竖起大拇指。

2、结合材料,提炼观点

思辨能力是指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以及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在课前五分钟的演讲中,设计给材料提炼观点的作法,是对思辨能力极好的培养训练,它旨在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从而提炼出一个观点,具有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特点。这也能与高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有机结合。有这样一则材料:一只猪只图橡实填饱肚皮、养肥自己,而且不听老鸦责备,不顾橡树死活,挖掘橡树根。当时大家议论纷纷,有说自私观点的,有说感恩观点的;发言者告诉大家,寓言故事旨在讽刺生活中那些只贪图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眼光、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所以提炼“水有源,树有根,要从长计议,不可自断根源”这一观点更好点。短短课前五分钟的内容,大家收获不小。

3、社会热点,辩证看待

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指导中明确要学生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评论社会现象”,我们也常常鼓励高中学生通过收看电视新闻类栏目、阅读报刊杂志、浏览网络信息等多种方式关注时事、了解天下大事,并在课前五分钟讲述新近发生的、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 ,阐明自己的观点。但多数学生在对社会热点问题阐明观点时,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不能很好地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辩证统一、一分为二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比如谈到钓鱼岛问题,学生能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反对割裂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谈到城管与小贩问题能够从内、外因的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明白事物的变化是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既能从城市管理角度,又能从小贩生存角度来分析看待。这—形式拓宽了学生视野,开阔了学生眼界,并且从这些事情中进行分析和思考,学会提出观点,更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境界。

三、结束语

经过教学实践,课前五分钟演讲,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写作能力,而且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期间,有一个自身锻炼的好机会,这对语文教学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拥有一个会思考、善思考的大脑。这正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今后还将继续探索课前五分钟与学生思辨能力整合的方法,让语文教学更有趣味、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钱科华,2007年

(3)《魏书生谈语文教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